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人都会有意识地或者无意识地做一些举动,试图在别人面前证明自己。

比如购买超越自己收入水平的奢侈品,比如参加自己根本就没兴趣的活动,比如努力做成一件让自己很痛苦的事情。

这样到底是好还是不好,无法一概而论。但大概率是相当不好的。

简单来说,认知水平低于某个较低限度的人们,这样做可能是好的。因为他们的人生可能永久性地停留在试图获取他人认可、然后获得认可、然后满足而幸福的循环中。

大家很容易就发现,这种幸福循环还是很不容易实现的。

对于认知水平高于这个临界点的人们,这样做一定是不好的。

这个认知水平的临界点就是产生自主意识、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程度。

为什么对于认知水平高于这个临界点的人们来说,试图向别人证明自己就一定不好呢?

很简单,向别人证明自己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项确定的成本,而它的收益却是不确定的。

可能你做了证明自己(以下简称“自证”)的事情,你想示意的那个人(或者那群人)却没有接收到这个信息,或者接收到了却没有反应。

那么,这样一件事情就白做了。

或者你虽然没有做什么,但是因为想要自证的这个念头,而精神焦虑、甚至提心吊胆了很长时间,这也是无谓的沉没成本。

凭空增加成本却难以锁定收益的事情,如果是在工作领域或者金融投资方面,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精确地计算一番,然后坚定地舍弃掉。

人生的痛苦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客观的不幸遭遇,另一类就是主观的求而不得。

求而不得的痛苦绝大部分源自于追求了错误的目标。

错误的目标很少来自于个人的欲望,而大部分来自于自证的需要。

很多人努力读书、努力工作、努力升职加薪挣大钱,为的就是获得父母的认可,或者亲戚朋友的认可。

这种带着指标压力去学习、去工作、去挣钱的经历,是非常压抑且容易让人心生怨恨从而放弃的。

因为做任何事情,让普通人坚持下去的最有效动力来源,就是正反馈。

当反馈来自于外部的时候,结果会变得非常不可控。可能自己明明考得很好,但是恰巧父母亲心情不好,没有给到应有的积极反馈,那就相当于收获了一个负反馈,一个让我们心生怨恨的反馈。

通常来说,一个人试图通过学习成绩好、工作好、挣钱好,而获取父母(或者其他人)的认可,其根源就是来自于父母从小给的负反馈太多。

小时候就经常被父母这个指责、那个批评,内心的自信、开心、幸福等积极情绪必然缺失,精神世界的满足必然空虚。

空虚的内心必然要寻找东西来弥补,而且人倾向于越缺什么就越想补什么。因此,小时候的正反馈缺失,就会成为一个人日后潜意识中不停地想要自证的源头。

网上有句话叫做“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试图自证的人如果展现在经济领域比较在意,那就会购买超越经济能力的奢侈品,从而将本来就很有限的经济资源投入到了产出极度随缘的领域。

在人际关系领域比较在意的人,就很容易被别人的意见牵着走。比较显著的一种体现,就是频繁的参与各种社交活动,造成了极大的时间压力,顺便可能还有较大的经济压力。

在事业成就领域比较在意的人,就很容易投入过度的精力在工作中,可能导致健康和家庭关系方面的问题。

我们在这里需要辨别一个核心问题:什么样的事情来源于自己最底层的真实需求?什么样的事情来源于自证的需要,而非自己真实的需求?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只要我们无法清晰地说出,我们想要一样物品或者想要做一件事情,是为了满足自己怎样的底层需求,那就在自证。

举一个例子,女性友人大多喜欢买包。如果想买一个包的原因非常清晰,比如喜欢它的设计感、颜色、材质,且找遍市面上的其他产品都不如这一个,那这就是一个满足真实需求的消费。

这个消费完成后,会让人满足好一阵子。这个钱花了就值了。这项资源配置就是有效的。

如果想买一个包的原因并不清晰明确,而是因为别人买了、广告拍得好、是某某品牌最新款式等无法明确说出某个效用点的原因,那就是一种自证行为。

因为别人买了所以自己也要有,是为了证明自己过得不比别人差;广告拍得好、是最新款所以要买,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紧跟潮流,是个前卫的人。

这种消费行为所获得的满足感一般有效期非常短,甚至于完成消费的时候会有一种失落感。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无效资源配置,就是资源浪费。

对于资源有限的普通人而言,完全可以将这部分资源配置到让自己获得感更强、更持久的领域。

在整体外部大环境高度不确定的时代中,我们普通人在工作方面和投资方面都不能太折腾。

这两个方面瞎折腾,很容易让自己从一个不太差的坑跳进一个很差的火坑。

尤其是在经济大势没有明确之前,我们在稳住自己基本盘的前提下,不如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真正提升自己人生整体获得感的领域中。

第一步就是要想明白自己最底层的真实需求。

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识别和剔除那些让我们掉入自证陷阱的行为的根本。

人的底层需求分为生理和精神两个方面。

生理需求就是衣食住行等方面。它是物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

比如一件外套,面料是全羊毛的还是羊绒的,羊毛面料的支数是多少,摸起来舒不舒服,裁剪做工让自己穿起来好不好看。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才是应该付费的领域。

人的底层精神需求之前的文章探讨过,包括自主性、控制力、归属感这三项。

刚需购房有时候能直接满足这三项底层精神需求: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有充分的行动自由,满足自主性需求;自己的房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装修布置,满足了控制力需求;房子给自己家的感觉,满足了归属感需求。

有时候,人们为了购买特定品牌的产品,号称自己“为信仰充值”,这也算是在满足归属感的底层精神需求。

如果这样能给这些朋友带来持久的获得感甚至幸福感,那就祝你永远保持这种信念吧。

这也可以延伸到追星领域。有些朋友在明星的粉丝团体中获得了极大的归属感满足。如果这个星能够永远追下去,那也是一种人生的活法吧。

自证是一种非常隐蔽的行为冲动,我们不一定能够每次精确识别某个行为冲动属于哪一种自证行为。

所以使用排除法可能会更加有效的帮助我们终止自证行为。

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地想清楚我们的底层需求,真正能够带给我们获得感的物质和精神体验是什么。

然后,我们就能通过排除自己真正想要的,来锁定自证的行为冲动,进而阻止它们。

有的朋友会问,搞这么复杂干嘛呢?我想自证就自证,想干嘛就干嘛,随心所欲不好吗?

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随心所欲”之后是什么?怎么办?

所有人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资源有限。

即便是世界首富,时间资源也是有限的,人生的长度也是有限的。

每一个人都面临资源配置的问题,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如何配置自己的资源。

哪怕穷困潦倒、身无分文的人,也有自身的生物能和时间资源可以配置。

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的居民朋友们,绝大多数都能安居乐业,我们追求的不就是人生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吗!

随心所欲之后得到的极大概率是空虚,很大概率是后悔和痛苦。

不把自己真正的底层需求想明白,除了各种人生资源的可能浪费之外,很多行为都会掉入自证的陷阱,让自己一番付出换来的只有失望、后悔、痛苦。

所以,终止试图向任何人证明自己,把资源都配置到能够给自己带来真实获得感与幸福感的地方。

(全文完。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