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了解古玩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蝉在古代先民的心目中,是一种神秘而圣洁的灵物。古人认为“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

蝉在最后脱壳成虫之前,一直生活在污泥浊水之中,等脱壳化为蝉时,飞到高高的树上,只饮露水,可谓出污泥而不染,故而古人十分推崇。同时,蝉能入土生活,又能出土羽化。

汉代以来,皆以蝉的羽化比喻人能重生。将玉蝉放于死者口中称作含蝉,寓精神不死,再生复活。把蝉佩于身上表示高洁。所以玉蝉既是生人的佩饰,也是死者的葬玉。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赋予蝉更多的含义。如以一玉蝉佩在腰间,谐音“腰缠(蝉)万贯”;以一蝉伏卧在树叶上,定名为“金枝(‘知了’的谐音)玉叶”,也有人将佩挂在胸前的玉蝉取名为“一鸣惊人”(取蝉的鸣叫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新石器时代 |

新石器时代兴隆洼文化 (约公元前6000年)。长3.2、宽1.8厘米。1989年林西县白音长汗遗址出土。青玉。采用琢磨工艺制作,造型古朴。正面上端头部凸起,面部钻出两个圆眼,尾部磨出三道凹槽,尾部微翘。半圆形背部,侧面横穿一孔,可佩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良渚文化,长2.2厘米,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1986年浙江省余杭县长命乡雉山村反山墓地出土。

器呈浅黄色,以凹凸的弧线刻划出眼、翼,线条流畅,对称和谐。皆面平整,留有割痕,钻有一对小隧孔。

| 商代 |

商代前期出土的玉蝉较少,大量商代玉蝉出土在商代后期的殷墟各个墓葬中,雕工粗简造型颇为夸张。该时期的玉蝉造型多为双翼收拢、静态匍匐状,形态呆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商代 松石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商代 松石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商代晚期,长3.3厘米,最大厚1.3厘米,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1974年河北省藁城县台西村13号探方出土。

表面黄色,内为灰白色,质粗。俯视相,伏状。蝉头与体比例适当,两大眼外凸,双翼掩合,尖尾。口部有一穿孔,孔对钻倾斜,已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商代晚期,长1.9厘米,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1985年山西省灵石县旌介村2号墓出土。

白色,透明,圆雕。俯视相,呈三角形,双目突起,用阴线勾勒出头和两翼。嘴有一孔,可佩戴。同墓中共出土两蝉,略有区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商代晚期,长3.1厘米,宽1-4厘米,厚0.65厘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1991年山东滕州市前掌大商代遗址4号墓出土。

青灰色,嘴尖突出,两侧圆眼微鼓,颈部刻两道平行线居中刻三角纹并以直线延伸分出双翼,两翼并拢。以直线分出腹背两面。腹部前端两侧刻圆角三角纹,之间以V形纹相连,腹间至尾有五道弧形纹。刻纹间涂有朱彩。形象较逼真,为装饰品。

| 周朝 |

造型承袭商代的风格,较商代更为细致和精美。蝉的背、腹和翅膀上面开始有各种装饰纹饰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周玉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周玉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周玉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周玉蝉

秦代玉蝉,线条简练,以直线为多,除少数尺寸略大,头上有穿孔的属佩饰玉外,基本上都是用作口含的葬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长4.8厘米,宽2.5厘米,陕西省西安市文物局藏,1983年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北池头村墓葬出土。

玉白色,禅体略呈椭圆形,仅刻出头部、背部及腹部。背部凸起,双眼位于头部两侧,两眼间饰锯齿纹,以阴刻细线勾勒双翼。雕刻简单而形象,颇为生动。

两汉玉蝉,琢磨平整,锋芒锐利,刀法粗犷有力,故有“汉八刀”之称,蝉身形象简明概括,寥寥数刀即成,蝉背部双翼左右对称,如肺叶状。汉代玉蝉造型规整,变化较少,多用新疆白玉、青玉雕成,质地很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汉,长6.2厘米,宽3.1厘米,厚0.95厘米,河南省商丘博物馆藏,1978年河南省永城县芒山镇保安山汉墓出土。

