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肚子疼”

这是前段时间女儿刚到学校就打电话的开场白

当时一接到这样的电话就赶紧关切着问:“怎么回事,肚子疼得厉害吗”

电话那头传来了急促的声音:“疼得不行,我都受不了了”

一听到这样的话,我赶紧对她说“那我来接你去医院检查吧”

着急忙慌跑到学校接到女儿后,也是第一时间带她去医院做检查

可就在挂完号、排队和等待时,女儿又突然对我说:“妈妈,我好了,肚子不疼了,要不我们回家吧”

听到这里我并没有感到轻松,反而坚持要带女儿去做检查

因为,在之前2个星期里“肚子疼”没上学、或者从学校回家的情况,至少出现了3次

最后,说不过的女儿也只能乖乖配合检查

而医生也通过实际疼痛程度、和情况了解综合给出结果:小儿常见消化不良,还没有到拍片检查的必要

最后,医生开了药,回家调养一段时间

本以为这件事也随着上一次医院就过去了,没想到某天早上,女儿再次以“肚子疼”为理由拒绝上学

可看她的症状表现分明有漏洞:

一没有捂肚子

二没有难受表现

三更没有趴在床上缓解症状

那一刻,我脑子里突然蹦出一个词-装病不想上学

尽管我非常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但女儿对上学排斥这件事也不能忽略

如果说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那你也不容易让一个装病不想上学的孩子说出真相

而孩子装病不想上学了,也劝大家最好别赶紧问“是不是在学校发生了什么事情”

可能说到这里有些家长就不能理解了

孩子装病上学那肯定是遇到了什么事情,直接问原因不是最好的了解方式吗

错,一般“装病”、或者“不想上学”,都是属于逃避责任的一种推脱

就拿我的女儿来说吧

当时为了了解“装病不想上学”背后的真相,我尽量控制情绪对她说“怎么回事?先把书包背上,有什么事情我们路上再说”

刚走出电梯,耐心等待女儿把一盒热牛奶喝完后,便迫不及待地问“是不是在学校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句话一出,女儿当时就泪奔

她一边抽泣一边说“我不敢去学校了”

这句话让我心一紧,孩子都吓得不敢上学了,那还得了

于是,我信誓旦旦地保证说“发生了什么事情,你告诉我,我会替你做主”

保护欲作用下,女儿也说出了真相

原来,是学校有个学生天天问她要钱,这件事也让女儿有了心理阴影

可这就是最终的事情真相吗

也不是

了解“装病”背后的真相后,我一度认为女儿是那个受尽委屈的人

为了安抚情绪,我也一而再保证“你先好好上学,这件事情我会帮你解决”

可结果依旧是“不想上学”,哪怕是到了学校门口也是哭闹着不肯进学校

那一刻,再好的耐心也所剩无几

眼看着就要迟到,无奈之下,我选择当场给班主任打电话寻求帮助

可反转的事情也发生了

班主任的安慰与沟通下,之前说什么也不上学,说什么也是肚子疼得受不了的娃,仅仅是老师的几句话就心甘情愿地留在学校上课

老师说:

“现在肚子还疼得厉不厉害”

“看你哭得那么伤心,我们先上课,下课了你跟老师说说怎么回事”

“你看看妈妈今天还特意把你送到学校,你先让她去忙好不好,这件事老师会帮你解决”

如果说学生是因为畏惧老师而听话,我觉得倒是老师更了解学生

这不,女儿进学校不到一个小时,也就是上一节课的课间时间吧,我就接到班主任的电话

而此次电话沟通,我还了解了一个重要的信息

即:小朋友之间都喜欢互相推卸责任

原来,女儿口中经常朝她要钱的那个同学,她们还是关系不错的好朋友

两个孩子平时你给我钱、我也给你钱

而遇上“装病逃学”这件事,正好我又直接问“是不是在学校发什么事情”

这也从心理层面给孩子创造了“被欺负”的推卸责任假象

孩子“装病逃学”怎么办?记得要从责任本质产生影响

来说说家校共育下的沟通效果吧

在老师的建议与提点下,我得到了三个关键信息

首先,现在的孩子都比较娇气,一点点问题喜欢夸张化

其次,小朋友之间都喜欢推卸责任,害怕被家长批评

最后,只要不是大问题就坚持上学,如果在学校老师提醒过后,孩子还是要给家长打电话,那家长尽量鼓励孩子多坚持坚持,几次下来,知道家长不会来接,孩子自然就不会一有问题就想着回家

