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 年,国立北平图书馆以八百金自山东购入一部书,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经济史学奠基人之一的梁方仲(1908—1970)先生由衷感慨:“此三百余年前的政府会计,至今犹留存天壤,得与吾人相见,真是对于研究公家财政史的人们的一件最大的幸事。”

这部书叫《万历会计录》,是现存历代会计录中最厚实最系统最完整的一部,是研究明代尤其是万历朝社会经济史和财政赋税史最基础最翔实最权威的官方史料。

中国会计制度起源甚早,在发展过程中不由自主坐实两大特点。一是“大会计”。会计制度是一个庞杂的集合体,内涵丰富,外延宽泛:记录山川、林地、田土,登记户籍、人口、私人资财,核算政府收支甚至政治和历史功过。二是“官厅会计”。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发达高度成熟,客观上要求会计制度融贯于财政制度,会计组织隶属于财政组织,会计核算服务于财政管理。“官厅会计”的角色定位决定了会计管理和会计核算必须是而且只能是系统考核国家财政收支规模和结构,反映和监督国家财政状况的重要工具。

中国会计制度的雏形,可以追溯到结绳记事和九式之法。成熟的会计制度直接催生会计典籍,如唐《元和国计簿》《元和会计录》《平赋书》,宋《皇祐会计录》《庆历会计录》,明《大明会计录类要》,这些书目载于新旧《唐书》《文献通考·经籍考》《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可惜未能流传于世。《万历会计录》全须全尾,自然可喜可贺。

《万历会计录》由户部尚书王国光、张学颜接力编纂。隆庆六年(1572)七月,王国光任户部尚书,与侍郎李幼滋等辑录部中前后条例,耗时逾年,成《会计录》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