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评价讲成都不够江湖,其实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争议是江湖的“气”,成都确实外化得没那么形象具体。

成都的江湖,和重庆、武汉、长沙比地理意义的大江大湖码头文化,那肯定谈不上江湖。相较长江、湘江、洞庭湖,成都的锦江、沙河、东湖、锦城湖见不着江湖气,而多秀雅气。

江湖,作为山河地理中一条经典高速通道,江湖人南来北往,今天在大宋,马上到大辽,转眼又及西夏,故事场景展开颇快,如此效率,在古代只有江湖的水力可以搞定。按照《青铜时代》里王小波的解法,这属于“水力江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都的江湖,则为“人力江湖”,毕竟蜀道难啊!《蜀山剑侠传》里的蜀地仙侠,多在峨眉云海驭剑飞行。落到相对真实的武侠世界,侠客赶路也只能老老实实凭双脚,哪怕轻功再高。

金庸古龙故事如发生在成都,侠客们可能一大半时间都在赶路。这个江湖缺少“流动性”,故事展不开。

江湖作为水系有流动循环,兜兜转转,可以让我们分开复遇见,这也是“江湖再见”的美好意义。而成都平原大地上,则可能走着走着,便走远了走散了。

江湖还要利于躲藏,躲进江边湖中一小山一小岛,甚至后有追兵,跳上船就算进了江湖,就算逃出生天,江湖中,“出”与“隐”都快捷。成都平原没有峰回路转遮蔽,侠客们站在平原上光天化日一直打,快快打死下线,不会动不动就“廿十年后”,故事继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成都的江湖在茶馆,盖碗茶里波澜不惊mini江湖,一把椅子就是一个码头。

成都旧时所谓“吃讲茶”即茶馆讲理,天大王法都不得干预,这定义了江湖的民间活力。摆上茶碗阵,在茶汤水汽里,何尝不是另一种江湖烟波呢,像《一代宗师》里叶问和宫宝森掰个饼,安安静静分高下,这是成都江湖的高级段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成都少江湖,还在于“不争”,成都平原安逸富庶,成都人性格多了些安稳的文气温柔,自古诗人皆入蜀。你有我有大家有,争啥子争嘛。 少不入川,来了就不愿意走,要东邪西毒来成都估计都不愿意再论剑,传统江湖至此消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庆武汉码头上过去多袍哥人家,耿直豪迈,性格火爆,码头必生争夺,《繁花》上海滩,何尝不群雄抢滩,争夺起来的江湖气动态形象。

总说一些成都人“假打”,相对动手动脚“真打”,成都人的江湖多了些内心戏和盘算,看着不匹配传统打打杀杀的江湖。

我们成都人是一般是不愿意动手的,手,留着打麻将多安逸,伸手剪刀石头布,就可以在成都解决一场交通纠纷。

现在肯定不允许动手真打,可不同城市过往江湖儿女的腔调,传了下来,显出江湖的形式差别。

江湖气如锅气,有锅气这道菜就够鲜活。江湖气也不太像锅气,成都江湖没那么多具体气象,可还是侠隐江湖。

写这篇的起源,来自看电视剧《繁花》,结局一个“江湖再见”颇扯眼球,搜了下原著小说,并无这四字,属于加上的流行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湖再见”不像告别的好词,预示着不能“上岸”。金庸说“有恩怨就有江湖”,“再见”就是还没金盆洗手一直卷,难以居江湖之远。

古龙却说江湖虽凶险,又很公平, “只要有才能的人,就能成名。”江湖再见,祝愿着既然跑不出去,干脆一直打怪下去,各自功成名就,顶峰相见。

温馨提示:微信改版了,如果不标星,容易错过火三轮的推送,还请点击星标“火三轮”,及时接收每篇火三轮送来的热乎推文。

往期文章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