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诗、如梦、如锦绣,是风、是景、是远方。2023年潞州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区委关于加快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全面繁荣群众文化活动,加大文物保护利用力度,积极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让一件件民生实事从“纸上”落到“地上”,努力实现全区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化惠民 丰富潞州文娱生活
图为:潞州区图书馆一角
一个个基层文化馆实现更新,一场场书画摄影展次第举行,一次次专题讲座如约而至,一台台文艺演出彰显特色……2023年,潞州区积极推动文化惠民工程,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丰富着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扩展文化阵地上,以“标准化、品牌化、社会化、特色化”积极推进图书馆建设,2023年潞州区图书馆荣获国家一级馆称号。以建设“书香潞州”为目标,先后开展了“卯兔迎新”“道德经”“清廉潞州”等主题书法摄影书画展,举办了“潞风大讲坛”“百校联动同城共读”“经典阅读”等文化活动,市民积极参与达15000余人次。通过总分馆平台、线上线下共举办的14场科普讲座,受众人群达3000余人次,并承接了市委宣传部主办的7场“上党文化大讲堂”。在提升服务效能上,进一步完善了以区文化馆、图书馆、街道基层及社会平台为核心特色总分馆模式,15家基层文化馆(站)文化设施设备得到更新,46家基层文化服务中心新申报文化分馆完成了实地勘察与审核,同时积极更新数字文化资源库,丰富云书房、名师讲坛、云图有声等数字文化产品供给,着力打造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在推动文化惠民上,圆满完成2023年度山西省群众文化惠民工程任务量,其中文艺小分队开展群众文化活动1465场次,乡土能人艺人开展活动193场次,乡土文化带头人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489场次,超额完成了“免费送戏下乡”80场演出任务。
文旅康养 培塑潞州文旅品牌
A级旅游景区实现零的突破、文旅融合培育新的名片、精品民宿成为市级品牌,致力打造省级旅游街区和夜经济消费集聚区、倾力推进非遗传承+文创建设工程、着力探索“文旅+展会”的文旅发展新路径……2023年,潞州区创新文旅发展思路,将文化旅游与历史文化、乡村振兴、非遗传承等工作进行深度融合,积极探索、精心培塑潞州文旅品牌。
图为:滨湖大道
对照国家A级旅游景区标准,升级完善了神农峰(炎帝文化园)、漳泽湖城市湿地公园功能设施,标准化规范化提升了太行军工文化园(刘伯承工厂旧址)。目前,漳泽湖城市湿地公园、太行军工文化园(刘伯承工厂旧址)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神农峰(炎帝文化园)被评定为国家2A级旅游景区。同时,漳泽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还成功创建成“省级旅游度假区”;加快二贤庄遗址文化公园的建设,全面修复原有残损古建筑,新建地上观景平台、地下长廊、展示大厅及24孔窑洞,围绕文旅康养供给设施产品提升工程,老顶山双桥庄“壹田壹墅”民宿客栈成为全市第二批“甲级太行山居”;城隍庙广场、天空之城、正则广场等文化商业街区,丰富内涵、提升品质、完善设施,天空之城成功入选第三批山西省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并荣获第二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称号;紧抓与北京海淀区对口合作为契机,合作建立了海淀区圆明园和长治市潞州区锦绣坊艺术品有限公司文创企业产品互销平台,成立了“潞州·海淀”文创工作室,组织非遗企业、文创企业参加了省文博会、首都国际旅游消费博览会等大型旅游展销会。同时,以“非遗”为潞州文化基因,联合王公庄村和长治学院建立起村校联动机制,成立了黄土地泥塑非遗传承体验馆;联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成功举办了为期一月的“一粒一世界——北京大学颗粒艺术展”,为全市人民奉献了一份别开生面的文化视觉艺术盛宴。
文物保护 传承潞州历史文化
历史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拥有沉甸甸的历史文化,会让这个城市多一些厚重感。潞州,就是这么一个有着厚重感的城市。
图为:六府塔
灵泽王庙、六府塔、凹里关帝庙、北山头前街100号民居……行走在潞州,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字眼跃然眼前,让潞州人明白,文物保护的意义并不只是保护文物本身,而是通过保护文物来实现历史文化的传承。为做好这一工作,潞州区通过逐步完善文物保护体系、加强保护文物修缮利用、加大文物保护执法力度等措施,更好地传承发展潞州历史文化。
在完善文物保护体系上,潞州区根据文物分布情况和文物保护工作实际,建立完善了主管部门行业监管、镇(街、中心)属地综合监管、村(居委、单位)直接负责、文保员安全巡护的“四级”文物保护工作体系,有效落实文保单位“四有”机制,81处区级文保单位保护范围、建控地带划定公布,辖区内市、区级保护标志碑更新完工,133处区级以上文保单位记录档案,同时配齐了专门的文物保护员。在保护文物修缮利用上,潞州区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先后完成了关村炎帝庙、六府塔、东街花园路15号民居、南山头前街100号民居等10余处文物保护单位的消防修缮工程。按照要求聘请第三方编制了故驿玉皇阁、山门村三官庙、东大街灵显庙戏台等10处不可移动文物的“勘察设计方案”,并逐级上报市级主管部门。主动筛选嶂头白衣堂、东大街灵显庙、北董前庵、山门村三官庙、北石槽玄帝阁等5处文物建筑并进行公示,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保护。2023年,孟家花园、凹里关帝庙、北山头前街100号民居、台上玄帝庙等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社会人士的认养,用于开展书画研究、老酒老醋技艺展示、茶文化演绎、建设特色民宿等产业,闲置文物得到了合理利用。在加大文物保护力度上,潞州区将《文物保护法》纳入“五五普法”活动中,利用系列活动开展文物保护宣传,力求文物保护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以文化人,文润潞州。如今,行走在潞州城市和乡村,一个个或大气新颖时尚,或充满地方特色的建筑,令人眼前一亮。微改造、精提升全面推进,文旅菜单品类越来越多、成色越来越足,一张张洋溢着幸福感的笑脸,让人心生温暖,处处展现着文化先行迸发出的蓬勃生机。(石俊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