玉青白色,光洁明亮。通体扁长,两眼突出。刀法简洁,形象逼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汉后期,长4.7厘米,南京博物院藏,1974年江苏省盱眙县东阳7号墓出土。

羊脂白玉,滑润光亮。体宽扁,头部双目外凸,尾和双翅呈三角形峰尖。正反两面均以阴线刻饰。简朴生动,形象逼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汉,长6.4厘米,宽3.3厘米,河北省博物馆藏,1959年河北省定县(今定州市)北庄汉墓出土。

玉白色,细腻光洁,晶莹无暇。呈扁平状蝉形,中心稍厚,双目外凸,以宽阴线分别琢刻出头、胸、腹。背及双翅。造型典雅简朴,形象逼真。

| 两晋南北朝 |

两晋南北朝战乱不止、经济萧条,所以玉雕行业进入低谷,制作水平下降。该时期的蝉整体造型承袭汉风,只是线条不锋利,雕刻力度不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晋时期 玉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晋时期 玉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晋,长6.3厘米,宽3.1厘米,南京市博物馆藏,江苏省南京市中央门外郭家山东晋墓出土。

玉青白色,蝉身中间厚,两边薄,用阴线刻画出蝉的头、身和翅。尾和翅尖呈三角形峰尖,下腹刻有七道横线。纹饰简朴,形象逼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朝,长6.4厘米,南京博物院藏,1956年江苏省南京市光华门外石门坎六朝墓出土。

玉青白色,有白色浸蚀斑,质温润。雕刻成蝉形,头部双目外鼓,尾和翅尖呈三角形。正面以阴线刻出首和双翅,反面以数道直线刻出腹和尾部。线条刚劲简朴,系汉八刀风格之延续。

唐代未见玉蝉出土。

| 宋代 |

宋代社会经济极度繁荣,玉器开始向强烈的世俗化方向发展,民间有大量玉蝉开始出现。该时期玉蝉多为佩蝉。自宋起,蝉清廉、直言不讳的含义开始应用于玉雕作品之上。宋代的玉蝉大多造型古朴,体型较以前短而宽;蝉身上面的雕刻线条软弱无力、不见刀锋,刻痕粗深不规矩。蝉目为不规则的椭圆形,在首部的两端向两侧斜下。

宋代 黄玉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代 黄玉蝉

长5.5厘米,玉质呈黄色,按照汉代的风格来做,阴刻线深而粗,边缘稍稍磨一点,看起来边薄,实际只是稍有一点薄,宋代玉蝉与汉代的区别于此。

元代玉蝉较少,仅见上海嘉定法华塔地宫出有一只水晶蝉。

元代 水晶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代 水晶蝉

明清两朝的玉蝉更加趋于写实。除仿古蝉皆为圆雕或半圆雕,造型写实立体感很强。但是有形无神略有俗气之感。

明代 玉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代 玉蝉

此件玉蝉,依玉材的形质而做,通体带沁,尾部颜色, 加深,纽形双眼圆鼓凸于顶端,两侧顶部有对穿斜钻孔。构思巧妙奇特,生动传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代玉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代玉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清 代 |

白玉蝉 玉质细腻润洁,似有"汉八刀"的遗风,但已没有了翅翼底部的挺劲和翼端的尖锐,线条的深浅和弯度生硬。

清代 仿汉玉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代 仿汉玉蝉

(图文网络版权属原作者)

(声明:尊重作者原创。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时,欢迎广大藏友投稿分享您的原创好文章。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刊发布文章,请另取标题,以免读者误会。如使用本刊标题,必须注明“转自公众号:四海博缘收藏平台”。谢谢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