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观察,《繁花》应该是《狂飙》和《漫长的季节》之后最热的一部剧,腔调、故事、表演都可圈可点。

作为资深细节控,追剧的同时,我顺便发现了一些瑕疵,为影视创作这门“遗憾的艺术”增添了注脚。我真不是故意找茬,都是一眼就注意到的。还是那句话,希望国剧越来越好。

1.花式秀方言,不要太别扭

1.花式秀方言,不要太别扭

《繁花》沪语版备受推崇,主打一个原汁原味。我基本听不懂,但大受震撼。还有个收获是,我发现,沪语里有些词,粤语或者四川话里也有。

《繁花》普通话版也夹杂了不少方言。剧情需要嘛,我也理解。但毕竟是普通话版,有时,方言的处理就显得比较刻意、别扭、生硬。比如:对话的双方,一方说方言,另一方说普通话;一方疑似说A方言,另一方说B方言;方言的字幕有时照搬方言词语,有点费解。

字幕的这个问题,我觉得最有意思。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沪语版的字幕有时反而更注意把方言词语替换成普通话词语,因而更容易理解。

方言和外语的字幕最重要的作用,是让听不懂的人一看就明白意思。可以参考的是:有些香港老电影的字幕也是照搬演员说的方言对白,不懂粤语的观众理解起来有很多困难;后来,香港电影的字幕基本都改用书面语了。

具体的例子,请看下面的视频。

《繁花》花式秀方言,不要太别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繁花》花式秀方言,不要太别扭
2.股市如战场,不要太外行

2.股市如战场,不要太外行

股市是《繁花》里的重要战场之一,这方面总体拍得还不错。可惜,有些细节不严谨,老股民的尴尬症要犯了。

我把主要的问题概括成:稀里糊涂的上市、胡思乱想的股价、穿越时空的屏幕、突如其来的收盘、莫名其妙的用词。

具体内容都在视频里了:

《繁花》里的股市,不要太外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繁花》里的股市,不要太外行
3.时代虽变迁,不要太穿越

3.时代虽变迁,不要太穿越

像《繁花》这种反映了时代变迁的作品,一不小心,就容易穿越。除了上面说到的股市情节,我印象很深的还有一个细节。

景秀把小卖部改成了水果鲜花店,原因是“现在公用电话没人打了,打火机、肥皂也卖不动了”。

但那是1994年的春天啊!

就在1993年12月底,在深圳的一个小卖部里,范总问老板娘,电话能不能打长途,他要打给上海。虽然我不明白他为什么不用自己的大哥大:是忘了带,还是嫌漫游费太贵……

在我记忆中,别说1994年了,再往后,20世纪的最后几年和21世纪初,在我到过的几个大小城市,各种形式的公用电话仍然常见。21世纪初,在深圳,虽然手机开始慢慢普及,但囊中羞涩者还在用传呼机,公用电话也仍然有市场。

再说打火机、肥皂。即使到现在,很多家庭也备有打火机,更不要说烟民了。而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肥皂仍然是手洗衣物的常用选择。

上海虽然很发达、很先进,但我很怀疑:1994年,上海小卖部的公用电话真没人打了吗?打火机、肥皂真卖不动了吗?你如果知道当时的情况,欢迎留言告诉大你看《繁花》了吗?你如果有什么感受或者发现,也欢迎分享,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