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点》这本书的作者是加拿大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他曾经写出了《异类》《陌生人效应》再加上《引爆点》,被称为“格拉德威尔三大代表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讲到,无论是流行病还是广告传播,都离不开三要素,分别是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和环境威力法则共同作用的结果。

1.个别人物法则,指的是什么呢?

作者调研了在某一地区刚开始的艾滋病传播的流程,发现这些传播过程中离不开一个毒王,这个人是一群人的传播中心,这个男性热衷于社交,还引诱未成年女性吸食毒品,之后再发生性关系,于是病毒就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飞速传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附着力因素是什么呢?

一个病毒或者流行元素的传播,一定是通过某一介质,比如流感病毒是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艾滋病是通过血液和性传播,这些传播介质在不同的流程中发挥着不一样的作用,广告效应也是有附着力因素,信息有了附着力就意味着它会对人产生影响,就不容易被人从脑海里赶出去,也不容易被清除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附着力因素的传播,大家可以仔细思考下一个曾经的热点新闻,一个男生挎着一个风姿卓越的女士在太古里被街拍拍下,然后这个男生被扒出是国企经理,花边新闻,美女,等几个复合因素集结在一起,就拥有了引爆热点的特质。

作者写道,有一些特别的方式,能够使一条具有传染性的信息被人记住。只要在信息的措辞和表达上做一些简单的修改,就能在影响力上收到显著的效果。

这些法则在我们了解并掌握后,你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营销人才、广告人才,同样可以为自己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环境威力法则有哪些体现呢?

纽约历史上曾发生了一个恶性案件发生在1964年,一个生活在昆士区的年轻女人基蒂.吉诺维斯被人用刀捅死,但在大街的追逐过程中,她的38位邻居在自家窗前砍到了,但当时没有一个人报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哥伦比亚大学的两位教授曾经研究过这个案件,他们认识到这是一种“旁观者问题”的现象,并得到一个结论:当人们处在人群中时,他们会分摊责任,换句话说,人们能否关注身边的幸存者,有时候取决于人们身边细微的环境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环境威力法则认为,人们对自己周围环境的敏感程度比他们所想象的更为强烈。

作者还讲到一个原则,那就是非文字性暗示与文字性暗示同样重要,甚至前者比后者更加重要,不信你看那些骗子先把自己包装的高大上,才会让大家相信他们,当你看到一个人周围的环境实力很高时,你就会认识到,微妙的周边环境可能比我们谈到的内容更重要。

说服工作往往通过大家不喜欢的方式发挥作用,别人的吸引力通常不是通过表面上的口才看到的,而是那些微妙的、隐蔽的、没有付诸于语言的东西,那些无声的东西通常更有价值,也更不容易被大家所观察到。

《引爆点》这本书还有一些别的原则和观察,还是比较生动有趣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科学知识的掌握,对我们的生活会有一些有趣的改善,那么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有趣,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买来这本书读一读,欢迎关注、留言、转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