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确实提了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作者/慧超
(一)
其实,被群嘲的白岩松老师也不容易。
身不由己嘛!
如果你对中国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工作性质有所了解,就会明白,他们其实并没有多少“自由发挥”的空间。
何况身处那个位置,多少还要带点“表演”的性质,再加上长期以来的人设所缚,有些话,不愿意讲,也必须讲;有些问题,明知毫无意义,也必须皱着眉头提;有些表演,哪怕骨子里意兴阑珊,也必须兴高采烈地配合。
简单地做一下前情提要,事情是前几天,白老师在一档以“促消费”为主题的新闻节目中,紧锁眉头向专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
“有钱,但他(老百姓)也不敢花,有钱也不愿意花,为什么”?
专家自然也是做了功课,一二三咔咔一顿展开,每一句话听起来都很有道理。
不过你但凡去认真咂摸一下这些论述,甚至是整期节目,听来听去,实在会让人不由地想起《乡村爱情》里,村主任长贵的那句著名论述: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现在,明星们出点什么事,都喜欢重复一句“抱歉占用公共资源”,要我说,这歉根本轮不到他们道。
有网友严肃地表示,白老师这句“为什么老百姓有钱也不敢花”?堪称一个世界经济学界的“新未解之谜”,谁要是能答出来,诺贝尔经济学奖非他莫属。
这自然是反讽的修辞手法,言下之意,是讽刺这个问题属于揣着明白装糊涂,老百姓为什么有钱也不敢花?
当然是因为没钱!
(二)
我说白老师不容易,是因为他在节目里,其实也提及了消费萎靡的一个原因:“一个是我没钱,你得让我钱多一点才能去消费。”
只是,这句话显然被嘲讽他的声浪刻意忽略了。
可以理解这是一种民间怨愤的反噬——当大家都过得不太好的时候,对指皂为白的“漂亮话”,容忍度是最低的。
这几年,各行各业面临的是怎样的压力和现实环境,已无需多言。曾经响彻云霄的“消费升级”,几乎变成了一个陌生词汇。物换星移几度秋,当初那些奚落拼多多进不了五环的人哪敢想,如今它的市值竟超越阿里巴巴了。
消费降级不是什么潮流所趋,而是所有人需要面临的逼仄现实。
年薪百万的大厂码农,在35岁时被优化成了滴滴司机。暴雷地产公司的失业员工,系上围裙在路边摆起了小摊。985毕业的教培金牌老师,转行做起了自媒体。简历石沉大海的应届生,无奈购入了人生第一辆摩托,跑起了美团和闪送——
虽然大家都有美好的未来,但各自的收入和对未来的预期,显然打了一个很大的折扣。
这其中,有一个吊诡的现象确实不得不提,就是如果你不去凌晨四五点的零工劳务市场,不去田间地头走一圈,只是坐在温暖明亮的办公室或者演播厅里,确实会有一种感受:
看数据的话,明明大家都是很有钱的,为什么不去消费呢?
宏观数据层面,确实如此。比如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仅2023年前3季度,住户存款就增加了14.42万亿元,相当于前三季度平均每个中国人都多存了一万块。
所以难怪此前有专家站出来表示,“中国整体不存在房贷压力过大的问题,因为居民存款远远超出房贷。”
但不必搬出经济学教义,普通老百姓也知道,统计数字和平均数没什么意义。北京人均存款都近30万了,可你去普通人家走走问问,恐怕不是随便一个三口之家,银行账户都能躺着90万的。
宏观数据和个体的微观感受,很多时候是背离的。拿着宏观数据坐而论道,确实会有种“大家有钱却不花”的惶惑,但深入街头巷尾,每个人的拮据和单笔消费金额的下降,又是结结实实的。
(三)
因此,白岩松老师皱着眉头提出的那个问题,实际上,如果深入探究,它真的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首先,中国居民的储蓄倾向,确实是显著高于欧美各国的。加上三年疫情所带来的“疤痕效应”,又深刻地改变了很多年轻人的未来预期、风险偏好和消费心态。
我记得很多年前,媒体还忧心忡忡地警惕消费主义对年轻人的侵害,还大力批判“月光族”的透支行为。可现在我看到“月光族”这三个字,感觉都有点陌生了——时代的风向,悄然间已经转变。
第二,是居民端的去杠杆和资产负债表修复。
去年有一阵子,日本经济学家辜朝明和他提出来的“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在中国掀起了一股讨论热潮。
一派以日本经验反推,认为中国目前正面临“资产负债表衰退”的危险。一派则认为日本经验并不适用于中国,因为无论是国情、时代格局还是两国的经济结构都不尽相同。
但这两派在其中一个观点上,基本是达成共识的,他们都不否认这一点:
中国的居民部门,当下正面临资产负债表的收缩和修复。
因为数据不容置疑,中国家庭七成的资产都押注在房地产上面,可以说房价的走势,直接左右着中国老百姓的家庭资产负债表。
