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晓佳
他恪守医道、潜心中医数十载;他心念中医、尊崇先贤、心怀感恩;他行医、办学,弘扬祖国中医药学;他不仅坐诊于他创立的咸阳市秦都区渭阳路北社区卫生服务,还多次为陕西省及商洛市中医医院进行中医培训;他作为《中医养生学》教材主编之一,走过了怎样的路?有着什么样的理想追求?让我们走近陕西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践行者---高新彦教授,亲身感受一下他的感人故事!
咸阳市,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八百里秦川之腹地,渭水于南,西东贯穿,嵕山亘北,交相辉映,是中国大地之原点,是华夏历史文化之发祥地,是秦汉文化的重要标帜。这里民风淳朴、历史文化厚重,孕育了中国的农耕文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魅力城市、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及中华养生文化名城。
咸阳市渭阳中路,这里人口密集、人流量大,而位于渭阳中路2号的秦都区渭阳路北社区卫生服务站,东接陕西中医药大学北校区,西邻咸阳市政府,每天早上八点钟不到,便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
高新彦 男,中共党员,陕西省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首届百名医药科普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研究分会常委,陕西省养生协会副会长,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副会长,咸阳市十佳科普明星,首届秦都名医。1957年出生于陕西省扶风县一个家风淳朴的农家,儿时体弱多病,三天两头感冒,家族中老中医高文雅爷爷用几付中草药调治,就可好转,使他从小就感受到了中医的神奇,立志长大后学医为人治病。
高新彦聪慧好学,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他如愿以偿考入当时的陕西中医学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他对中医的痴爱,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学习,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5年被安排到上海中医学院参加“全国中医各家学说师资进修班”学习,他很荣幸聆听到全国中医界多位名家教诲,当时的广州中医学院教授邓铁涛、上海中医学院教授裘沛然等,都为其传授中医精髓,使其眼界大开,这些对他以后的临床教学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40余年来,高新彦刻苦钻研中医理论,勇于临床医疗实践,他坚信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疗效就是硬道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并善于运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对心脑血管病,脾肾疾病等多种疑难杂症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他不仅坐诊于其创办的咸阳市秦都区渭阳路北社区卫生服务站,而且先后被“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咸阳市中心医院”、“宝鸡市中心医院”、“商洛市中医医院”聘为中医专家,并坐诊。
一路走来,高新彦初心不改,始终把救死扶伤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多年来他为数以万计的患者进行医疗服务,救治了许多危重病、疑难病患者。他医术精湛,不负性命相托,无愧济世信仰;他常常废寝忘食,研读前贤医著,整理医案到深夜。其良好的职业操守及崇高的医德,深获广大患者的普遍赞誉。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高新彦教授主编、参编出版中医教材和学术著作达50余部,包括《中医养生学》教材、《男性养生保健指南》、《古今名医医案赏析》等,主持及参与国家和省厅局级科研课题7项,其主编的《男性养生保健指南》获建国六十周年中医药科普著作三等奖,其参编的《中医方法全书》获陕西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撰写发表的《男性体质学说初探》获《中国中医药最新研创大全》优秀论文一等奖等。其事迹被多家媒体先后报道。
这是一堂生动的中医药实践的演练课程,高新彦教授创办的秦都中医药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俨然成为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摇篮;临床带教、示范教学,像这样场景已成为他们的工作常态。
多年来这里走出了一批批优秀的中医技能人才,遍及社会各地,这些学员当中,有的年逾八旬,还不舍初心,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脚踏实地,肩负责任和使命,传承发扬祖国中医药文化的精髓;正是他们一批批、一代代人默默的坚守,才让我国中医药文化生生不息,世代相传!
医乃仁术、无德不立;大医有魂、生生不息;高新彦以坦坦荡荡的胸怀,展现了一个新时代一位中医人精诚大医的人生境界。他在陕西电视台、咸阳电视台以及全国各地宣讲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多次为陕西省及商洛市和兴平市等基层医生培训班进行中医培训,受到普遍欢迎。他立足社区,心系百姓健康,乐于治病救人,其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精湛的医术,深受广大患者的赞许。他爱徒如己,带教后学,传道授业,只为中医花绽放,期盼桃李更芬芳。
【所获荣誉】:(部分)
2006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全国首届百名中医药科普专家”称号。
2010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的“全国中医药科学普及金话筒奖”。
2015年,受邀赴新加坡进行学术交流,受到普遍欢迎。
2018年,被陕西咸阳秦都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评为首届“秦都名医”;
2021年,被陕西省老科协评为“老科协先进工作者”。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