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1月24日,刘少奇100周年诞辰,43岁的俄罗斯人阿廖沙突然收到一份邀请函,邀请他参加在中国举办的纪念活动,王光美还特地托人给他带去了了一封信和500美元路费,信中写到:

“维宁回家看看吧,奶奶很想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廖沙高兴极了,他做梦都想去中国,可递上申请后,却被上级泼了一盆冷水:

除非你退役,而且退役后满三年才行,否则,别想!

阿廖沙傻眼了!此时他是俄罗斯航天局的高级工程师,中校军衔,从事极为机密的国际尖端技术研究,而距离退役还有很长的时间。

他来中国的梦想又一次破灭。

人们不禁要问,维宁是谁?阿廖沙又是何许人?他与刘少奇有何渊源?他来中国的愿望实现了吗?他现在过得好吗?

我们从头说起。

  • 在他乡,他爱上了异国姑娘

1922年,刘少奇到安源煤矿开展工人运动,经毛泽东和杨开慧介绍,结识了进步青年何宝珍,共同的理想,火热的斗争让两个年轻人走到了一起,次年4月,他们结为革命伴侣。

从1924年到1934年英勇就义,何宝珍先后为刘少奇生了两子一女:长子刘允斌、长女刘爱琴和次子刘允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不仅革命夫妻聚少离多,父母与孩子离别失散也是常有的事,他们三个孩子从小就离开自己身边,其中,刘允斌、刘爱琴最先被找到,回到刘少奇身边。

刘允斌1924年出生在江西省萍乡市安源煤矿,同年春,刘少奇夫妇要南下开展工作,正巧刘允斌的六伯刘云庭来安源,他们夫妇只好忍痛将出生不久的刘允斌,交给他带回湖南宁乡炭子冲老家寄养。

年幼的刘允斌自此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直到1938年4月,历经苦难的他才被党组织派人找到,送到延安,首度与父亲团聚。

刘爱琴1927年出生于湖北汉口。由于汪精卫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刘少奇不得不撤离武汉,匆忙间把不满周岁的刘爱琴托付给汉口一位工人。

可这个工人也惨遭毒手,他妻子无法抚养刘爱琴,便将七八岁的她卖给人家当童养媳。从此,刘爱琴过着奴婢般的生活。1938年4月,11岁的刘爱琴被周恩来派人找到,送回刘少奇的身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9年周恩来去苏联养伤,在组织的安排下带走了一批烈士遗孤和党员子女到苏联学习,刘允斌和刘爱琴兄妹也在其中,他们进入莫尼诺国际儿童院学习。

不久,刘允斌搬入伊万诺沃市,进入苏联国际革命战士救济会主办的国际儿童院读书。因在苏德战争期间,刘允斌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开荒种地、伐木搬柴等活动以及为前线将士献血,还和毛岸英一起到军工厂制造枪支弹药,甚至到附近农庄参加收麦子、挖土豆,由此被选为儿童院学生会负责人,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因为表现出色,2015年4月15日,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代表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向32名为苏联卫国战争(1941-1945年)作出贡献的中国公民,颁发了“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奖章。

1945年夏,高中毕业时,考虑到中国的发展离不开钢铁事业,刘允斌便考入莫斯科钢铁学院冶炼专业。

可大学生涯刚刚开始的时候,一件大事改变了他的一生。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投掷了两颗原子弹,震惊了全世界,刺激了苏联,也改变了刘允斌。

于是,苏联马上着手原子弹研究工作,并在莫斯科大学开设了原子能专业。但这个专业十分保密,非苏联人不能进入。

刘允斌此时已经认识到原子能对自己国家的重大意义,因此,他立志要投身于此,但苦于这个专业只接收本国学生,他只好退而求其次,在钢铁学院学完一年之后,退学重新报了考莫斯科大学化学系,选择了与原子弹相关的核放射化学专业。

就这样,他如愿以偿,以后又继续在母校攻读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并在此收获了爱情。

