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4日晚上8点51分,河南航空的一架E190支线飞机由哈尔滨起飞,47分钟后,飞机突然急速下降,机身从中间部位断开,坠毁在了林都机场跑道附近,共造成42人遇难,54人受伤,这就是伊春VD8387号航班坠机事件

那么当年飞机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如此严重的空难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让我们穿越回2010年,重新梳理一下这起事件的来龙去脉。

伊春坐落在黑龙江东北部,因其森林植被茂盛,又被叫做“林都”,2003年这里启动民用机场建设项目,并于2009年8月正式通航,该机场就被命名为林都机场。

2010年8月24日,这天是星期二,阴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距离河南航空正式开通哈尔滨至伊春往返航线航班刚过去两周。

晚上8点51分,一架载有96人的E190支线客机从哈尔滨起飞,预计于9点40分到达伊春林都机场,之后再从伊春接上旅客返回哈尔滨。

这架飞机是河南航空编号B-3130的客机,是由世界第一大支线飞机制造商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制造的E190型商用飞机。

执飞此次航班任务的机长是40岁的齐全军,一位军转民飞行员,有4250小时的飞行经验,其中包括在E190上飞行的1413小时。

9点35分,林都机场巡视员在确认跑道和助航灯光正常后,塔台向飞机发布了落地许可。

然而3分钟后,飞机突然急速下降,随即机舱腹部传来一声闷响,落地后的机身从中间断开,一些乘客被连人带椅子一起甩了出去。

据幸存者张新海回忆,飞机从中部开始起火,机尾逃生门处很快就聚集了许多人,一名中年女子第一个冲上去试图打开逃生门未果,此时火势越烧越猛,浓烟呛人,他抱着最后一搏的念头上去用肩膀用力地撞,竟将门撞开了一条缝,随后又用脚踹,这才终于把门打开,然而应急滑梯没有打开,众人只得从舱门处跳下,好在距离地面并不太高。

9点43分,乘客陆续从逃生门跳下来,机舱内不断传出爆燃声,他们跑出去一段距离,再回头看去,飞机那边已经是火光冲天了。

救援行动在事故发生的3分钟后展开,9点50分,失事飞机在距机场跑道正东1000米处被找到,尽管奋力施救,这场空难还是导致了42人遇难,54人受伤,同时也终结了民航自2004年以来维持了2102天零事故的安全记录。

在飞机失事后的一天内,包含了数字飞行记录仪和驾驶舱语音记录仪的“黑匣子”被找到,随后专家对“黑匣子”进行了分析解读。

根据2012年6月发布的调查报告,对于此次事故给出了三点直接原因和四点间接原因,概括来说就是机长及机组人员不按相关规定执行飞行任务,航空公司和相关管理机构监管不到位。

2014年12月,机长齐全军因违反飞行相关规定,涉重大飞行事故,被判3年,成为国内首例飞行员被指控涉重大飞行事故的案件,本次事故的多名责任人中,也只有他一人被判。

消息一出,民航飞行员协会就提出对此判定深表失望,一些幸存的乘客也表示并不会怨恨机长。诚然事故的发生与机长有关系,但其背后蕴含的管理问题则是更为根本、更为深层次的原因。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