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成长的必需品,也是一个孩子成长的安全感
可一聊起爱的成长、爱的陪伴,听到最多的标签就是“世上只有妈妈好”
好像孩子的成长有妈妈就够了,孩子也只有跟妈妈最亲近
其实,教育孩子这件事,爸爸妈妈都是不可替代的存在
爸爸替不了妈妈的爱,妈妈也无法代表爸爸的地位
特别是对于女孩来说,爸爸还是她们未来接触异性的情感理智
如果一个女孩从来就没有感受过爸爸的爱护,将来一旦出现一个稍微对她好的男性,就很容易因为缺爱、渴望爱而冲动嫁人
闺蜜桃桃就是这样一个女孩
妈妈早年前就病逝了,爸爸也常年在外务工
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桃桃,一年里最开心、最期盼的事情就是春节
因为,过年了,爸爸就要回来了
本以为,爸爸回来了,自己就不是那个“没人要”的小孩
可团聚的日子并没有想象那么美好
十几天的团聚时光里,爸爸就有超过十天时间在不停地挑刺
不是说蓬头散发没有女孩的样子,就是在唠叨学习成绩不够优秀
就那样,期盼越多、也带动着失望越多,桃桃心里对爸爸的思念也没有那么重了
可没有思念、并不代表内心就不需要爱了,父爱缺失也一直是桃桃情感上的硬伤
初中毕业不久,爸爸再娶了,不到一年时间桃桃就多了一个妹妹
本以为有自己的童年作为参考,爸爸是一个不会哄娃的大男子主义思想
可直至看到爸爸每天回家对妹妹爱不释手的一幕,她才意识到:“原来,爸爸并不是不喜欢小孩,而是要看对象是谁”
从那以后,内心不平衡的桃桃就排斥回家
在缺爱、渴望爱的那个阶段,一个每天接送她下班的男孩出现了
在仅仅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桃桃就将那个男孩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后来,桃桃为了男孩自掏腰包约会、放弃高薪工作,甚至未婚先孕、和爸爸断绝父女关系
如此轰轰烈烈又不顾一切的爱情,那怎么说也要幸福、更应该幸福
可结果呢,一股脑冲动嫁人的后果就是让自己变得太过廉价
当男孩变成丈夫,女孩变成妻子,双方又升级成爸爸妈妈时,曾经再多恩爱终究也抵不过家里鸡毛蒜皮的蹉跎
对于桃桃来说,最伤人诛心的,莫过于吵架时丈夫一句:“是你自己断绝父女关系也要跟我在一起,我又没求你嫁给我”
也直到那一刻,她才意识到:曾经的识人不清只不过是“依赖、渴望”时给对方脸上贴了金而已
回望来时路时,过往的经历、和婚姻的不幸也让桃桃悟出一个道理:
小时候缺乏父爱的女孩,长大后最容易被「哄骗」,只要异性对她有一点点好,缺爱影响下的心理就是:“只要对我好,我就嫁给他”
我想,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恋爱脑吧
那容易在感情方面受骗、也很容易受到伤害的未来场景,相信没有父母担心、忧心
可站在天下父母心的角度,我们又该如何从情感上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呢
我认为,给足孩子安全感才是关键
特别是有女孩的家庭,想要为闺女铸建更强大的择偶观、婚姻观,好爸爸的“标准”就是不缺席、多上心
做好以下几点爱护,你会发现女孩也没有想象当中那么柔弱:
01
空闲时间和女儿“逛逛街”
男孩女孩不一样,养男孩的感受、和女孩也完全不一样
有人把养男孩视为大闹天宫,把女孩当成养精蓄锐
也有人认为男孩考验的是精力,女孩考验的是耐力
其实,男孩也好、女孩也罢
把性格和需求摸索对了,哪怕大圣归来也有一物降一物的影响力
就拿养女孩来说吧
比起男孩的上蹿下跳、打鸡血般生活,女孩也差不了多少呀
特别是那娇弱的我见犹怜、哭哭啼啼的一幕,不知道让多少妈妈们低头抓狂
我就是其中一位
曾经,每次给小女儿剪指甲的时候她就一惊一乍
那还没有上手就开始:“哎呀”、“好怕”、“我的妈呀”,让我瞬间失去了好好剪指甲的耐心
于是,等爸爸回来后我就把这个问题抛给他