1949年刘允斌与秘密出访苏联的父亲刘少奇相逢,当时他正与同学玛拉·费拉托娃热恋。

玛拉的父亲是个红军老战士,母亲是教师,她是家中的独生女。刘允斌特意将女友带到父亲面前,很不好意思地表示,自己想要和这个年轻的俄国姑娘结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来,刘允斌已经做好了父亲反对这门亲事的打算,毕竟在那个年代,传统思想仍然根深蒂固。

然而,刘少奇却是一个十分开明的人,见玛拉和儿子情投意合,他非但没有反对,反而给予了真挚的祝福。

而此时从莫斯科通讯技术学校毕业的刘爱琴,则与父亲一起回到了祖国。

  • 爷爷的信,父子离别成永别

1950年,刘允斌与玛拉结婚。

为了让玛拉提早适应中国的生活,次年,夫妇俩回中国度假,住了两个多月。因为玛拉只会俄语,离开刘允斌寸步难行,更主要的还是中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上的差异,玛拉很难适应异国他乡的生活。

1952年,他们的女儿索尼娅(中文名苏苏)出生,1955年,儿子阿廖沙(中文名辽辽)也来到世间。

1955年,刘允斌获得副博士学位,进入莫斯科大学化学研究所担任高级研究员。就在此时,他接到刘少奇的来信,信中说:

“祖国和人民等待着你的归来。在个人利益和党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我相信你一定能无条件地牺牲个人的利益而服从党和国家的利益。”

一个现实问题摆在了刘允斌的面前,因为他已经是有家室的人了。玛拉是独女,又曾在中国生活两个月,根本无法适应那里的生活,为此,她想尽一切办法动员亲戚、同事、朋友来做刘允斌的思想工作,希望他以家庭、孩子为重,留在苏联。

刘允斌苦笑着摇摇头,说道:

“我从出生就再也没见过我的母亲,最后一次听到她的音讯,还是她为了保卫国家英勇就义的消息。我的母亲牺牲时才32岁,一个弱女子尚且如此,我又怎么可以在祖国需要我的时候临阵退缩呢?”

听说刘允斌要回中国,颇为赏识他才华的苏共高层领导人也派人出面用优厚待遇和条件挽留他,刘允斌却说:

“我始终把苏联当成我的第二故乡……我不能不回去,因为我那贫困的祖国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我。这大概就像你们对待自己的祖国一样,这种感情相信你是会理解的。”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双方谁都没有说服谁,刘允斌不得不与苏联妻子离了婚,一家人泪洒机场。

此时,阿廖沙只有2岁多,父亲把国看得比家还重要,他并不理解。而让他没想到的是,父子俩这次一别,竟成永别。

1957年10月,刘允斌克服阻力,放弃优渥的条件,在阔别祖国18年之后回到北京,献身于中国核武器研究事业。

先是在北京的国家二机部所属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四○一所工作。1959年,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模型和相关技术资料,国家决定核研究院所与生产厂家合一,用最快时间拿出原子弹,为中国人争一口气。

1961年,原子能研究院一院部分科研人员调入中国核燃料元件厂,刘允斌所在的原子能四○一所元件工艺室并入该厂,成立第二研究室。1962年,刘允斌奉调前往内蒙古包头市郊外的二○二厂(即601所)组建第二研究室,并担任主任,负责新型热核材料的研制工作,即把原子弹爆炸物——核燃料从同位素中分离出来,并把它提纯。

要知道,获得合格的核燃料是十分复杂的,几十年来,世界上多少国家的科学殚精竭虑,为合格的核燃料绞尽脑汁而不得其法。

可见刘允斌的工作与当时原子弹研制成败密切相关。

在包头,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再婚的妻子李妙秀生孩子那天,正值刘允斌科研紧张之时,他抽空买了大堆营养品回家,拜托护理人员照顾产妇,亲了亲宝贝,安慰妻子几句,然后就匆匆赶回厂里了。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的蘑菇云在中国西部戈壁滩腾腾升起。巨大的爆炸声惊天动地,强烈的冲击波撼动整个世界!

