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舒的小说《喜宝》中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

我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爱,那么就很多很多的钱,如果两件都没有,有健康也是好的。

记得前几年读到这句时,还是把爱情奉为圭臬的年代,可现在跟朋友们凑在一起,话题的顺序却反过来了。

我们总是在意着健康,焦虑着挣钱,最后的最后,才是对爱情的念想。

好像经历三年的疫情,忽然之间大家都开始明白 " 人生很大,爱情很小 " 的道理,于是才有了向往的旷野,想回的家乡和应当休息的间歇年。

早先说起爱,全是非要不可的执念,如今再谈爱情,多的是锦上添花的随缘。

而且我发现,很多人连谈恋爱的方式都比以前松弛了。

朋友是那种在生活中特别有条理的人,她总是觉得到什么时间就该做什么事。

有时饭菜上桌了,男朋友但凡迟一点来就免不了被数落一番,话里话外是他没有尊重别人的付出。

但她说,感觉自己最近变了好多,逐渐明白了人都有自己的节奏。

就像她慢性子的男朋友,可能之所以花很长时间洗澡,是因为那是他一天之中唯一解乏的时刻。

而晚几分钟上桌吃饭又有什么大不了呢,人生本也不是行程表,真的不用随时随地都上紧发条。

两个人在一起,彼此能保留自己的样子,然后以松弛的状态相爱,这或许就是所有疲惫的年轻人,重新校准过的恋爱模式

我们经常开玩笑说,这是一种 " 省力模式 " 。

七八分力气去爱,两三分能量顾自己。

不再用完美伴侣的模版去要求对方,也不再傻傻地为了爱情掏空自己,甚至连 " 另一半 " 这个角色,我们都不是24小时待命的。

上次去看电影,听见旁边的男生问女朋友,这就是你喜欢的那个明星吗?然后女生特开心地点头,我才知道他是为了陪她而来的。

但其实电影有点枯燥,到后面我明显感觉男生睡过去了,意外的是女生没有生气,也没叫醒他,就只是自己默默地看。

直到散场时,两个人一起往外走,女孩仍然特别激动地给对方讲剧情,而男生一边听一边笑着看她,还不忘帮她整理压瘪的帽子。

那一瞬间,我觉得爱情是可以互相体贴的。

句句有回应,事事有着落的标准,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

生活的琐碎太多了,所以偶尔在爱情里偷个懒,摆个烂,或是给真心放个小假,反而是在为爱情松绑。

正因为爱不是时时满电的状态,所以才显得那些为彼此充电的时光尤其珍贵,也正因为相爱时,我们都给彼此留出了做自己的空间,所以才有幸换得想象中的长久。

韩剧《今生是第一次》里,男女主结婚时,女生的妈妈曾经说过:

并不是结了婚就要把幸福交给对方,在这个时代,让自己变得幸福已经够难了,谁又能保证谁的幸福呢,所以互相不给对方添麻烦,就已经很好了。

这几年的动荡让未来愈发地不受掌控,你永远不知道明天有多少人失业,有多少相爱的人无缘婚姻

每个人的生活都挺难的,如果爱得过于沉重,需要两个人像填坑一样无止尽地付出和迎合,可能红线早就断了。

好的爱情应该是轻的,从容的,更是不需要费力的。

这也是为什么每次听到有人讲感情中的痛苦,我们都难免要问一句,跟Ta在一块儿你累吗?

小孩子谈恋爱讲求热烈,而成年人向往的爱情,是下了班靠在沙发上,哪怕没有人说话也觉得舒适的轻盈。

有时我甚至觉得,我们并不是想从爱情中汲取"爱"本身,我们其实是想要获得一种没有任何压力的相伴。

始终相信,爱情会随着年纪的增长慢慢落地。

那种感觉就好像,你坐在公交车的后排,看窗户外面影影绰绰的人群,忽然生出一些感慨,回过头发现Ta在刷视频,并没有察觉你的情绪。

但你没说话,只是继续看风景,因为你知道下了车后雪天路滑,他会牵着你的手回家。

不起波澜的日子看似平淡,可不起波澜的岁月,会美好的让人忍不住鼻酸。

也许每个时代都有对爱情的定义。

先是车马慢,写下的信件要走很远的路;

后来是柴米油盐,吵吵闹闹也能过一辈子。

年轻时为爱冲锋,分手比天塌还难过;

直到如今,一求寻常,二求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