而这几年全国各地房地产价格的走势,想必不需要我再一一罗列数据了。
资产(房子或股票)价格的上涨所带来的财富效应,对消费的刺激是巨大的。
房价每年上涨的时代,即便一个人只拥有一套不会卖出的刚需房,看到中介门店挂出来的节节攀升的房价,他也会觉得自己一年又“躺赚了几十万”。
所以,纵然五千月薪的工资一分没涨,但面对一笔不菲的账面浮盈,人在花钱时就会大胆许多。
而在资产价格下跌时,这种刺激就会呈现一种逆效应。虽然房子还是那套房子,工资也一分没降,但账面浮亏却会让人不由自主地节衣缩食,降低风险偏好。
我们股民对此再熟悉不过,涨停时会所嫩模,跌停时关灯吃面,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几年,中国居民资产的两大蓄水池,房地产和股市,几乎都呈现大比例跌幅。有个别城市的房价已经距高点跌了30%,股市更不必说,当下正保卫2900点呢……
所有这一切反映在居民端,就是大家不再借贷上杠杆,对投资和非必要消费都持极其谨慎的态度,有钱的不去消费,不去换更大的房子,反而排队去银行办理提前还清房贷。
这是典型的资产负债表修复,“还债”总是痛苦的,这一过程,或许比人们想象的要更漫长。
(四)
第三,则是长期以来的“系统性设置”,对居民消费的抑制。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殷剑峰教授,写过一篇论文《为什么中国人不消费?》,分析制约中国居民消费的种种问题,很有价值,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阅读。
殷教授在文中有一个核心观点,他写道:
“在初次分配环节中,财政通过较高的宏观税负占有了较大比重的收入,在再分配环节,又通过经常转移将部分收入转移给了自己。所以,财政职能的异化是中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比过低的根本症结。”
很抱歉,这个问题恕我不能谈的太深。
总之它所涉及的问题,链条很长,也很复杂,亦非我所能置喙。
譬如民生福利保障问题,大家都明白,对居民的民生福利保障越全面,老百姓心里越有底,也就越敢去消费。
但当地方政府传统“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的模式难以为继,又面临缺乏地方主体税种的收入现实时,地方政府纵然想扩大民生支出,想为居民提供更多民生福利保障,可问题是:
钱从哪里来?
你瞧,促消费这个问题,你要真往深层次谈,甚至要涉及到税制改革。
而地方政府的动作又是一层,尤其在曾经“以GDP论英雄”的历史时期,民生支出和福利保障在地方政府官员的心中,其重要性是远远排在大搞基建和招商引资后面的。
假如给一个城市10个亿,你觉得当地官员是愿意多建几座公立学校,减轻居民教育负担呢,还是更愿意平整土地、大搞基建,把柏油路挖了铺、铺了挖呢?
答案,藏在咱们各自的生活经验中。
复旦大学教授兰小欢在他那本畅销书《置身事内》里,写过这样一段话:
“以土地为中心的城市化忽视了城市化的真正核心:人。地价要靠房价拉动,但房价要由老百姓买单,按揭要靠买房者的收入来还。所以土地的资本化,实质是个人收入的资本化。支撑房价和地价的,是人的收入。忽略了人,忽略了城市化本该服务于人,本该为人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更高的收入,城市化就入了歧途。”
这段话用寥寥百余字,就揭示了传统地方增长链条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复杂关系,值得深入思考。
“为什么老百姓有钱也不敢花?”
最简洁的回答当然是:“因为没钱!”
但如果深入思考,认真审视这一问题,你会发现,它其实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
它涉及到居民部门的储蓄倾向、消费意识、家庭/个人杠杆率、风险偏好及对未来的预期,更进一步,还涉及到居民可支配收入比重,财富分配差距,政府财政经常转移收入,以及一国民生福利保障等等方面。
所以,如果单纯以“如何促进消费”的视角去解答这个问题,注定只能得到一些轻飘飘的答案,比如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营造良好消费环境,比如每个人账户上发几十块消费券,隔几天搞个购物节什么的……
很难触及到其问题本质。
一个常识是,面对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大概率不会有一个立竿见影、简明扼要的答案。
面对类似的问题,如果回答的重点,一直都放在试图增强消费者信心的维度,那看似合乎逻辑,实际南辕北辙。
这要么是一种战术上的刻舟求剑,要么是一种战略上的掩耳盗铃。
这里是思维补丁,谢谢你的阅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