喜讯传来,刘允斌全身热血沸腾,纵情欢呼,他的梦想终于实现。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其间蕴含了刘允斌的智慧与奉献、奋斗与牺牲、欢欣与艰苦、失败与成功。

曾有科学家对刘允斌所做的工作赞道:

“没有904的研制,不知道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要延至何日。”

1966年文革开始后,刘允斌受父亲牵连,又因在苏联学习工作过,被诬陷为“苏修特务”,惨遭迫害。

1967年11月21日风雪之夜,年仅43岁的刘允斌不堪凌辱,在包头卧轨自杀,直到1978年得以平反。

  • 爷爷访苏,见了孙子唯一一面

自1957年父亲回国后,2岁那年开始,阿廖沙便再也没有见过父亲,相对于父亲,他对爷爷的印象,反而更深一些。

1960年,刘少奇率领中国党政代表团访苏,在百忙之中,他特意抽出时间来到了玛拉家中。

也正是在这一天,5岁的阿廖沙才知道,原来自己有一个名叫刘少奇的爷爷,自己的爸爸和爷爷都是中国人,而中国是那样的遥远。

他清楚地记得,爷爷很慈祥,喜欢地抱着他,舍不得松开,和他说了好多的话,而且还亲吻了他的小脸。

此后,阿廖沙便长期保存着爷爷亲吻他的照片。

见到爷爷,他心里很是高兴,可他没想到的是,一生中第一次见到爷爷,也是最后一次见到爷爷。

在此后的成长过程中,阿廖沙虽说再没能见到自己的爸爸和爷爷,但是刘允斌一直关心着孩子的成长,为了让他能够了解到中国的文化,刘允斌还给他寄去了很多中国孩子所用的课本。阿廖沙收到这些书后感到很高兴,也很开心爸爸还一直记得他,他更希望能够到中国看看。

后来,通过四处打听,阿廖沙了解到,原来刘少奇是中国的开国元勋,这更是让年纪轻轻的他心里油然产生一股自豪之情。

因此,他便时常缠着母亲,要她讲述中国的历史典故,自己也自学中文,在学校里,他也成了一个小有名气的中国通。

好景不长的是,随着中苏关系的交恶,父亲的音讯渐渐稀少,后来更是中断了联系,阿廖沙母子的处境也变得更加危险。

为了安全起见,也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受到牵连,无奈之下,玛拉带着儿女隐姓埋名,到了一个小城市生活。

玛拉一直不让两个孩子对外说出自己的身世,还让孩子随母姓,阿廖沙从此更名为阿列克谢·克里莫维奇·费多托夫,因此,从上学直到工作,需要填写直系亲属时,阿廖沙也从来没敢写过父亲和爷爷的名字。

从妈妈的口中,阿廖沙知道父亲从事绝密的科研工作,所以,他也很争气,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18岁那年还考上了著名的莫斯科航天大学。

大学毕业后,阿廖沙和父亲一样选择了科研工作,成为了前苏联航空航天局一名研究国防高尖端科技的军人。由于表现出色,多次获得俄罗斯联邦国家级奖章,职务职称不断晋升,军衔也越来越高。

尽管如此,阿廖沙却始终惦记着远在中国的爷爷和父亲。他也一直纳闷,为何爷爷和父亲再也没来看望过自己。

  • 姑姑来了,千山万水隔不断亲情

1987年夏天的一个傍晚。

32岁的阿廖沙像往常一样回到家中,突然发现家里来了个“不速之客”。

来人是个中国人,却操着一口流利的俄语,正和母亲愉快地交谈着。

阿廖沙眼中放光,还没等他回过神,母亲便迅速起来,上前一把拉过他,迫不及待地让他喊“姑姑”。

来人名叫刘爱琴,就是那个也曾在苏联学习过的刘少奇的长女。

阿廖沙更是急不可来耐,他问道:“爸爸和爷爷呢?他们怎么二十多年都没来找我了?”

