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先生不是坏人,他不会害我。”

直到铐上冰冷的手铐,黄娟仍难以置信,

而此时,海誓山盟的情人早已销声匿迹,

锒铛入狱者,唯有她和丈夫李宏伟。

罪名:间谍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01

2002年,35岁的黄娟正春风得意。

她毕业于名牌大学,是云南省某省直机关的业务骨干,副高级工程师。

丈夫李宏伟,36岁即挂职云南省某县的副县长。

虽然黄娟貌不出众,但颇有内秀,

李宏伟也觉得:丑妻近地家中宝。

于是,两人从大学携手,一直走进了婚姻,并育有一个可爱的女儿。

李宏伟对黄娟的呵护备至,

惹得亲友纷纷艳羡:

“这丑媳妇,是烧了哪路的高香,家庭事业双丰收!”

然而,黄娟却并不满足。

从小,她的心中就一直揣着一个留学梦,

外面的世界那么大,一定要去看看。

为此,她一直在偷偷办理留学申请。

2002年,她收到了境外某知名大学的硕士录取通知书,欣喜若狂的她不顾年幼的女儿,火速办理了出国手续。

李宏伟深知黄娟的倔脾气,最终也只能无奈地送她踏上了异国他乡的旅程。

国外的一切带给了黄娟难以言喻的新鲜感,但随着时间推移,她一面要承受着学业压力,一面又要饱受与爱人、女儿分离的相思之苦,开始愁眉不展。

寂寞的女人不知,一双眼睛已在暗中窥伺多时。

一次聚会上,一个风度翩翩、温文尔雅的男人闯入了黄娟的视线。

他自称姓徐,是做海外投资政策研究的学者,言谈间学识渊博,又绅士周到,令黄娟顿生好感。

这位徐先生对黄娟颇为“一见如故”,三言两语就抹去了困扰她的不安和焦虑,两人越聊越投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聚会散场,徐先生又体贴地要送黄娟回家,

两人相携在异国的街道上,

寒风乍起,他又温柔地为她递上一杯咖啡……

这一切,令其貌不扬的黄娟如坠梦中,

虽身处霜雪,她却觉得美如盛夏。

02

黄娟觉得能邂逅老徐,是三生有幸。

他不仅体贴入微,而且“能力强大”,多次帮黄娟解决了异乡生活、学业上遇到的难题。

两人成了无法不说的好友。

不久,黄娟回国探亲,老徐得知专程践行,

席间,他试探性地问,“能否帮忙提供一些中国经济类政策性文件作为研究参考?”

并且提出,可支付不菲的报酬。

既能帮朋友忙,又能赚外快,何乐而不为呢?

鬼迷心窍的黄娟一口答应下来。

回国后,黄娟向丈夫索要老徐提及的文件。

身为副县长的李宏伟心里一惊,忙问,

这都是机密文件,你要这些做什么?

黄娟含糊地应了一句,“帮一个好友的忙,人家在国外对我可是很关照的!”

随后,在丈夫狐疑的目光中大略讲述了老徐对自己的多番关照。

久别重逢,李宏伟不愿忤逆妻子,黄娟在软磨硬泡下浏览了丈夫办公电脑中的涉密文件,并做好了记录,准备带过去给老徐。

谁料返程途中,黄娟出了车祸,左手骨折。

李宏伟劝说妻子在家休养,而黄娟却坚持要继续出国完成学业。

此时,她的心已经插上了翅膀。

再次出国后,徐娟迫不及待地约老徐见面,

当她笑吟吟地将文件递上时,老徐却轻轻拉住了她,“你的手怎么了?”

在得知黄娟为了尽早将文件交给自己,手骨折都不顾休息时,老徐表现得“柔肠百转”,深情款款地说,“都是我不好,我一定照顾好你!”