从这三点就可以看得出,“装病”的孩子缺乏责任,解决问题也需要足够的责任意识

所以,当我们发现孩子可能存在“装病”情况时建立责任意识是有必要的

比如,以下几方面就可以有效提升孩子的责任意识

•树立榜样:“你马上就是三年级学生了,我们要给一二年级的小朋友做好榜样”

•认可优点:“你最近进步很大,如果继续保持下去,一定会越来越优秀的”

•相信孩子:“我相信你是有些不舒服,可你那么坚强,这一点点不舒服是可以坚持的,对吧”

•建立共情:“你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跟爸爸妈妈说,但一定不要拿身上不舒服来当借口,因为我们会担心,说谎也是不对的行为”

有人说,好家长不如一个好老师

也有人说,好老师不如一个好家长

其实,家长也好、老师也罢,大家都是孩子的第一影响

所以,当孩子出现“装病”不想上学情况时,家校共育才是最适合孩子的教育

有这样一位妈妈

她教育下的女儿很听话,是大家公认下的懂事人设

可有那么一天,女儿竟然不想上学了

原因是早几天前,班主任在群里通知:全班45个学生,不及格的只有3个

所以,当妈妈看到女儿卷子上的错题太多时当时就受不了了

一股焦躁冲上心头,对着女儿怒吼说:“老师说你们班就3个不及格,我万万没想到你就是其中一个,你上学都不知道带脑子吗?一张卷子就对了那么几道题,你好意思说出口吗”

被吓得一惊的女孩当时就憋红了脸,开始是低头不语,然后又突然把卷子抢过来撕个稀巴烂

也就是这个动作让妈妈实在难以理解,明明之前很懂事的娃,为什么突然变得如此叛逆、不听话呢

经过几句话的酝酿后妈妈还是没忍住,开始冲着孩子大声吼道:“你长本事了啊,现在敢对我如此大吼大叫,再这么不听话以后就别去上学了”

女儿也顺势说出了自己积攒已久的心声:“不上学就不上学,反正你也说了,我以后就是打工吃苦的命,那我还学什么”

也就是那一次,女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一天,说什么都不上学,说什么也不愿意开门

气急败坏的妈妈本打算让孩子自己去自生自灭,可冷静过后慢慢意识到:

原来,一向懂事的孩子突然变得不听话了,这可不是无可救药

而是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情绪态度出现了问题

就拿这次考试不及格来说,孩子真的不着急、没有上进意识吗

不!每一个考低分的孩子内心都有一颗盼望优秀的急切心,家长的情绪态度里也隐藏着孩子的希望

在学校老师的组织下,我曾经陪女儿参加过一次春游

当十几个同龄孩子聚在一起,大家有些唱歌拉琴、有些吟诗作对时,躲在身后连脑袋都不敢探出去的女儿,突然间好像成为了一个“笑话”

为了鼓励女儿上台表演才艺,老师也是铆足了劲鼓励,可好话说尽还是无动于衷

而原因只是因为“没有穿舞蹈衣服,怕跳的不好看”

这件事过后,老师还专门找到我谈话:

“一个三年级的娃子,心里有太多压力可不是好事,你想想过去的时间里是不是对孩子要求太高了呢?如果孩子内心始终都保持「不敢」、「害怕」等认知,即便是机会摆在眼前也不知道去争取”

再后来,老师又给我提了3个建议:

第一,不要总揪着孩子的某个缺点不放

第二,试着发现孩子身上的某些闪光点

第三,通过进步让孩子意识到自我价值

好的教育就是在于影响孩子,让孩子带着阳光积极,成为那个连自己都不敢想象的人

而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最大的无知就是把打击当成激励,把批评当成“为你好”

如果从综合能力来考虑,其实女儿并没有那么差劲

学习属于中等,平时也有认真努力,有次因为没有写完作业还急得哭

这一点,就是孩子的优点、也是值得鼓励的一种责任意识

何为好的教育?

我认为,好的教育应当是属于一种良性循环,孩子感觉良好,才能做得更好

所以,当我们发现孩子身上有某些问题解决不了,或者孩子不愿意跟家长有过多沟通时,记得跟老师了解了解情况

老师作为孩子的第二父母,有些事或许会看得更透彻一些,家校共育也是为了孩子可以更好地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