本以为一个大老爷们也搞不定林黛玉般的柔弱性格
没想到爸爸一句:“好好剪,明天带你去逛街”,小丫头就乖乖地伸出小手指,一动不动地配合着
如此阴晴不定的变化,也让我想到了熟悉的自己:遇到不开心的事情跑去出去逛逛街就好受了
其实,女性的情感需求就是释放,小女孩也是一样
当她们难过、害怕、或者胆小时你多一些陪伴,空闲时间带出去“逛逛街”,一方面可以锻炼见识、也可以提升胆量
02
让仪式感走进日常生活
有这样一位爸爸,女儿中考时他特意请假去接女儿放学
那天,爸爸特意买了好看的鲜花,从工作地驱车3小时到学校门外等候
爸爸说:
“不是赶上家里老大中学毕业了嘛,中考考完了,女孩子,我觉得毕业需要一种仪式感”
“买束花也是表示恭喜,送的是太阳花,希望孩子像阳光一样灿烂”
“从我们小镇到学校开车需要三个小时,当时学校是让孩子们从后门般行李回家,女儿看到很激动,挺开心的”
“包括后面她们毕业典礼的时候,她都一直很骄傲地捧着这束花”
毕业典礼,是父亲送给女儿驶向人生新起点的祝福,也是让孩子能够感到幸福的仪式感
特别是毕业典礼时还一直捧着鲜花的骄傲,那种被重视就是女孩优秀的底气
而将来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相信女孩心中对爸爸的角色都是不可撼动的吧
后来,爸爸因为送花仪式感上了热门
面对镜头前的采访时,他还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教育理念
他告诉大家:
“我们家的管理是属于朋辈式管理,就像孩子的朋友一样”
“如果我们在孩子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总是以长辈的方式去教导,让孩子应该怎么样、不能怎么样,这种建议我觉得她不会听得进去,反倒是以朋友似的建议她,会更容易接受”
不得不说,人家女孩优秀是有原因的
而面对如此懂教育的父亲,评论区最高点赞的发言是:“爸爸要是都这样宠女儿,女儿们就不会轻易早恋了”
仔细琢磨还真是如此
仪式感就像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你重视孩子的一种情感投入
一个在仪式感下成长的孩子呢,因为足够爱,会拥有高眼界、高格局,也不会轻易被“情”字所伤害
03
陪孩子做她喜欢的事情
女孩子,很多时候看起来不讲理,其实只不过是你不够了解罢了
一段来自二胎家庭的养育经历
9岁女孩琪琪,自从妹妹出生后就变得特别烦躁
每次看到妈妈抱着妹妹也都会故意找事
比如,看到妹妹要睡醒了,就赶紧拿被子给盖上
刚开始看到这一幕,惊慌失措的妈妈直接把琪琪批评一顿
又或者,看到妹妹手里的奶抢过来喝一口,看到玩具抢过来玩一会
以强欺弱的场面,妈妈自然也不会惯着,她觉得:“老大就是无理取闹,故意找事”
直到某天晚上,宁愿在房间打地铺也要守着妈妈的琪琪,突然非要去奶奶屋里睡觉
刚开始妈妈还觉得,姐姐去跟奶奶睡之后自己就能轻松了
可是关上灯刚躺下来才意识到,没有姐姐躺在身边总感觉少了什么
那一夜,妈妈想了很多,也回忆了很多,在孤寂的夜晚下她终于想通了
等到第二天,妈妈郑重其事地跟琪琪道歉,还表示以后绝对不会因为妹妹忽略姐姐
得到妈妈保证的琪琪也破防了
她抽泣地解释说:
“我给妹妹盖上被子,是怕她哭,也心疼你一天抱着妹妹太累”
“我抢妹妹的奶和玩具,是好奇,也想知道妈妈会不会因为妹妹而偏心”
看吧,女孩子就是这么的心思细腻
她们透过一件事可能有很多想法,喜欢猜测、也喜欢不断地试探别人
可试探、怀疑、甚至闯祸引关注的原因,难道不是因为孩子渴望被关爱、被重视吗
所以,不要看到孩子闯祸就骂她不听话,也不要在孩子哭闹的时候嫌弃她不懂事
陪女儿多做她喜欢的事情,这是了解孩子的第一步,也是重视孩子感觉的用心程度
如果妈妈忙不过来,那就让爸爸共同承担育儿责任,让爱不退步、不减弱
如果妈妈觉得女儿不讲理了,也让爸爸去和女儿多沟通、多相处
都说,爸爸对女儿就像是偶像一样的存在,由一个“不一样”体验的角色去沟通交流,最后的影响效果自然也是不一样的
