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去的2023年,被许多人称为是“政策大年”。这一年,房地产市场缓慢走出疫情影响,从中央到地方相关支持政策频出,深圳年内更迎来“双证合一”“认房不认贷”“降低二套首付”“取消750万豪宅税”等政策出台,为楼市缓慢复苏奠定了基础。

从数据表现来看,过去一年,深圳二手房成交量实现了超五成的增长。业内认为,楼市已经筑底,年末的翘尾行情更为2024年楼市带来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年二手房录得成交量超4万套

大增近六成

根据深房中协统计到的二手房录得量数据分析,2023年全年,深圳二手房录得(含自助)42574套,对比2022年26853套的录得量,大幅增长58.5%,不过相对于疫情前年均7万至8万套的水平,依然相差较大。(录得量,系指深房中协以二手房买卖合同发起时间为口径统计的数据,并非最终成交过户套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在网签量方面,乐有家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3年深圳二手住宅过户32768套,同比上涨51%,终于走出了“2022历史最低点的阴霾”。但同样拉长时间周期来看,这一成交量也还不够理想,比2008年还少1万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分片区来看,各区二手住宅过户量排名第一的是龙岗,过户成交7441套,同比上涨32.7%。第二是福田,过户成交6491套,同比上涨48.6%。南山排名第三,过户成交5570套,同比上涨57.6%。乐有家研究中心数据显示,除宝安成交量同比下跌外,其余行政区均呈现上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月均成交还未破5000套“荣枯线”

部分小区成交价回到2018

尽管二手成交量全年稳中有涨,但从全年的成交走势来看,依然没有月份突破行业普遍认可的5000套交易“荣枯线”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显示,深圳全年二手房录得量有两个“小高峰”,即3月与12月。深房中协认为,作为疫情放开后的首个“金三”月份,承载了太多市场预期,加之叠加疫情期间积压的需求,集中在3月释放。但宏观经济的修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表现在楼市成交方面主要体现在交易量回升缺乏持续动力,因此,从4月开始,一直延续到9月,交易量开始再次呈现筑底的特征,其间随着货币与信贷政策以及调控政策持续性“松绑”,才在四季度止住“颓势”。

成交量缓慢“向上修复”的同时,过去一年二手房价却依然没止住下跌趋势。乐有家门店成交数据显示,2023年四季度深圳二手房价为6.5万元/㎡,对比2022年下跌12%,比2021年一季度的历史最高点下跌22%。而部分片区及楼盘的成交价已经回到2018年,与最高点比跌幅30%~4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具体来看,深圳中原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3年各区二手价格继续深度调整,至年底,南山区二手均价跌破10万,福田二手均价跌破8万。

二手房成交量超过新房

业内:“中介最难的日子过去了”

值得关注的是,从2023年深圳一二手住宅成交占比来看,二手住宅成交重新占据主导位置。

事实上,深圳是存量市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二手住宅成交占据主导位置。自2021年开始,情况发生了变化,一手住宅持续两年占据深圳楼市主导地位。随着2023年多项调控政策的发布,参考价政策的调整,二手住宅成交占比为51%,比2022年增加12个百分点,重回主导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的二手房市场非常的突出,中介行业最难的日子去年已经过去了。今年重点30城二手房成交同比上升了33%,涨幅超过50%的城市有深圳、成都、西安、合肥、青岛、郑州。”克而瑞集团董事长丁祖昱表示,购房者选择二手房的原因很简单,首先是交付问题一直在困扰新房市场,所以很多购房者,尤其是刚需购房者选择购买二手房;第二,二手房相对单价和总价都比一手房略微便宜一些;第三,二手房市场上次新房的挂牌量增加,今天很多的二手房不是“旧房”,实际上还是新房。

挂牌量升至4.6万套,增长超81%

过去的一年二手房市场的供应依然在缓慢攀升,去库存压力仍在。深圳中原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年内深圳二手挂盘量持续创新高,截至12月底,挂牌量超4.6万套,自年初开始挂盘量增长超81%。

全年的放盘变化来看,深房中协指出,尽管进入二季度和三季度后,市场再次“遇冷”,但业主的持续出售放盘意愿却不减,其中不排除有部分业主急于“出货”的心态,但也有置换群体遇到市场消化变慢,累计积压放盘量持续升高的情况,而随着年末“翘尾”行情的出现,持续高涨的放量有所下滑,市场在此期间集中消化掉了不少“笋盘”。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热点城市二手房交易年底翘尾回升,背后的驱动因素就是“以价换量”。当价格跌倒一定程度,单价和总价都可控、居住氛围好的二手房,是购房者的选择。从区域上来看,中心区交易量最大。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年末二手成交出现了翘尾行情,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深圳的成交量已经筑底,随着政策调控效果的显现,2024年楼市或迎来喜势。

文|孙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