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第二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TAC技术培训(海南站)在海南大学圆满闭幕。本次培训活动旨在提升参赛院校的技术水平,加强各校间的交流互动,为即将到来的第二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做好充分准备。

海南大学副校长刘谦、海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黄梦醒、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组委会秘书长王旭、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TAC竞赛委员会主任王程民、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TAC组委会竞赛部部长张希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TAC研发基地总监刘舸进行了主题分享。海南省多所参赛高校的指导教师和学生参加了培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7日上午,技术培训正式开始。海南大学副校长刘谦首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表示,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部分,机器人大赛通过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方式,既能培养同学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又能训练同学们的创新思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旭从ROBOTAC的初心使命、愿景、价值观等方面引入,对ROBOTAC赛事及2024年“十年铸剑”规则进行解读,从规则要点、比赛场地、机器人、挑战赛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程民分享了多年的比赛备赛经验,他建议参赛队伍采取软硬结合的策略,机械设计和编程双管齐下,在仔细阅读官方发布的最新规则后,做到“从方案设计到机械加工再到程序设计环环相扣,解决难题”。张希琛讲解了各式机器人的技术细节,进行技术资料开源、培训资源库分享,为参赛同学提供了机器人设计思路,并从队伍建设、备赛关键节点等方面给出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7日下午,王程民介绍了人型机器人武术搏击赛的规则,让参赛校老师同学对该项比赛有更深刻的了解。刘舸就比赛道具、裁判系统功能进行说明,并强调了大赛致力于实现比赛判罚的公平公正,希望各参赛队伍获得理想成绩。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培训还特别安排了手动机器人制作与调试的环节,刘舸和张希琛共同指导参赛院校现场制作机器人底盘,让学员们在实际操作中提升技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8日上午,海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黄梦醒就“‘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为导向的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交流”进行了主题分享。随后,参会人员参观了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最后,组委会为参会人员颁发了培训结业证书,并进行了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培训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提升了参赛院校的技术水平,加强了各校间的交流互动,更为即将到来的第二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 ROBOTAC 作为中国原创的国家级机器人竞技赛事,旨在引导学生进行机器人开发应用的完整流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心理素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随着赛事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相信未来将有更多优秀的大学生参与到机器人设计与制作的领域中来,共同推动我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