原标题:东湖评论:驻村干部只有踩进泥土,才能走进群众心里

近年来,为了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越来越多的年轻干部被派驻到乡村,成为驻村干部,驻村干部的初衷和目的是为了服务人民,促进乡村发展,为乡村发展做好谋划和规划,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活力和新的血液。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驻村干部虽能做的好台账报表,写得了情况报告,但却连所驻村的人口分布、产业特征等基本情况都不了解,甚至在村民记忆里都查无此人。

究其原因,驻村干部长期坐在办公室,完成工作全靠填资料、打电话,以为群众接不接受、认不认可,基本情况详不详细都无关紧要。殊不知,驻村干部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稳打实扎的踩进泥土,走入田间地坎,弯腰俯身,详知群众事情,细听群众语,才能走进群众、理解群众、融入群众。

要主动踩进泥土。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驻村干部很容易将一些工作完成在纸面上、资料中、考核里,从而养成了坐在办公室的习惯,不愿意去实践。驻村干部要知道只有打开大门、走入群众家中才能干实事、创实绩的思想觉悟,主动的去穿街入巷、去走村入户、去爬坡上坎,去熟悉村情、掌握民意。

要善于踩进泥土。村中事务乱如麻,难以厘清,但是件件都藏着大学问,如果不善于形成一套符合村情民意的工作方法,很容易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碰壁。驻村干部要把农村当作“大课堂”,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出解难题、惠民生、促发展的硬措施硬办法,实实在在的解决好、总结好、归纳好群众的疑难杂症。

乐于踩进泥土。土地承载了群众最沉重的感情,代表了群众希冀于寄托,驻村干部要将群众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乐于于群众打交道,积极与群众沟通交流,从而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理念。

乡村大地,脚上的泥土就是就是自己实干的勋章,要把真心和热血挥洒在祖国的土地上,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驻村干部。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余华洋

责编:丁楚风

【责任编辑:沈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