04
沟通时多一点耐心、聆听
前几天,邻居女孩一路蹦蹦跳跳地回家
看着如此开心的一幕,我忍不住上前去询问情况
女孩也不见外地告诉我,有个男孩嘲笑她裙子有黑点,是个脏兮兮的孩子
被嘲笑了,怎么还表现得如此乐观开朗呢
我忍不住问出了原因
女孩拨了拨头发,然后不紧不慢地说:因为我把他怼回去了呀
我问女孩是如何回应人家时,她还有模有样地重复话术:“你懂什么,裙子上的黑点是艺术,你不懂,就不要随便评价”
不得不说,女孩的回应倒是蛮有情商的
通过这件事,我也发现她是一个内心强大的女孩
比起很多被嘲笑就闷头生气、回家发脾气的孩子,我觉得女孩那处事不惊、遇事化解情绪的性格,长大后就差不了
内心强大到谁也不能随便欺凌,这可比成绩重要多了
后来,和女孩妈妈聊起“如何教育出内心强大孩子”这个话题时,我发现优秀孩子背后不仅有优秀妈妈,还有一个有耐心、懂得倾听的爸爸
听妈妈说,女孩之前也是一个喜欢哭哭啼啼的柔弱性格,因为爸爸喜欢蹲下身子的耐心、和倾听,父女俩慢慢有了很多秘密
所以,养女孩就要多一点耐心、多一些倾听,当你试着蹲下身子去和她们沟通时,很多曾经不能解决的问题也轻易被化解了
05
答应的事情不要言而无信
不忍心拒绝孩子,可能是父母爱孩子的一种表现
可和你的言而无信相比,食言的伤害可能是影响一辈子的事儿
暑假期间,小侄女已经不止是一次对爸爸说:
“你答应带我去水上乐园玩,我们到底什么时候出发呀”
每一次,爸爸都回答得飞速,可结果并不能让侄女满意
因为爸爸总是说:“最近忙,等忙完了就带你去”
这一次,侄女可没有那么好说话了
她连最喜欢的娃娃都生气地丢到一边,看起来特别生气
另一边,带着哭腔还不忘吐槽说:
“去年暑假就说忙完了带我出去玩,结果开学了也没有兑现诺言,你不想陪我就明说嘛,反正以后我再也不相信你了”
而一句话,还让旁边的妈妈不知觉搭话说:“我早就已经不相信他了”
这句话,一方面触景的有感而发,也一方面也是失望积攒太多了吧
若不是失望到极致,又怎会当着孩子的面说出来呢
如果从情感层面来说,一个经常对孩子食言的爸爸肯定是带不来安全感的
像经常生活在“谎言”下的女孩,她们会患得患失,一方面渴望被关爱,另一方面又害怕去相信人
也许你觉得这样的性格比较矛盾、很难相处,可这样的人呀,比任何人付出的感情都深,也更容易受到伤害
所以,女孩的安全感也是从父亲、和家庭教育里的诚心诚意开始的,你对孩子体现了几分爱、她们就会获得几分安全感
06
当着闺女的面要更爱妈妈
李玫瑾教授曾说:“对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爸爸当着孩子的面好好爱妈妈”
这句话很经典,也需要很多爸爸们当回事
前几天刷视频时就吃到了这样甜蜜的瓜
爸爸,妈妈,还有坐在凳子上的儿子在吃水果
只见,爸爸每剥一颗荔枝都把果肉喂到妈妈的嘴里
一次,两次,三次,重复四、五次之后,旁边的儿子也把剥好的荔枝喂到妈妈嘴里
最后,妈妈喂儿子,儿子喂爸爸,爸爸又继续喂妈妈和儿子
如此温馨的一面,你说这是在秀恩爱吧,可爸爸当着儿子的面喂妈妈吃荔枝,确实有着教育性的引导意义
因为爸爸对妈妈的爱,也让儿子很自然地学会了怎么去“爱”妈妈
对于男孩来说,爸爸对妈妈的爱,让他学会了如何做一个体贴、绅士、和爱别人的责任型暖男
而对于女孩来说,影响力也不小
首先,爸爸是女孩接触的第一个异性形象,爸爸的爱会直接让女孩觉得自己够不够爱
其次,爸爸是女孩心中的偶像、和榜样,温柔的爸爸更容易获得女儿的亲近、和信任
最后,爸爸当闺女面更爱妈妈,这是传导价值,女孩以后也会以这个标准去择偶、婚配
都说,女儿以后和什么样的异性做朋友、跟什么样的人结婚,这跟爸爸的前期影响大有关系
那家里有女孩的朋友就需要多上心了
如果是妈妈,就跟爸爸一起给足女儿安全感
如果是爸爸,平时就要做好以身榜样,爱女儿、更爱妈妈
而一个有爱、被爱呵护的女孩,随着自身领悟不断提高,相信她们未来的择偶观、婚姻观自然就差不了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