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奇人,集音乐、美术、书法、戏剧、话剧才能于一身。

人生经历丰富多彩,一生中著作无数,十分受人敬仰。

就是这样一个成功人士,却在中年时期抛弃妻儿一心剃度出家,修行佛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弟子丰子恺曾经问过李叔同,如何忍心抛弃妻儿做出出家的事情,李叔同的回复真是绝了。

李叔同对于此事究竟会怎样回答,他又为何会抛弃家庭选择出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能艺术家

李叔同出生于1876年,父亲名叫李世珍,是清朝时期进士,曾经担任吏部主事,还是一位盐商,因乐于助人得名“李善人”。

作为李世珍的儿子,李叔同自然衣食无忧,但其母亲只是李世珍的妾室,因此李叔同母子俩在家中地位颇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闻李叔同出生时,曾有佛赐祥瑞景象。在家人的影响下,李叔同对于佛教中的说辞深信不疑。

李叔同在家中虽是庶子身份,但家产丰厚,自出生起也未尝过人间疾苦。

1884年,李世珍因病离世,失去父亲后,李叔同与母亲再也无人可依。

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之间关系并不友好,一大家子人却没有李叔同可以交心之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亲去世后的日子虽然难熬,但好在李叔同可以常伴母亲身侧,母子俩相依为命倒也过得下去。

母亲去世后,李叔同的日子才真正开始难熬。

在这个大家族中,李叔同本就出身不高,身为庶子的他,与其他嫡子女无法相提并论,加之又没了父亲母亲这两位血亲,他的日子孤立无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他亲人间的算计与冷漠,让李叔同彻底对这个家族绝望,处理完母亲身后事之后,李叔同只身前往日本留学,远离这个没有人情味的地方。

李叔同幼时曾经跟随兄长学习,兄长对其要求甚严,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李叔同养成了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

在日本留学的那些年,李叔同艺术方面全面开花,音乐、美术、书法、戏剧都是业界翘楚,他还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木已成舟无法挽回

学成归国的李叔同,曾在浙江两级师范学校以及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教习学生的音乐、美术课程,南京大学史上第一首校歌作曲也是出自李叔同之手。

李叔同一生中徒弟无数,最关键的是个个成才,徒弟们也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被誉为“现代中国最艺术的艺术家”的丰子恺,就是李叔同的徒弟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叔同的个人成就有目共睹,但半路出家的举动却属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李叔同39岁那年春节,他独自一人前往寺庙拜师,家人得知李叔同拜师一事颇为震惊,殊不知几个月后,李叔同的又一做法让家人为此伤透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拜师不到半年,李叔同便决定剃度出家。

如果李叔同只是一位孤家寡人,剃度出家倒也不算什么稀罕事,但要知道李叔同决定出家之前,早就已经娶妻生子,夫妻俩共同生育了两个儿子。

抛下妻儿舍弃家庭,转而剃度出家,李叔同的做法实在令人不解。

李叔同出家一事并未告知妻儿,妻子得知后,李叔同早已剃度出家多日,成为了寺庙中的弘一师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冷漠回应妻儿

妻子带着两个儿子来到寺庙中,原本是想要夫妻见面好好谈谈,争取让李叔同回心转意,肩负起一家之主的责任。

奈何一心向佛的李叔同并不愿意牵扯红尘之事,对于尘世中的妻儿并不愿意相见。

李叔同的冷漠让妻子心灰意冷,小儿子见不得母亲受此委屈,冲进寺庙中来到李叔同面前,质问父亲为何抛下妻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叔同语气冷淡,只是告诉儿子自己心中早已被佛祖与佛经填满,再也装不下其他。

丰子恺曾经问过师傅,抛弃妻儿一心向佛,忍心吗?

李叔同告诉丰子恺,人生本就没有任何规律与定数,若是亲人突发重病暴毙而亡,哪怕是不想抛下亲人,又有什么办法,生离死别不是人类能够左右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淡漠的话语中显示出李叔同早已看破红尘中的人性牵绊。

之所以李叔同会在家庭事业双得意之时选择出家,这大概与他的童年生活有着莫大的关系。

李叔同的父亲母亲,以及父亲正妻都是修佛之人,李叔同幼童时期,受到身边长辈耳濡目染,对此产生天然的好感与向往,半生已过历尽千帆后这才会选择丢下妻儿独自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