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过量摄入糖对健康的有害影响(例如体重增加、心脏代谢紊乱、龋齿),世界卫生组织 (WHO) 建议将糖摄入量限制在每日能量摄入量的 10% 以下。然而,由于全世界都喜欢甜味,食品行业开始使用人工甜味剂作为替代品,以减少添加糖含量和相应的热量,同时保持甜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为了增加适口性,制造商在一些传统上不添加糖的食品(例如调味薯片)中加入人造甜味剂。高强度甜味剂(以下简称“人工甜味剂”)是一种具有高甜味能力但提供的能量很少的食品添加剂。阿斯巴甜 (E951) 是一种著名的人造甜味剂,存在于全球有 6,000 多种食品。它的能量值与糖相似(4 kcal/g),但甜度要高出 200 倍,这意味着所需的阿斯巴甜量要少得多。其他人造甜味剂甚至不含卡路里,例如乙酰磺胺酸钾 (E950) 和三氯蔗糖 (E955),它们的甜度分别是蔗糖的 200 倍和 600 倍。

卫生当局先前的评估得出结论,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在确定的可接受每日摄入量(ADIs)下摄入低热量和无热量甜味剂存在风险。然而,最近的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结果相互矛盾,重新引发了对这些添加剂安全性的争论。

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在基于大规模人口的NutriNet-Santé队列中,根据包括工业产品名称/品牌在内的详细饮食数据,调查人工甜味剂的摄入量(总摄入量和最常摄入的摄入量)和癌症风险(总摄入量和最常患癌症的部位)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纳入来自法国人口队列 NutriNet-Santé(2009-2021 年)的 102,865 名成年人(中位随访时间 = 7.8 年)。通过24小时重复的饮食记录(包括工业产品的品牌名称),获得甜味剂的膳食摄入量和消费量。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甜味剂和癌症发病率之间的关系,调整了年龄、性别、教育程度、体育活动、吸烟、身体质量指数、身高、随访期间体重增加、糖尿病、癌症家族史、24小时饮食记录的数量,以及能量、酒精、钠、饱和脂肪酸,纤维,糖,水果和蔬菜,全麦食品和乳制品。

主要的人工甜味剂是阿斯巴甜,占摄入量的58%,其次是安赛蜜- k(29%)和三氯蔗糖(10%)(图2)。这三种甜味剂分别被28%,34%和14%的研究人群食用。所有参与者的阿斯巴甜和安赛蜜- k摄入量分别低于40 mg/kg体重/天和9 mg/kg体重/天的ADIs;只有5名参与者的三氯蔗糖摄入量超过了 ADI 15 mg/kg体重/天。不含添加糖的软饮料、桌面甜味剂和酸奶/白软干酪是人工甜味剂总摄入量的主要贡献者,分别占总摄入量的53%、29%和8%(图3)。

在随访期间(708,905 人年,中位随访时间 = 7.7 年,四分位距 = 4.7-9.4 年),诊断出 3,358 例新发癌症病例(其中 982 例乳腺癌、403 例前列腺癌和 2,023 例肥胖相关癌症)。诊断时平均年龄为 59.5 ± 12.2 岁。

人造甜味剂摄入量与总体癌症风险呈正相关(较高消费者与非消费者的 HR = 1.13 [95% CI 1.03 至 1.25],P趋势 = 0.002)(表 2)。特别是,观察到阿斯巴甜(HR = 1.15 [95% CI 1.03 至 1.28],P = 0.002)和安赛蜜(HR = 1.13 [95% CI 1.01 至 1.26],P = 0.007)的癌症风险更高。观察到乳腺癌(HR = 1.22 [95% CI 1.01 至 1.48],P = 0.036,阿斯巴甜)和肥胖相关癌症(HR = 1.13 [95% CI 1.00 至 1.28],P = 0.036,对于人造甜味剂总量,HR = 1.15 [95% CI 1.01 至 1.32],P = 0.026,阿斯巴甜)风险升高。

异质性测试表明,人工甜味剂、阿斯巴甜和安赛蜜钾在绝经前和绝经后模型之间没有差异(异质性P分别为 0.440、0.332 和 0.539)。三氯蔗糖的异质性P为 0.015,但对于这种食品添加剂,在两个阶层中与癌症风险的相关性不显著,每个阶层的消费者数量都很低。未发现与前列腺癌的相关性(表2)。

综上,与非消费者相比,总人造甜味剂的消费者的总体癌症风险升高13%,特别是,阿斯巴甜和安赛蜜分别与癌症风险增加15%和13%有关。其中,阿斯巴甜将乳腺癌风险升高22%,肥胖相关癌症则由于总人造甜味剂和阿斯巴甜风险分别增加13%和15%。

这项大规模的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表明,人工甜味剂,尤其是阿斯巴甜和安赛蜜,与癌症风险之间存在联系,尤其是与乳腺癌和肥胖相关的癌症。这些结果需要在其他大规模队列中复制,并通过实验研究阐明潜在机制。全球许多食品和饮料品牌中都含有人造甜味剂,每天有数百万市民和患者食用。本研究结果并不支持在食品或饮料中使用人工甜味剂作为糖的安全替代品,并提供了重要和新颖的信息,以解决有关其潜在不利健康影响的争议。在欧洲食品安全局和全球其他机构正在对人工甜味剂进行深入重新评估的背景下,这些结果尤为重要。

原文来源:

Debras C, Chazelas E, Srour B, et al. Artificial sweeteners and cancer risk: Results from the NutriNet-Santé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PLoS Med. 2022;19(3):e1003950. Published 2022 Mar 24. doi:10.1371/journal.pmed.1003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