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发表获奖感言时,美国坚决不同意他使用中文,还在他面前直接表示,我们跟中国关系不怎样,你休想用中文演讲!

面对美国方面的无理要求,丁肇中只用一句话就怼得对方哑口无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最重要的就是兴趣”

丁肇中(Samuel C.C.Ting),1936年1月27日出生,祖籍是中国山东省日照市。

他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父亲是工程学教授,母亲是心理学教授。父亲丁观海早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父母两个都是密执安大学毕业生。1936年两人赴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安阿伯学院访问,当时母亲已经怀有身孕,计划在即将临盆的时候回到中国待产。不料,因早产,1月27日丁肇中降生于美国密执安州安阿伯城。

按照美国规定,丁肇中美国出生,自动获得美国国籍,也使他成了美籍华人。

丁肇中是家中长子,有一弟一妹,他的外祖父很早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母亲王隽英为了纪念自己的父亲,就给孩子们起名叫丁肇中、丁肇华、丁肇民。

当然,这个家庭也培养了丁肇中浓烈的家国情怀。

出生两个月后,丁肇中随父母回到中国。当时他的父亲在重庆大学任教,母亲在四川教育学院任教,1943年丁肇中进入四川教育学院附属嘉陵实验小学(现重庆磁器口小学)读书。

1948年12岁时,随父母去了台湾,就读于丰原大同小学,后就读于台北市成功中学,一年后转学到建国中学就读。

由于小时候遭遇战乱,丁肇中不得不随着父母到处奔波,可以说没有正经的上过学,因而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都不好。但他的父母没有过多地责骂,而是和他讲很多伟人的故事,他听了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的故事后,对物理学科产生了巨大的兴趣。

但在那个时候,工程学是很符合社会需求的,毕业后也容易找到稳定的工作。因此,1955年,高中毕业后,他便听从父母建议,考取了台湾省立工学院,选择了机械工程系工程学专业,而不是自己感兴趣的物理学专业。但在大学一年级结束之时,他的成绩并不怎样,也不在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师的建议与丁肇中内心的想法不谋而合,也点燃了心中的希望。但母亲却觉得物理学研究过于虚无缥缈,想要做出些成绩非常艰难,而且想要通过物理学专业养活自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并不支持他的想法。

不过,这次因为得到了老师的支持和肯定,丁肇中铁了心要学物理,最终打动了母亲。

大学二年级时,丁肇中开始了他的物理学习,也就此开启了他辉煌灿烂的一生。

对这件事,丁肇中感受很深,在晚年他反复对学生们说,最重要的就是兴趣,选择什么样的学习之路要遵从本心。

1956年9月,丁肇中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继续学习数学和物理学。当时他身无分文,靠着奖学金读完学业,1959年分别获得数学和物理学硕士学位,1962年又获得博士学位。

这期间他结识了自己人生中的挚友和老师---乌伦贝克教授。当时的丁肇中决心要走理论物理这条路,但是乌伦贝克教授告诉他,只有实验物理的结论才能让自己获得更大的喜悦。听了乌伦贝克教授的一番话之后,丁肇中决定以实验物理为基础,为物理界做出贡献。

博士毕业后,丁肇中选择继续在学校任职。他非常崇拜杨振宁,就选择去哥伦比亚大学当助教,以便和杨振宁交流。在哥伦比亚大学期间,丁肇中发现了重氢离子。

1963年,他获得福特基金会的奖学金,到瑞士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工作。

1966年丁肇中组建了自己的科研团队,并且制定了寻找新粒子的计划,而且一干就是八年。

支撑他这么做的是强烈的事业心。他说,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看对于自己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换句话说,也就是有没有事业心,这不能有丝毫的强迫,许多人从事科学研究的时间并不长,而接连出成果,我认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有事业心,比如搞物理实验,因为我有兴趣,我可以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待在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我急切地希望发现我所要探索的东西。

有人问他:

“这样刻苦攻读你不觉得苦吗?”

他笑着答道:

“不,不,不,一点也不,没有任何人强迫我这样做,正相反,我觉得很快活。因为我有兴趣。我急于要探索物质世界的秘密!”

在事业心的加持下,他甘坐冷板凳,耐得住寂寞,不达目的不罢休,不到长城非好汉。

  • “我就是要用中文,你管不着!”

1974年11月10日,一个不平常的星期天。这一天,丁肇中所领导的小组在美国纽约州阿普顿的国立布鲁海文实验室里发现了一种新的基本粒子。

新粒子十分独特,十分重要,它不带电,寿命特别长。它的寿命有多长呢?只有0.0000000……1秒,也就是说,在小数点后面还要加19个零,一万亿亿分之一秒,尽管看来它的寿命是那么短暂,然而,与近几年来相继发现的新粒子比较却算是长命的了。

丁肇中发现的这种新粒子,是一种新的重光子,就把它命名为J粒子,这有两层含义:一是因为J与中的“丁”字很相似,二是因为丁肇中小组在过去的十年里一直在探索着量子和强子的相互作用,研究电磁流J。

碰巧的是,也就在这个不平常的星期天的早晨9:20,从美国加利福利亚州的帕洛阿尔托的斯坦福直线加速器那里,也传出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发现新粒子。

