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是秩序混乱的必然结果。

那些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不能被忽略,因为这些可能会引起下一次犯罪事件,所以这些犯罪的萌芽应该被扼杀在摇篮里。

要制止犯罪,无须解决大的问题,从小的问题解决起,比如清理那些地铁的涂鸦(美国),拘捕那些逃票者,从这个角度去看,遏制犯罪问题的方法很简单,从这些小事情做起,犯罪率就会大大下降。

上面的这些方法,都来源于环境因对心理有着巨大的影响,这些影响比我们认识到的更加重要。

我们去影响别人,靠的是:当我们试图使一种思想、一种观念、或者一个产品被人接受,那么实际上我们在改变我们的受众:我们试图感染他们,将他们卷入我们的气势,使他们放弃敌意,慢慢接受我们。

我们周围的环境、走过的街道,遇到的人,都会影响我们的为人处世,你周围的所有一切,会慢慢影响你的行为,作者从而得到了一个结论:一个人在清洁的轨道或者地铁里,可能比在肮脏的街道或者地铁里更容易做一个行为端正的人。

这个结论可以引申到家庭生活中,你在家里好好打扫卫生,保持清洁干净,会更有助于你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会有助于实现你的计划,从而更加奋进。

在环境威力法则里,还有一个结论就是150法则,什么是150法则呢,就是对于发起一个传染或者流行趋势的群体来说,这个最有效的人数是不超过150.

这个150法则,在人际交往社交圈层里,都是可以随处得到运用的,每一个细小琐碎的知识,也一定有其存在的意义,只不过这个意义看起来是否那么重要,在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价值。

这个150法则还有一个运用,就是引起潮流的一个矛盾之处,为了引起一场大的流行潮,你必须得首先发起许多小规模的流行潮。最好还能够把这些流行潮像某些宗教和聚会一样,有时间就积聚在一起进行探讨。

在这样的小团体聚会中,人们可以互相交流,这样这个小团体就可以让很多人效仿,并且被众人所模仿和学习。就像古代的皇帝一样喜欢某个服饰或者物品,经过大臣的发酵,也会慢慢引起大家的潮流。

创造潮流的这部分人,最好是一群人的意见领袖,或者实际上的领导,那么从一个角度去看,唯上论,下边的人都会迎合领导的喜好,这样也可以是引起潮流的,举个最直接的例子,M台为何成为国酒,跟这个酒的产地距长征的线路很近有很大的关系。

当然了,这些理论如果你在生活里仔细观察,应该会发现更多,发现得越多,你就能更容易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引爆点》这本书还是很有意思的,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欢迎关注、留言、转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