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内蒙古草种业技术创新联合体承担的三个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项目顺利通过专家组阶段评审。
为强化草种业领域科技战略支撑,增强草业源头供给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2022年5月,蒙草生态牵头联合国内草种业领域的17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组建了“内蒙古草种业技术创新联合体”,联合体成功揭榜了“羊草和冰草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技术研究”“重要乡土草育种新技术研发与新品种培育推广”“优质苜蓿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示范”3个自治区草种业重大科技示范工程“揭榜挂帅”项目,经过一年的实施,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其中,“羊草和冰草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技术研究”项目针对野生羊草普遍存在抽穗率低、结实率低、发芽率低的“三低”性状,通过航天、人工诱变选育冰草新品系1个,审定品种2个,建成羊草、冰草高效组培体系及遗传转化技术体系;选育的“中草26号”、“中草27号”羊草种子产量平均提高20%以上,草产量平均500kg/亩以上,解决了制约羊草扩繁的“三低问题”;建成原种田1500亩,推广示范种植羊草6万亩,助力《内蒙古自治区羊草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落地。
“一方水土养一方植物”,驯育优质乡土草种,是草产业开发的重点。“重要乡土草育种新技术研发与新品种培育推广”项目,评价鉴定了扁蓿豆、草木樨等主要乡土草的352份种质资源,筛选创制新种质材料14份,挖掘27个抗性、高产基因,培育新品系6个,登记新品种2个(“蒙中箭筈豌豆”和 “巴尔虎草木樨状黄芪”,产量、抗性均优于对照品种),建立优质繁育田6000多亩,研发扁蓿豆、野大麦等优良乡土草种的配套栽培技术,制定4个地方标准,为三北生态建设提供优良种源和技术支撑。
“优质苜蓿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示范”项目针对苜蓿产业进口草种依赖度高、国产草种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挖掘苜蓿优质基因20余个,创制苜蓿优异新种质21份、新品系12个,审定抗寒、高产的“中草35号紫花苜蓿”、“上都杂花苜蓿”。提纯复壮敖汉苜蓿和草原2号杂花苜蓿,建立繁育田7000多亩,推广21700多亩,通过订单推广苜蓿8800亩,为我区苜蓿产业发展提供国产苜蓿种源和技术支撑。
这些“揭榜挂帅”项目取得的突破性科研成果已陆续在优质饲草饲料生产和草地生态修复中转化应用,为我国北方地区优质牧草和生态草良种供给不足、国产苜蓿供种等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下一步,创新联合体将继续围绕苜蓿、羊草、冰草和扁蓿豆、草木樨等重要乡土草资源关键基因挖掘,优质农艺性状育种新材料群体创制,新品系种子扩繁试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科研攻关,助力“三北”工程攻坚战。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