这是美国科学家里奇特领导的小组发现的。

有趣的是,这颗新发现的粒子也是重光子,寿命同样很长,它的静止质量是质子的3倍多,里奇特小组把这个新粒子命名为普西粒子。

这两个新发现震惊了美国科学界,许多科学家闻讯纷纷赶到两个实验室,详细了解发现新粒子的经过,人们进一步仔细地进行比较,结果发现J粒子和普西粒子是同一种粒子。

为了纪念丁肇中小组和里奇特小组的功绩,这种新粒子被重新命名为J普西粒子。

1976年丁肇中和里奇特由于发现J普西粒子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丁肇中也成为继李政道、杨振宁之后,第三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0月18日,当时只有40岁的丁肇中得知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非常激动,在这个幸福的时刻,他做出了一个极其庄重而神圣的决定。他通知瑞典皇家科学院:

“我要用中文在颁奖典礼上发言。”

瑞典皇家科学院积极、友好地表示欢迎,同时又不无担心:

“谁来做翻译?”

丁肇中回答:

“我自己做翻译。”

这一消息见报后,引起强烈反响。可是,美国驻瑞典大使找到丁肇中,非常不满地说:

“我们美国和中国关系非常不好,你用中文是不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工作人员的强硬态度,丁肇中毫不留情地顶了回去。他回怼道:

“我这么做,就是因为在颁奖典礼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中文。中文是世界最重要的语言之一,我就是要用中文,你管不着!”

面对底气满满的丁肇中,美国人哑口无言,也难以拒绝。

在那次典礼上,丁肇中在致辞时又创下了一个世界纪录,他使这个金色大厅里回荡起有史以来从未使用过的一种语言----中文:

国王皇后陛下、皇族们、各位朋友:
得到诺贝尔奖是一个科学家最大的荣誉!
我是在旧中国长大的,因此想借这个机会向在发展中国家的青年们强调实验工作的重要性。中国有一句古话,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落后的思想对于发展中国家的青年们有很大的害处。由于这种思想,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学生,都倾向于理论的研究,而避免实验工作,事实上,自然科学理论不能离开实验的基础,特别物理学是从实验产生的,我希望由于我这次得奖能够唤起发展中国家的学生们的兴趣,而注意实验工作的重要性。

丁肇中成了历史上第一个使用中文进行诺贝尔奖获奖演讲的人。这不仅是诺贝尔奖历史上的一个创举,同时也是中国在世界科研领域的新开始。

对于这件事,他自己说:

“我想让世界知道,中国以后一定是科技强国,未来我也会为中国的科技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获得诺贝尔奖,丁肇中并未止步,1979年9月,他又一次证实了一个重要的新粒子胶子的存在。

  • “我也会为中国的科技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丁肇中也如他所说的那样,不遗余力地培养中国的物理学家,力图让祖国的科技不断发展进步。

为了中国高能物理的发展,他经常来中国从事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介绍国际高能物理的发展,努力促进国际物理学界同中国物理学家合作,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实验物理的科研人才。

1977年起,在访华期间,丁肇中就建议中国科学院派遣物理学家参加他在德国汉堡进行的MARK-J实验。1978年1月,中国10位物理学家到汉堡参加了Mark-J实验的国际合作。

1983年起,丁肇中又组织和领导了一个国际合作组---L3组,并在欧洲核子中心建成的高能正负电子对撞机LEP上进行高能物理实验,在质心系能量为1011eV能区中寻找新粒子,特别是电弱理论预言的黑格斯粒子(见黑格斯机制),并研究Z0及其他粒子物理新现象。

L3组邀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约19个国家近600名物理学家参加。

L3实验共发表了约300篇文章,有约300人因这一研究工程而获博士学位。在他的领导和帮助下,中国科学家在L3探测器的设计、制造和数据分析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94年,丁肇中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8年6月2日,美东部时间凌晨6时零9分,发现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STS-91),机内载中、美等国共同研制的“阿尔法磁谱仪”进行运行实验。阿尔法磁谱仪实验是一个大型国际合作科学实验项目,其目的是寻找太空中的反物质和暗物质。实验由丁肇中教授领导,包括美国、中国、意大利、瑞士、德国、芬兰等国家和地区的37个研究机构的物理学家和工程师参加,仅中国参加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就不下200人。

2013年4月3日下午五点(日内瓦时间),丁肇中首次公布其领导的阿尔法磁谱仪(AMS)项目18年的第一个实验结果---已发现的40万个正电子可能来自一个未知之源,可能是脉冲星或人们一直寻找的暗物质。

2017年AMS在太空中已经收集到超过1000亿宇宙射线事件,AMS的结果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丁肇中通过国际上重大物理实验极力邀请中国物理学家一起参与科研,为的就是让中国青年物理学家接触到最前沿的物理科技。

他认为,物理科研要创新,有发展,接触最新的观念非常重要。

与此同时,他也觉得物理人才的培养对中国很重要。他还受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国内多所名校的名誉教授,不顾高龄,辗转在多个大学演讲,苦口婆心地向学生讲,大家要放下名校的荣光,学会课本,推开课本,然后依靠自己的研究推翻之前的观点才会有突破。

他还和学生说,兴趣才是一个人做一件事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一个人向前走,最重要的就是兴趣指引他。

他反复强调培养孩子对科学兴趣的重要性。

1991年,丁肇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接受特别荣誉奖时,发表了题为《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演讲,这篇演讲稿还被录入初中语文新课标教材。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相信有丁肇中这样一批爱国科学家,未来的中国一定会是科技强国!#乘风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