当得知爸爸在二十年前就去世了,爷爷也在父亲去世两年后病逝,阿廖沙愣在了原地,久久不能平息,也正是这个时候,他首次出现了回中国祭拜已故亲人的想法,并给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字刘维宁。

彼时中苏关系虽然缓和,但仍未恢复关系,这个念头也只能打消。

1998年,姑姑刘爱琴按照奶奶王光美的意愿,再次与阿廖沙母子取得联系,并托人给他们寄了来中国的路费。

这一次,阿廖沙态度坚决,也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 放弃一切,一家人去中国认祖归宗

2003年一位名叫阿廖的沙俄罗斯男子来到中国驻俄大使馆办理签证手续,当工作人员问他此次前往中国的目的时,男子平静地说道:

我要到中国探亲,认祖归宗,刘少奇是我爷爷。

这句话语出惊人,吓得在场工作人员立即停下手中动作,“是我们知道的那个刘少奇吗?”“刘少奇的孙子怎么会是苏联人?”

各种疑问瞬间在大家的脑海中炸开。

由于此事事关重大,大使馆立即致电相关部门进行询问。经过一系列核实后得知,阿廖沙没有说谎,他的确是刘少奇的后代。

原来,1987年刘爱琴的到来,阿廖沙才得知真相,并重新燃起了来中国的希望。

1998年他更是首次提交了前往中国的申请,但是由于他的工作涉及大量国家机密,所以俄罗斯军方不愿放他离开,并提出了一个苛刻的条件,只有等他退役三年后才能出国。

此时,他的母亲、外公外婆也相继去世,姐姐索尼娅也远嫁美国,阿廖沙在俄罗斯已再无牵挂。

为了能够去中国,年过四旬的阿廖沙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举动,他选择提前退役,并辞去了研究所的美差。

退役后,在三年的脱密期内,阿廖沙专门请了一个老师来教自己学中文。

三年期满后,他就和妻子就买好机票,直接飞往魂牵梦绕的北京。

在北京,阿廖沙和妻子受到了刘氏家族的热烈欢迎,并深深感受到这个大家庭的温馨。

在奶奶王光美身边住了几天,随后,王光美和刘爱琴陪同他们夫妻回到了爷爷的老家湖南花明楼炭子冲认祖归宗。

阿廖沙和妻子瞻仰了刘少奇陵园,参观了刘少奇故居和陈列馆,并去给曾祖父母上坟献花。

他聆听姑姑讲述过去的故事,关于爷爷和父亲生活的点点滴滴。这些故事让他思绪万千,尤其是看到父亲小时候生活的地方,更加勾起他对父亲深深的思念。

情到深处,两行泪水不禁滑落。

从第一次回国探亲后,阿廖沙便常常往返于两个国家间,他总是对身边的朋友说,现在的俄罗斯人对中国了解太少,作为革命先烈的后代,他也有自己的使命,就是为中俄民间友谊不断努力。

阿廖沙的太太来到中国后对中医十分感兴趣,对此,阿廖沙很支持,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中医在俄罗斯发扬光大,从而让更多的俄罗斯人了解中国的文化,能够像他一样,逐渐爱上这片神奇的土地。

2007年,52岁的阿廖沙和妻子、儿女一起搬到了广东定居。

在广东,他开始使用中文名刘维宁,还创立了俄罗斯亚洲工业企业家联合会,以致力于实现中俄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

在2014年,他就已经主办和推动了一百多场文化交流活动,为增进中俄友谊做出了卓越贡献。

在他的影响下,家人们逐渐加入到此项事业中。刘维宁的儿子和女儿也一直在帮助父亲开拓事业,女儿还开入央视国际频道担任俄语主持。

在他心目中,一直想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后世子孙,为搭建中俄两国之间的友好桥梁而毕生努力。

在一次采访中,刘维宁曾说:

“我的根永远在中国,永远都是刘家的后人。回到中国后,我才得到了人生更大的舞台,这里是我的故乡,我要尽我所能报答我的祖国。”#乘风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