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12月19日,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就中国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情况做了相应介绍。据数据统计,我国专业学位授予人数占比已经增至56.4%。从1990年我国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专业学位类型不断丰富,培养规模持续扩大。现阶段,我国的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两种类型、三级学位协调发展的体系已经初步建成,有效的满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求。

可以说近些年来,我国的教育发展是积极的、蓬勃的迈向更深入的方向。学术学历的提升,对于国民素质,国力增长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学历学术的提升并不代表技术与科技将会出现质的飞跃。现今,重学术轻专业的观念仍然存在,我们需要进一步扭转这种观念。学术研究固然重要,但专业实践同样不可或缺。在许多领域,如工程、医疗、设计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至关重要。我们应该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将专业教育和实践经验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通过跨学科学习,拓宽视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建立专业认可机制,对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评估和认证,提高专业的社会地位和认可度。

对于重学术轻专业这个问题上,扭转重学术轻专业的观念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需要我们从各个层面、各个方面进行努力。高校应该更加注重专业教育和实践经验的结合,在课程设置上,不仅要注重学术知识的传授,更要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实习、项目等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相对企业来说,应该更加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在招聘和选拔人才时,不仅要考虑学术背景,更要注重应聘者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同时,企业也应该为员工提供更多的专业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竞争力。除了教育与企业方面,社会价值观正确导向更应该是我们应该注重的首要环节,社会应该去营造更加重视专业的氛围。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宣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提高公众对专业的认可度和尊重度。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对专业领域的投入和支持,为专业人才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平台。在扭转观念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平衡学术与专业的关系,培养专业精神,建立专业共同体,并关注行业动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推动个人和组织的发展。

扭转重学术轻专业的观念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积极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无论是在学校、企业还是社会中,我们都要以专业的态度去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以实际行动推动这一观念的转变,为个人和组织的发展注入更强的动力。(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