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王宇

当过兵都有一项特殊本领,那就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吃得下,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能睡得着。

当然,这里所说的条件背景不是说把人丢到冰窟窿里,又不给被子不给火,这样肯定不行。前提条件是,大家和连队、团里战友在一起,有部队保障的背景下。

从这两张照片可以看出,这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部队在一次拉练或者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连队官兵在野外如何做饭,在露天十分恶劣环境下如何睡觉的情况。

没有现代化的炊事设备,那就直接在黄土地上挖个坑,埋锅做饭。炊事班的兄弟,无论走到哪里,锅和柴火是随身带着,这是野战部队行军的要求。没有菜板,那就铺一张报纸,把菜往上一扔,炊事班的兄弟烧火的烧火,剥蒜的剥蒜,瞬间锅里就升起腾腾热气。

没有饭桌,甚至没有筷子,那都没有关系。砍几根竹子或者小树枝当筷子,黄土地上,搬一块石头当桌子板凳。至于吃了饭要不要洗碗,当然要洗,我们当时的做法是,在小河沟里一冲,再用沙土一擦,上面的油脂全都不见了。

部队长途拉练,走得脚都冒烟,要不是听了老班长的话,在解放鞋里放了两片卫生巾,脚板不知道要打多少泡。这也是我个人一直不太喜欢解放鞋的原因,虽然轻巧,但实在是对腿部缺少防护和保护,完全没有缓冲和弹性,纯粹靠脚板的摩擦力。

脚下都是血泡,身上都是汗水,汗水又很快结冰,那种感觉,没经历过的人是永远不会明白。

即便是这样,还要背上几十斤重的背囊,也不能随意脱衣服,而且,还要大声唱歌。我的天,被折磨成这样了,还要唱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走一整天,在大家都累得快虚脱的时候,就连平时最牛的老班长,此时说话都没力气了,大家总算到达既定宿营地。

所谓的宿营地,有时候是一个学校,有时候是一片农村院子,但有规定,如果是学校,可以住到空出来的教室,打地铺。如果是在农村,则不能住老百姓家里,只能找地方打地铺。

从这张照片来看,显然他们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房间,于是只有把地上铺一层干枯的玉米杆或苞米叶子,再也顾不上洗脸洗脚,倒头就睡。

根本就不管旁边是猪圈还是牛棚,是厕所还是坟堆。

人累到极限的时候,只要闭上眼,那就是一种幸福。

这是每个当兵的人都要经历的生活,只要参加了部队的长途拉练,吃饭睡觉这种事情,只要有吃的、只要能躺下就行。

谁又会在乎舒不舒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