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日军侵略我国时,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国人为之痛恨不已。

为了对抗日军,就连黄河也派上了用场。

1938年为了抵抗日军,蒋介石曾下令炸毁黄河堤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河决堤后一度势不可挡,造成无数人员伤亡。

那么当年这一场炸毁黄河的行动中,究竟淹死多少日军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病急乱投医

1938年5月,蒋介石收到两份分别来自天津与上海的情报。天

津情报简洁明了,直接点明日军已经将下一步作战矛头对准武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情报同样也是表明日军进攻武汉一事,并且附上了详细的日军战略部署,“日军将沿陇海线西进图取郑州”

蒋介石十分清楚若是郑州沦陷,日本人下一步就会直逼武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当时我国的抗日力量,已经不足以完全与日军抗衡,想要保住武汉,必须另想它法。

人力无法阻挡,那么借助自然地力量也许可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想出一个“绝妙”的主意,那就是炸毁黄河堤坝,利用洪水的力量对付日本侵略者。

大致策略已出,但具体的实施方案还需与属下共同商讨后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年5月中旬,蒋介石在武汉召开军事委员会,讨论关于如何利用黄河决堤,消灭敌人的问题。

对于这个决定,国民党内部并未达成一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部分人认为在军队无力阻挡的前提下,利用洪水抗敌是最明智的选择,他们坚定地选择支持蒋介石的建议。

还有部分人对此持反对意见,黄河决堤的风险性,可不只是说说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古以来黄河溃堤就威胁着无数人民的安全,经过多次修葺,黄河堤坝已经形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伤敌八百自损一千

若是贸然炸毁,奔腾而来的洪水不仅会消灭敌人,也会伤及附近居民。

若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未免不太值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洪水无情并不只是说说而已,若是当真可控制不住,它的杀伤力丝毫不亚于凶残的日军,一样会导致许多人颠沛流离甚至失去生命。

况且究竟将爆破点定于何处,才能给予敌人致命一击,这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反对声音中,蒋介石也逐渐意识到此方法并不可取。

一拖数日下去,国民党始终没能想到办法,眼见着日军势如破竹,大有一举攻入武汉的势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再也坐不住,不管三七二十一,1938年6月1日他在会议上宣布掘开黄河堤坝的命令。

次日陈慰儒带领手下士兵将赵口堤坝掘开,可惜的是此处水流太小,完全无法达到抵挡或消灭日军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只能再次更换决堤地点,最终将决堤口选在了花园口。

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国民党紧急疏散邵桥、史家堤等共4个附近村子的百姓,并没有扩大疏散范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证明国民党严重低估了黄河决堤的威力,造成了我国巨大的人员伤亡。

黄河花园口发生爆炸,黄河正式决堤,浑浊的河水从决堤口喷涌而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人为造成的黄河溃堤,泛滥面积高达23000平方公里,89万人口因此失去生命,1200万百姓家园被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残忍的真相

由于国民政府没有做好决堤的风险管控,这才导致89万无辜村民失去了生命,此次事件让花园口附近百姓怨声载道,纷纷怒骂炸毁堤坝之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理来说,此次黄河决堤给我国造成了如此巨大的人员伤亡,那么日军也应该死伤无数,但令人惊奇的是,日军居然仅有7000余人因此次洪水而死亡。

此次炸毁黄河堤坝,未能消灭掉更多的日军,但也对日本军队造成了巨大冲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军持续入侵的作战计划被就此打断,许多重型武器在洪水冲击后,已经无法继续投入作战,日军战斗能力大大降低。

由于黄河决堤给我国将近上百万百姓带来了灭顶之灾,国民党将炸毁黄河的罪名栽赃到了日军头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相关文件一点点解密出来,蒋介石安排下属,炸毁黄河花园口的真相才暴露出来。

有位幸存的国民党老兵表示,若是爆出害死将近百万同胞的事情是国民政府所为,人民群众一定会对国民政府失去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之所以将罪名推到日军头上,也是为了激发中国同胞对日军的仇恨,以便抗日顺利进行。

黄河决堤后形成的黄泛区,面积达到5.4万平方公里,淤泥遍地河水倒流,良田无法耕种,房子不能居住,更是直接诱发了1942年的河南饥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在后来谈起炸毁黄河堤口事件决策时,也将这一行为称之为下作的下策,他还直言嫁祸日军的行为是一种遮人耳目、欺世盗名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