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高新区西塘河农业农村
现代化特色精品示范区
成功通过市田园办验收评审
坐拥超6平方公里的
江南水乡自然生态村落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生态环境优美宜居
公共服务便捷完善、原乡风貌自然风情
……
这里,就是
浒墅关引领乡村振兴的现代农村样板区
西塘河精品示范区
西塘河精品示范区
规划面积6.1平方公里,由九图村、青灯村、华盛社区三个行政村组成。三村沿西塘河两岸形成典型的江南圩田聚落,以水稻、小麦、油菜等粮油种植为主,以蔬菜、草莓等种植及稻虾综合种养为辅,是江南地区蚕桑文化、草席文化的重要承载地。
示范区共完成花野圩、庄里、盛家浜3个特色田园乡村的创建,南海巷郎被列为第五批特田验收试点,28个自然村全部建成三星级康居村庄。通过串点成线、线移成面,浒墅关推动辖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带状”发展,着力塑造苏州高新区西塘河农业农村现代化精品示范区新风貌,让“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人”的美丽乡村,成为姑苏城畔最美乡愁。
产业
品牌
生态
修复
产业兴环境美,描绘发展新蓝图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优美环境是宜居生活的要素保障。西塘河精品示范区有力展现了浒墅关现代新农村产业兴、环境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示范区依托区位优势和自然禀赋,持续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这里有市级现代农业园区,通过培育引进新型经营主体,致力发展优质稻米、热带植物园艺两大主导产业,形成“花野圩大米”等特色农产品品牌。位于西塘河沿岸的绿色蔬菜保供基地,融开心农场、户外拓展、有机农业循环种养、传统农耕文化传承展示于一体,形成果蔬生产与观光农业产业叠加模式。这里以乡村研学为抓手,打造塘小丫研学基地,通过营造文化主题、建设专属功能区,打造特色农文旅研学品牌。
示范区不断擦亮农村人居环境“底色”,开启乡村“美颜”模式。白的墙,绿的水,红的花,笔直的村道,宽敞的院子,悠闲的笑容,“天蓝地净,水清村秀”是示范区的风景注脚。去年以来,全域深入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和幸福河湖建设,加快生态修复和农村河道环境提升,强化河长巡河、治河、护河履职,十图巷港等9条河道完成清淤整治,盛家浜实现美丽河湖创建,展现了一幅河晏、水清、岸绿的生态画卷。
通达
完善
全覆盖
乡村公共服务,让生活更美好
实现乡村振兴,不仅经济发展有活力,民生改善更要提档升级。示范区通过提高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均衡共享发展成果。
一条条黑色沥青路通往远方,一个个停车场整齐停放村中小轿车,示范区内道路村村通达,体系健全,已全面建成“四好农村路”,公共交通实现100%通达率。
追求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新时期农民群体的一致追求和愿望。示范区不断丰富公共服务阵地,推进文体设施、基本医疗、养老设施等功能完善,先后建成示范区服务驿站、示范区会客厅、示范区服务接待中心等,乡村振兴之路上,充满民生暖意。
与此同时,全面覆盖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示范区内供水、供电、供气、污水、通信等各类管网完备且良好运行,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实现科学规范构建,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持续推进。示范区内已建成62座公厕,总计260余个厕位,为村民贴心办好“方便”之事,乡村生活品质不断提档升级。
水清
村秀
粉墙
黛瓦
守望自然原乡,留住乡愁记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自然美丽的乡村总勾起人浓浓的乡愁。如今,焕然一新的示范区展现了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水清村秀,村犹在画里建,人若在画中行。
示范区进一步提炼乡村文化内涵,通过梳理浒墅关不同年代的乡村记忆,对交通要道、公共节点、村庄游园等进行文化提升,形成有序的文化节点布置,展示浒墅关传统农耕与织席特色文化,以乡土文化滋润乡村精神,让乡村焕发生机与活力。
依托青灯村、九图村、华盛社区和浒墅关研学三农环,示范区打造全长12.8公里的“一环三村”,形成总长16.67公里的“八线四心”农文旅精品线路集合。
其中包含1550米红色党建、2520米圩田稻作、1050米农田湿地、3150米浒关花月、1750米缤纷昆虫、1200米稻虾果蔬、3250米田园艺术、2200米生态河畔等共计8条主题农文旅线路,在丰富线路中,研学文旅、党建组织、水上运动、主客共享等4处中心景点如星月点缀其中。
西塘河畔
村在景中,人在绿中,碧水蓝天
尽显水乡风貌、生态宜居的示范区
不仅实现了颜值蜕变和农民生活提升
也让“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田园生活
成为浒墅关农村的诗意写照
一景一乡情
自朴素而来,向发展而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