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1月以来,一波又一波“南方小土豆”就被汹涌的流量,搡进哈尔滨这座美丽的冰城。小土豆去广场蹦迪、去澡堂卸土豆泥、去早市享受美食,把哈尔滨各街道围得水泄不通。

所以,这哪儿是小土豆,这简直是货真价实的“小金豆”。

为了接住这“泼天的富贵”,哈尔滨甚至搞起了“区别对待”,一边为游客提供更为精细化和人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另一边则是建议本地人别出门,不要跟小土豆抢占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举措,一度让本地人自我怀疑,自个儿是不是二娘养的……

有人愁就有人欢喜,受到重视的南方小土豆,二话不说,便将来自哈尔滨沉甸甸的爱,通过社交媒体,传递到全国各地。一时间,好型市格的哈尔滨路人皆知。

这下,哈尔滨真的捅了“土豆窝”,无数南方小土豆接踵而来。

不过,面对频繁刷爆网络的小土豆,很多网友也颇为诧异:这么多小土豆从哪儿冒出来的呢?

其实,不难猜测,闲且有钱的,无外乎江浙沪一带。根据“每日互动”发布的《冰雪大世界里的“南方小土豆”洞察》报告显示,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中的南方游客中,江浙沪地域特征尤其明显,在来源地排名Top10城市中,江浙沪城市十占其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江浙沪等地区距哈尔滨路途遥远,加之哈尔滨天寒地冻,因此,来到哈尔滨的南方小土豆,都比较年轻。数据显示,25-34岁的“小土豆”最多,占比41.67%,其次是18-24岁的“小小土豆”,占比28.83%。

这也解释得通,为啥各短视频中的小土豆,个个青春靓丽,朝气蓬勃。毕竟,这花样的年纪,不化妆都好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心而论,在称赞哈尔滨政府、感谢南方小土豆的同时,也要为哈尔滨本地市民的无私奉献点赞。曾在一支关于小土豆得视频中,看到一位来自哈尔滨的大哥留言说:澡也不搓了,早市也不去了,待在家里都一个月,整个人都胖了10斤。

毋庸置疑,这位大哥是无数哈尔滨市民的缩影。想必,哈尔滨市民身上涨的每一斤肉,皆是对南方小土豆宠溺,对当地政府的支持。只希望,年前哈尔滨多开辟几个澡堂,专供本地人搓澡过个清爽年。倘若搓澡工不够,可考虑自助,不然,哈尔滨大哥大姐们身上的皴,怕是要成为半永久铠甲了。

其实,有了听劝的市民,以游客为中心的政府,哈尔滨的“爆火”是必然也是使然。这是哈尔滨与旅客的“双向奔赴”,也是继淄博后的又一次正确示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值得肯定的是,越来越多的旅游城市,意识到南方小土豆的价值,开始卖力揽客,甚至照抄淄博和哈尔滨的作业。其中,沈阳和新疆表现极为突出。

沈阳文旅局局长刘克斌,甚至亲自下场,诚邀一名社交平台账号为“鱼丸搞笑一家人”的网友作为沈阳文旅宣传大使,只因这名网友,以性价比为由,为沈阳卖力拉客的同时,赢得了一致称赞;而新疆文旅虽然有模有样复制“冰雪城”,但架不住一帮“拆台”的本地人,在宣传视频评论区明里暗里表示物价太贵,建议南方小土豆到新疆直接转机到哈尔滨……

只能说,南方小土豆固然消费能力强,但人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切莫忽略了性价比。口碑持续发酵,才是旅游目的地成为顶流的重要条件。

细看哈尔滨和游客共同打造的这场旅游盛宴,其实并不复杂。借用网友一句话,真诚才是必杀技。哈尔滨所做的,就是把游客当成客人,让外地游客感受到尊重,如此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咱们国家地大物博,旅游景点数不胜数,当淄博和哈尔滨开了个好头,相信,后面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赢得“南方小土豆”的青睐。

最后,我有两个疑问,南方小土豆这么可爱的称呼,无疑是指女生,那么,男生叫啥?另外,去哈尔滨旅游的男生似乎不多,这是为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