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

背景

蜀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大败,蜀汉国力大损。因东吴要应对曹魏的进攻,重新与刘备修好,不久刘备去世,临终前刘备托孤诸葛亮

诸葛亮担心东吴会因为刘备在死而生出变故,又派先后派遣陈震、邓芝等出使东吴,巩固双方的联盟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休养生息两年后,蜀汉国力大涨,为北伐没有后顾之忧,诸葛亮决定亲自率军出征,然马谡建议,此次出征采用“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战略,平定了南方叛乱,而且还获得了很多物资。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魏文帝曹丕去世,曹叡继位,诸葛亮认为伐魏时机成熟,正式出兵。

诸葛亮派赵云领一支兵为疑兵出褒斜道,占据箕谷,佯攻魏国关中地区,吸引魏国主力部队的注意力。诸葛亮自己则率领主力部队,进军祁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诸葛亮率军一路高歌猛进,在陇右左冲右突时,曹叡急派大军救援,亲自坐镇长安。大将军曹真督军至郿县防御赵云,张郃率军前往抵抗诸葛亮。

诸葛亮知道张郃乃曹魏名将,此次前来,必定会取汉中的咽喉要地街亭。

空城计,“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奇而复奇”通俗点说就是敌强我弱时使用,的疑兵之计,这计策可以说是相当冒险,而且要胆大心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平

三国时代真正的空城计即将来临,诸葛亮正欲派将驻守街亭,而参军马谡主动请命,要领一军守咽喉要道街亭,诸葛亮力排众议,派马谡镇守街亭。

而诸葛亮恐街亭有失,并将街亭的重要性和部署告诉马谡,还要求马谡到达街亭后将山川地形及军队安营扎寨的位置画成图本,同时派大将王平作为马谡的副将,协助马谡镇守街亭。又派高翔率领一支军队屯驻在临渭以北、街亭以左的列柳城接应马谡。还派魏延率一军在街亭至右的山谷中接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诸葛亮未能知人善任,马谡空有其表,徒有虚名,只会纸上谈兵,更不顾王平的劝说,违背兵家常识,将大军驻守在一座孤山,不在险要处下寨。

而张郃一眼看穿马谡部署的缺陷,派人切断水源,派兵围困孤山, 汉军内乱,马谡弃军逃亡。张郃乘势进郡,汉军大败,街亭失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街亭失守后,张郃本想一鼓作气全部吞没王平的大军,此时王平手中只有千余名士兵,王平不慌不忙部署军队, 使人在城墙上雷鼓自恃,且将城门大开,张郃眼看此景,以为城中设有重兵埋伏,于是下令撤退!而王平也得以保全性命!

这就是真正使用空城计的人,是王平而不是诸葛亮,后王平却因有作进谏而被提拔。

赵云

公元219年,刘备开始攻打汉中,再定军山夏侯渊被斩,曹操得知后大怒,亲自带兵讨伐刘备,不过,汉中已经被刘备占据一天。

赵云带领一支小股部队撞见了曹操大军,赵云见状,边打边撤,一直坚持到了军营,此时赵云军人少依旧不敌曹操大军。

赵云心生一计,命令手下打开城门,偃旗息鼓,而曹操多疑,见状,恐刘备大军有埋伏,最终曹操慌忙撤军,赵云乘势杀出,一时间曹魏大军死伤无数。

这就是真实空城计,不仅保全自己,而使敌军沉重一击,空城计的运用也非常成功。

空城计即是一种胆略。是智慧、胆量、勇气并存,又是对一个指挥官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