之后的日子,黄娟彻底沦陷了。

老徐请了保姆专程照顾她,亲自陪着黄娟做康复理疗,殷勤备至、嘘寒问暖。

黄娟生日时,手快康复了,

老徐捧着礼物盒,走到她面前,

打开盒子,是一个精致的日记本,首页写着,

“爱是空白日记,愿我是笔,任你涂鸦年轮。”

这一晚,黄娟成了老徐的情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03

猎物沉醉在情网中,而危险正步步逼近。

确立情人关系后,老徐又试着提出了进一步要求,希望黄娟帮他“搞到一些指定性的情报”。

黄娟陷入温柔乡中,丧失了思考能力,以各种名目一次又一次从丈夫李宏伟那里索要信息。

随着频次越来越多,文件级别越来越高,

黄娟开始觉得不对劲,她害怕地问,

“你不会是间谍吧?”

男人没回答她的问题,

只是目光灼灼地盯着她,“我不会害你!”

骑虎难下的黄娟只好继续自欺欺人。

可李宏伟不是傻子,妻子的连番可疑举动让人心惊。事实上,他早已看透妻子所谓的“朋友老徐”是一名间谍,专门策反、笼络在海外留学或工作的中国人为其搜集信息、情报。

但他并没有将此事向上级举报。

一方面,怕影响仕途,另一方面,他已察觉妻子和这位“老徐”存在着不清不楚的混乱关系,但碍于年幼的女儿,他也进退维谷。

2003年,黄娟毕业回国前夕,老徐一边表现得依依不舍,一边斥巨资对她加紧“培训”,并为她配备了伪装加密软件、电脑、窃听器、相机等……

临行前,他下达给黄娟的任务:

搜集涉密红头文件。

04

回国后,黄娟任职云南省直机关工作人员,副高级工程师。

在她的威逼利诱下,副县长李宏伟也被“策反”。

在接下来的十余年中,黄娟、李宏伟夫妻分工明确,按照境外间谍人员的要求合谋“窃国”。

李宏伟小心留意将接触到的涉密文件资料偷偷复印后交给黄娟,黄娟则多次以各种名目出境,将情报出卖给境外间谍人员。

境外间谍还为黄娟开设了海外银行账户,以“养老金”的名目发放了百万赃款。

利益驱动,二人狼狈为奸,疯狂售卖国家机密。

自2002年以来,其二人先后向境外间谍泄露国家机密14份,其中机密级文件4份,秘密级文件10份,除了“海外养老金”外,还接受了“服务费”4.9万美元,人民币30余万元……

吃里扒外,对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2014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简称:反间谍法)正式出台,全国安全机关开始了侦查力度。

黄娟和李宏伟的好日子,到头了!

间谍被捕的消息不断传来,二人如坐针毡,

2018年年底,他们再也坐不住了,想自首,却不甘心经营多年的事业付之东流,也不甘心让尚未毕业的女儿和80多岁的老母亲饱受舆论的恶评,最终还是放弃了。

就在他们焦急寻找出路时,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给了他们归宿。

黄娟,以间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10年。

黄娟

李宏伟,以间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

李宏伟

央视不打码曝光,全国示众,

祖国培养、厚待了他们,

欲望面前不堪一击,令人心痛!

案发后,他们的同事都震惊了,谁都没想到共事多年的战友,竟是卖国贼!

80多岁的老母亲终日以泪洗面,女儿一时间难以面对曾引以为傲的父母锒铛入狱、臭名昭著。

坐在审判席上,黄娟仍心存希望,

“完美男人”徐先生对她是有几分真情的,

而老徐早已人间蒸发,名字、工作、住址,全是假的。

从众多留学生中选中黄娟,只因从她的求学信息中了解到她在国内的工作单位、职务和家庭情况,才故意接近。

这一张虚情假意织就的大网,

从始至终,唯她一人在梦中。

05

2023年11月1日,《反间谍法》颁布实施9周年。

间谍,听似神秘遥远,

然而,危险其实就在身边。

今天,国安公布了两起间谍被抓捕的画面

在镜头前,80后网络管理员陈伟,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陈伟,1985年生人,曾是中国某军工科研所下属公司的一名网络管理员。

