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家庭变故,我急需三十万,特此向三百个人每人借一千,我承诺每个月还五个人的钱,五年内一定还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5年,27岁的河南女生在朋友圈发出了这样一条“别具一格“的求救信息。

看到自己的朋友圈里出现这样的文字,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是新型诈骗手段,有人会觉得这是在整蛊,有人会一笑而过,很少会有人放在心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却是高海林为了挽救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而苦心想出的无奈之举,这也是她能想出的最万全的法子。

就连高海林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筹钱之路出奇地顺利,转账一笔接一笔,其中很多人都是没见过几次的陌生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五个小时,高海林已成功凑够三十万。

那么高海林究竟为什么要借钱三十万呢?

又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式呢?

如今九年过去了,她还完钱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发出这条朋友圈之前,高海林接到了父亲给她打来的电话

电话那头的父亲语气低沉,略带哽咽,他磕磕绊绊的说:我开车撞了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话宛如晴天霹雳,打得高海林措手不及,愣在了原地。

高海林第一次觉得厄运专找苦命人这句话是如此的有道理,短短几个月,厄运两次打击这个普通的农村家庭,让其在风雨中飘摇,几近破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个月之前,高海林的母亲突发脑溢血被送往医院。

虽然手术很成功,但因为病情严重,高海林的母亲被送往ICU观察后续情况。

重症观察室就像一个无底洞,钱扔进去都打不起一个水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场疾病几乎掏光了这个普通家庭的全部积蓄,甚至还让他们欠下了一屁股外债

但好在保住了命,高海林的母亲平安出院。

出院后,高海林的母亲卧床休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尽快偿还债务,高海林马上返回工作岗位,父亲也奔波在外,靠着跑长途运输赚钱。

直到2015年6月12日这天,为了多赚一点钱的高父已经许久未曾合眼了。

由于过度疲劳,高父精神萎靡,眼皮控制不住的合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忽然车前传来“砰“的一声,高父猛然踩下刹车,身体由于惯性的存在猛地往前一扽而后又被安全带拉回到靠背上。

瞌睡一扫而空,”“完了”高父的头脑中只剩这一个念头。

下车后,高父迅速打电话报警并将伤者送往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足无措的高父只能给远在上海的女儿打电话,向其坦白自己的过错。

高海林内心崩溃但只能强装镇定,打起精神来处理此事。

由于父亲是疲劳驾驶,且对方无过错,交警判定高父全责,需要承担伤者的全部医疗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由于高父买的是最基础的保险,覆盖的赔偿项目实在有限。

因此在走完所有的保险程序之后,高家还需要赔偿对方三十几万。

这笔钱就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得高家喘不过气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前母亲病重的时候,高父就借了一大笔外债。能借的亲朋好友都借遍了,现在也没有人能伸出援手帮他们一把了。

走投无路的高海林脑海中冒出了一个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方法:发朋友圈借300个人的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高海林看来,找几个人借三十万很困难,债主也会因担心借钱的人无力偿还而有心理负担。

但是如果找300个人每人借一千,这样债主也不会觉得有负担,自己还钱也能轻松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抱着试一试的方法的高海林将这个想法编辑成文字发在了朋友圈里。

起初,高海林并没有抱着多大的希望。

相识的朋友在看到这篇字字真诚的文章之后,也婉言劝告她删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在接下来几个小时里,高海林陆续收到了几百条转账消息。

还有人愿意借她五千元,对方称就当是五个好朋友借你钱了。

最终高海林成功凑齐了三十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海林也没有辜负大家的信任,她将每一个债主的名字都一笔一划的记在了纸上,旁边还标注了编号,那是她还钱的顺序,有困难的她会优先还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年过后,高海林如约还完了最后一笔借款,成为了一个无债一身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