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 怎创未来

坐井观天 怎创未来

孙玉明

在某座高山之间,有一口矮矮的废井。

据说,这口废井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关于这口井,还有个令人熟知的故事。

很久以前,废井里的泉眼还没有枯掉,有一只小青蛙生活在这座井底。小青蛙的世界里只有这个从小生活的浅井,它有时跳进水里,有时跳到高出水面的土堆上,它觉得这就是天底下最好、最大的地方。

有一天,一只小鸟飞到了井口边。

小青蛙好奇地问道:“你从哪里来?”

小鸟说:“我从东海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口水喝。”

“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这么大,那还用飞这么远,我从左边跳到右边只需要五步”。小青蛙不屑地说道。

小鸟摇摇头:“朋友,你搞错了。天是无边无际,海是宽广无垠,大得很哪!”

小青蛙还是不可置信:“啊?我天天坐在这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怎么会弄错呢?”

“天之大,不是一口井能装下,不如跳出来看看吧!”小鸟说完、喝了水便飞走了。

小鸟飞走后,小青蛙望着几尺高的井口,想了很久。

一天,为了证实小鸟说的是否是真的,小青蛙思考再三,下定决心,要到井口去看一看。于是,它纵身一跃,第一次上到了井口。

哇!原来……井外的世界有绿树成荫,有崇山峻岭,有无穹的天空……,自己所看见的只不过是方寸之间。小青蛙目击周边的一切,惊呆了。

小青蛙毅然决定,离开那口井。

等听完故事,我已经走远了那口井,那个矮矮的、小小的、已经不见踪迹的井。

其实,人也一样,成长的条件,生活的环境,自身的学习,都让我们存在思维、逻辑、理性等等的局限,它禁锢了人,成为阻碍我们成长的枷锁。坐井观天,不知天下之大,唯有敢于跳井,才能打破枷锁,破除牢笼。

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思考,才能跳出井。苏子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发明灯泡的爱迪生,为了找到最合适的材料历经上千次失败,有人嘲讽他,他却只是笑笑说“至少我收获了1000个失败的灯蕊”;小小年纪的曹冲,面对如何称得大象的体重这个难题,换角度思考,巧用换算思维;正值青年的史铁生,得知自己终身只能坐轮椅,不是自怨自艾而用文字拥抱自己,向阳而生。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既要看见脚下,也要眺望前方;既要观察今日,也要展望未来,要统筹兼顾,辩证思考。

大格局,高眼界,要敢于担当,才能打破局。多见者博,多闻者智。唯有多读书才能拓宽我们眼界,打开我们的格局。不因一叶障目,而不识神秀岱宗;不为一朝风月,不解万古长空。一个人读过的书越多,越会意识到自己的浅薄。当今世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兴起,阅读更加碎片化,集中精力,沉下心学习显得尤为可贵。从书中收获的不仅是见识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要敢于担当。古往今来,有多少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如果只是井底蛙又怎么能够意识到呢?

与人生而言,并非轨道,而是旷野。作为年轻一代,我们更要珍惜韶华,换位思考,潜心读书,不坐井观天,不好高骛远,才能找到自己的成长之路。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成都天然气化工总厂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