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九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一年。当年(1076年)十月,王安石第二次罢相,从此远离官场,再也不过问政事。而熙宁九年的十二月七日(1077年1月4日)宋神宗赵顼的第六子赵佣(后改名赵煦)出生,他将成为宋朝第七位皇帝,且他还是一个王安石的迷弟,正是因为赵煦,王安石最终得以配享神宗庙庭,并获得谥号“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丰八年(1085年)二月,神宗病重,朝臣请建储君,并建议由皇太后¹暂时垂帘听政。神宗同意后,当年三月,皇太后在福宁殿垂帘,将延安郡王为神宗祈福的手抄佛经出示给宰相等人。于是,奉制立延安郡王赵佣为皇太子,改名煦。最初,太子宫中常有红光。此后,红光更如火光一般。

哲宗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讳煦,神宗第六子也,母曰钦圣皇后朱氏。熙宁九年十二月七日己丑生于宫中,赤光照室。初名佣,授检校太尉、天平军节度使,封均国公。
《宋史·哲宗本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宣仁圣烈皇后高氏

元丰八年(1085年)三月初五日,神宗驾崩,皇太子即皇帝位。次日,大赦天下,并遣使告丧于辽国。初七,尊高太后为太皇太后,向皇后为皇太后,生母德妃朱氏为皇太妃。并由宰相王珪为山陵使,营建神宗陵寝。三月二十一日,由于群臣再三请求,哲宗才正式与太皇太后一同听政。哲宗登基时,只有9岁,由高太皇太后执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哲宗昭孝皇帝肖像

高太皇太后执政后,任用保守派大臣司马光为宰相,“凡熙宁以来政事弗便者,次第罢之”。司马光上台后,不顾一切尽罢新法(熙宁变法²),“举而仰听于太皇太后”。宋哲宗对此感到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祐八年(1093年)九月,高太皇太后去世。十月,哲宗亲政。哲宗亲政后表明绍述,追贬司马光,并贬谪苏轼、苏辙等旧党党人于岭南(今广西、广东、海南),接着重用革新派如章惇、曾布等,恢复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法、免役法、青苗法等,减轻农民负担,使国势有所起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次年改元“绍圣”,表明绍述的思想,追谥王安石为“文”,允许其配享神宗庙廷。还一改宋朝对外孱弱的外交政策,正式停止与西夏的谈判,还多次出兵讨伐西夏,在元符元年(1098年)的平夏城之役,击败敌军三十万,是宋夏战争中少有的大捷,迫使西夏向宋朝乞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可惜天妒英才,宋朝在宋哲宗的带领下刚有盛世景象,却突然离世。宋哲宗自幼时有严重的肺结核,在当时已形成不治之症。元符二年(1099年)九月至十月时,其子女连续夭折,哲宗十分悲伤。元符三年正月,哲宗开始病重,无法上朝。同月十二日(1100年2月23日),崩于福宁殿。

(元符三年)春正月戊辰朔,不受朝……(丁丑)三省、枢密院诣内东门问圣体,至申时,入对于福宁殿。上著帽,背坐御座,神色安愉……戊寅,三省、枢密院诣内东门入问圣体,上坐榻上,神采光泽如常……己卯,上崩于福宁殿,寿二十有五。
《续资治通鉴长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哲宗在位15年,得年25岁,葬于今天河南巩义市的永泰陵。

宋哲宗的离世是宋朝的悲剧,但随之而来的则是中华民族的悲剧。宋哲宗英年早逝无子,所以遵循兄终弟及北宋传统,在宋哲宗众弟中寻找继承人。本来哲宗众弟中以申王赵佖最长,但却惜因患有眼疾而不被选为继位者,故以当时封为端王的赵佶继承大统。

知枢密院曾布曰:"章惇未尝与臣等商议,如皇太后圣谕极当。"尚书左丞蔡卞、中书门下侍郎许将相继曰:"合依圣旨。"皇太后又曰:"先帝尝言,端王有福寿,且仁孝,不同诸王。"于是惇为之默然。乃召端王入,即皇帝位,皇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
《宋史·卷十九·徽宗本纪一》

于是在宋哲宗驾崩的当月,赵佶被立为帝,史称宋徽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中注释:

①宣仁圣烈皇后(1032年—1093年)姓高氏,小字“滔滔”。宋英宗皇后,宋神宗顼生母。

高氏拥有十分优秀的执政才能。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十分繁荣。因而,宋哲宗时期是北宋最后一个经济繁荣、天下小康、政治清明、国势较强的时期。

②熙宁变法,即王安石变法,是北宋宋神宗时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的一次政治改革。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故亦称熙宁变法、熙丰变法。

编辑|卧阑听鱼

文献资料|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