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获得抢救性康复救助,进入普通小学就读;精神障碍患者获得医疗康复救助,病情得到缓解;困难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重见光明……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残联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以《汕头市2023年为残疾人办实事项目》为抓手,用心用情为残疾人办实事,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至6岁是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的“黄金干预期”,残疾儿童学龄前的康复训练被称为“抢救性康复”。小亿5岁时被诊断为典型孤独症,当时的他几乎没有语言表达能力,不爱搭理人,比较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经过一年的个别化语言训练、感统训练、社交游戏和认知等专业培训,小亿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他学会用语言提要求,会和家长、老师作基本交流,在课堂中也能按规则与同学进行社交游戏活动。现在,小亿已经进入一所普通小学读一年级,并能够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生活,让他的父母感到无比欣慰。

梓婷是潮南区的一名听障儿童,通过助听手术恢复了大部分听力功能,手术的成功带来了喜悦,但也给这个困难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幸运的是,通过困难残疾人大病医疗救助的渠道,梓婷得到了1万元救助,切实减轻了家庭的经济压力。

70岁的陈老伯长期存在视力障碍,家中还有一名残疾人,家庭经济困难。后来,陈老伯获得免费白内障复明手术救助,重见光明。陈老伯逢人便说,免费白内障复明手术救助为他的生活带来了安全和便利,感谢政府的好政策!

我市精神障碍患者医疗康复救助作为“汕头模式”得到中国残联的肯定与推广,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惠民成效明显。33岁的市民黄某就是其中的受益者。黄某患精神分裂症,经常伤人损物,其父母60多岁,母亲是视力一级残疾人,家庭经济非常困难。作为救助对象,黄某免费住院治疗了一段时间后,病情得到了改善和缓解。

据介绍,2023年前11个月,依托全市44家公、民办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定点机构,我市共为2253名0至6岁残疾儿童提供了抢救性康复服务;

依托全市7家精神病专科医院及57个社区康复点,为符合救助条件的困难重度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最少两个疗程(一疗程90天)的免费住院医疗救助4135人次,为处于稳定期的精神障碍患者提供社区免费治疗及服药服务32080人次

依托全市15家白内障复明手术定点医院,共救助困难白内障患者5800人次,在改善困难白内障患者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及做好残疾预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