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漫评:“冬天里的一把火”照出中国经济澎湃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零下二十摄氏度,我在哈尔滨当公主”“尔滨,你让我感到陌生”“滨子,我来了”“掏心掏肺掏家底”……近日,互联网上新梗热搜不断,“冰城”哈尔滨火爆出圈,冰雪旅游圈粉无数。这个冬季,冰雪经济在大江南北持续升温,游客的消费热情与各地多元供给来了一场双向奔赴,碰撞出热气腾腾的“雪花”“冰花”。

我国冰雪经济前景广阔,“白雪变白银”,小小雪花也能迸发大能量。冰雪经济能耗低、污染小、效益高,发展冰雪经济不仅有助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还有助于促进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一张滑雪票指向一个消费市场,一套冰球装备蕴藏一条产业链条,一个冰雪小镇映照一种发展模式。《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4)》指出,在政策红利、需求释放和产品创新等因素激励下,2023-2024冰雪季全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有望首次超过4亿人次,冰雪休闲旅游收入有望达到5500亿元。可见,“美丽冻人”的冰天雪地,正在成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IP”。

“冷资源”带动“热经济”,冰天雪地变“金山银山”。据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提供大数据测算,元旦假期3天,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哈尔滨火爆“出圈” 的背后,是消费活力迸发的缩影,是旅游市场提质扩容,带动产业链升级的成功范例,为各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借鉴。从“一枝独秀”到“全面开花”,文旅市场的热潮迅速传递到了全国各地。辽宁省喊话“小砂糖橘”,欢迎来沈阳站一站、看一看;湖北省恩施市文旅局带着土家烧饼、溶洞风景等花样喊话;河北文旅 连发75条视频,达到发送上限……各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着力打造文化旅游消费新业态,激发冬日文旅新活力。

向“新”而行,助力冰雪经济迈出“新步伐”。要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在哈尔滨,松花江上升起热气球,索菲亚大教堂上空出现人造月亮;在长春,54路有轨电车专为游客打造了复古文旅专列;在延吉,网红弹幕墙灯光耀眼,尖叫声、欢呼声起伏不断……推陈出新的“花活”不断,文旅行业发展涌动新气象。“热雪”沸腾背后,如何推动“网红”旅游“长红”,让“冰雪经济”持续输出“热效应”?要挖掘冰雪经济内涵,建立整体的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根据地方特色,充分挖掘冰雪消费新的增长点,因地制宜开发多元化冰雪经济特色创新产品和项目,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冰天雪地”大有文章可做。冰雪经济是现代产业,更是当代生活。只有抓住发展机遇、用活资源优势,用积极行动激发冰雪消费活力,开辟 “别有洞天”的冰雪经济创新发展之路,才能让更多的“冷资源”迸发出“热效应”。(周童童/文 钟佳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