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不好听的,司马懿就是靠狗屎运成为了曹魏说一不二的权臣,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又以司马懿建立的权力基础逐步营建司马氏的权力,乃至于取代了曹魏,建立了西晋帝国。但这一路上司马氏所作出的让步是十分巨大的,这才令朝中大臣、名族选择站队支持他们,但也让西晋从建立开始就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之中。加上后来当权者乱政,直接导致了西晋迅速灭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历史上,魏与晋经常并提,虽然二者都是篡了前朝皇位才建立起的政权,但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其中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魏是建立于废墟之上的,而晋只不过是权臣利用阴谋而建立起的王朝。汉末大乱令许多士人开始反思社会,甚至质疑起了汉朝的正统性,认为汉朝已不被上天所认可。就在这时,曹操横空出世,不仅扫平了北方军阀,还推行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实际的政策。正因如此,曹操获得了社会士民的天然认同感,所以曹操以及曹氏才有条件取代刘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操身处大争之世,政权于战争中崛起。但司马懿面对的并不是乱世,而他的身份只是曹魏的一个臣子。如果不是曹爽露出了诸多破绽,恐怕司马氏根本没有机会执掌曹魏,更别说建立西晋了。可以假设一下,如果曹爽在谒拜高平陵时,将担任禁军长官的弟弟曹羲或者曹训留在京城,那么司马懿断然不可能如此轻松就控制京城的禁军,高平陵之变的胜利天平也会倒向曹爽。可惜曹爽是个十足的猪头,给了司马懿翻盘的机会。但不得不说,司马懿之所以能掌权,确实是有一定的运气成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管怎么说,司马氏都是靠阴谋才掌权的,而包括蒋济、许允在内的许多曹魏大臣,虽然曾在高平陵之变中帮过司马氏,却并不希望看到司马代魏。司马氏若想代魏,就必须取得朝中大臣与地方的支持。所以司马氏开始不断向其他大臣、家族输送利益,比较典型的就是把士人父辈的官位、资历作为中正定品的重要标准之一,使九品官人法进一步腐化。还有像五等爵制、品官占田荫客制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是为输送利益,争取群臣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毫无疑问,司马氏的做派在政治中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所以他们才能取代曹魏,建立起了西晋王朝。但这也让西晋王朝从一开始就千疮百孔,政坛内部充斥着腐败与权力斗争,司马炎对此无能为力。司马炎死后,西晋内部的权力斗争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以贾南风为代表的势力战胜了杨骏兄妹,贾南风也成为了西晋的执政者。但是贾南风不断推行暴政,晋惠帝又昏庸无能,各地藩王蠢蠢欲动,于是爆发了八王之乱,整个中原打成了一锅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本西晋是吸取了曹魏没有宗室强藩的教训,所以才让大批宗室出镇一方,没成想诸王反而成为了中央的掘墓人。饱受八王之乱摧残的中原无力抵抗外族入侵,最终西晋被外族所灭。好在晋室完成东迁,不然晋朝恐怕真的就成了短命王朝了。其实不难看出,所谓西晋看似是一个蒸蒸日上的新王朝,实际上是垂垂老矣的迟暮王朝,聚集了民族矛盾、土地兼并、政治腐化、外强中干等亡国征兆,可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有人说魏、晋在政治角度上一脉相承,而西晋初年实际上就相当于癌症晚期的曹魏,此言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