2011年的一天,他像往常一样去上班,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平静的生活将被打破……

在公司门口,他遇到了一个外国人彼得,对方自称是一名技术专家,想在中国购买一些技术资料。

天降横财,陈伟心动了。

他开始帮彼得“找资料”。由于他工作的科研院所,属于核心涉密单位,负责内部网

络维护的他,有条件接触到很多涉密文件。

尝到“甜头”后,为了获得更高的报酬,陈伟盯上了单位的内网,凭借工作便利,窃取了大量涉密文件给彼得。

二人交易现场

此时,陈伟的妻子怀孕了。

想到自己将为人父,却一直从事着不道德的交易,陈伟心生恐惧,提出终止合作。

此时,温文尔雅的彼得露出了真面目,拿之前的事情当把柄,要挟陈伟继续提供情报。

对方是个老辣的间谍,通过和陈伟短暂的接触后,已经准确把握了他性格中柔弱、犹豫、不擅拒绝。

他狰狞地说,“你不会拒绝我,也不敢声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当时我特别后悔,特别后悔,一直到自己要成为父亲的时候,我就开始打算从单位离职,不再去接触任何涉密的东西……”

“即使他再威胁我,再逼我,我再想去给他弄涉密的东西,我也弄不到。”

最终,陈伟没有勇气自首,只能在彼得的步步紧逼下,继续窃取大量机密。

2014年,整天生活在恐惧中的陈伟辞职。

2015年,北京市国家安全局对陈伟实施抓捕。

2019年,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间谍罪判处陈伟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锒铛入狱,悔之晚矣。

张向斌,1970年出生,国家某部委翻译。

1996年,其受组织委派赴某国常驻,驻外期间结识了自称是该国外交部的A某等人。

对方以高额报酬为诱惑,要求张向斌提供情报。

数年间,他向对方提供了数十份涉及我国内政外交的涉密文件资料,其中绝密级、机密级文件达14份。

驻外期间,张向斌与多名外国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甚至与该国政府女性官员发展成情人关系并生育两个私生子,这些都为该国间谍情报机关对其进行控制留下把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2008年,张向斌从单位辞职,辞职前,还陆续从办公电脑和内部办公网络中搜集大量文件资料,非法携带至国外。

经查,张向斌的个人电脑及其它存储介质中存有5200份文件资料,其中标注绝密级的59份,机密级848份,秘密级541份。

2019年2月,张向斌因间谍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间谍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2020年4月,刚到大连务工的小赵在网上查找招聘信息,一条招聘“兼职咨询员”的信息引起了他的注意。

通过QQ,小赵联系了一个自称姓叶的女子,

对方说自己是搞城市规划设计的,急需招聘兼职人员帮她拍摄一些城市风景照,辅助完成任务。

女子让小赵在住的地方拍一张照片传给她,

然后,小赵就被录用了,日薪200元。

工作第一天,在女人的遥控指挥下,小赵先后来到大连的港口、造船厂周边拍照,并记录下沿途的地理环境,通过手机发送给叶某。

当天中午,通过支付宝收到了200元转账,

随便拍拍照片就能赚钱,小赵美极了。

接下来的日子,他继续拍照,而任务也不断加码。

为了方便拍摄港口中停泊军舰进行维护的照片,女人甚至要求小赵到船厂周边的高层公寓租住,还称如果小赵能找到机会进入造船厂工作,每月就可获得更多报酬。

终于,小赵觉得不对劲了。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他在家人陪同下主动自首。

“伪装者”真的只是动荡年代的缩影吗?

前些年,贸易制裁、香港暴乱、新疆棉花……

间谍的爪牙时刻磨刀霍霍,

前有江苏一地一年内捞出7枚窃密装置,后有央视前主播成蕾落网。

国家安全人人有责、人人负责、人人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