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把失眠症称作“不寐”,按照现代诊断学观点,失眠主要可分为以下三大类:1原发性失眠,又叫不明原因性失眠。除外以下常见原因之后可以将之归为原发性失眠。2心境障碍和精神病性失眠,包括焦虑障碍、抑郁障碍、躯体形式障碍等。3神经、内分泌紊乱所致的失眠,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围绝经期综合征等。西医治疗失眠主要有苯二氮卓类如阿普唑仑、艾司唑仑,非苯二氮卓类如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唑吡坦,抗抑郁药如米氮平、曲唑酮等来治疗,对大部分患者有明显疗效,也有对部分患者完全无效的。但这些药往往有成瘾性、药效递减、宿醉现象、反跳现象、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中医药通过整体治疗、辩证施治可以达到一个较好疗效。

临床中失眠患者极多,我常以八纲辨证为基础,虚者补之、实则泻之、乱则和之,以达到阴平阳秘之效。根据临床治疗失眠经验,失眠常见以下几种类型:

肝虚血瘀:中老年人多有阴血不足的基础,阴血不行,瘀血内生,夜不能寐。中青年常自拟加味酸枣仁汤(药物组成:酸枣仁、茯苓、知母、川芎、炙甘草、丹参、党参、栀子、首乌藤、生地黄、牡蛎、黄连、龙齿、黄芪);老年人多伴有心脑动脉硬化,气血瘀滞,常以经验自拟活血安神汤(药物组成:桃仁、红花、赤芍、生地、当归、川芎、柴胡、黄芪、枳壳、桔梗、酸枣仁、知母、茯神、首乌藤、龙齿、牡蛎),注重活血祛瘀,血液运行顺畅,脉道通达,心窍浊瘀得化,使神机运行自如,得以安睡。

肝火上炎:不寐多梦,甚则彻夜不寐,急躁易怒,伴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 干口苦,便秘赤溲。舌红苔黄,脉弦而数。此类人群常常工作生活压力较大。常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味,疏肝泻热,使肝气条达,镇心安神。选龙胆泻肝汤加味;

肝阳上亢:肝气亢逆,气机不能顺畅,气机郁滞化火,阴液不足则阳气盛而阴气虚,阴阳失调,肝阳失潜,而夜不能寐,常伴眩晕耳鸣,头痛面红,目赤目涩,性情急躁,腰膝酸软,足重头轻,舌红,脉弦细数。治当平肝潜阳,滋阴安神。可选用自拟天麻钩藤饮,或者风引汤加味,珍珠母丸、镇肝熄风汤加减加减等。

心胆气虚:虚烦不得眠,触事易惊,胆怯心悸,伴气短自汗,倦怠乏力。舌淡,脉弦细。多因心胆气虚,神不内守,神无所主,虚烦不寐,可选安神定志丸加减、甘麦大枣汤加减等。

心脾两虚:多梦,难入睡,心悸,健忘,神疲,食少,常有头晕目眩,腹胀便溏,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多选用归脾汤加味。

阴虚火旺:阴虚火旺者,可出现为五心烦热、颧红、失眠盗汗、口燥咽干、眩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等,治疗应以滋阴清热为主。偏阴虚选天王补心丹、知柏地黄丸等,偏火旺选黄连阿胶汤、三黄汤、诸泻心汤等。

痰浊雍塞:水湿痰饮内停,痰郁火热,痰热上扰,则心烦不眠,常伴胸闷脘痞,泛恶嗳气,头重目眩,舌红苔腻,脉滑。常选用涤痰汤加味,或礞石滚痰丸加味,重者可采用通下泻腑法。焦虑症所致一般属于这一类。

肝气郁结:情志致病均可伤肝,肝失疏泄,肝气郁结,引起失眠,常伴情绪低落、胸闷不舒、纳少、脘腹胀满、女性可见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痛经等症,舌淡苔白脉弦。治当疏肝理气,解郁安神,常选用逍遥散加味或五磨饮子加味等。抑郁症往往属于此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胃气不和:《内经》称“胃不和则卧不安”,饮食积滞、或湿邪阻滞、或胃热炽盛、或肝气犯胃,可阻碍气机,造成气机失常,浊气上犯;抑或脾胃气虚,胃失和降、或胃阴不足,虚火上灼;从而营卫失和,阴阳不交则卧不安寐。常见有明显消化道不适的症状,常选用自拟安胃汤加减。本方对于伴有明显消化道不适的患者适用;肾精不足:男女更年期,肾精不足,不能上济于心,心火旺而不得安睡,常用二仙汤加味。

甄别病因,明确西医诊断,不同疾病往往存在不同的病机,在此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准确度更高。养心安神药物往往很安全。重镇安神的药物大剂量使用(30-60g)的同时,也可以多重使用,选 2~6 种甚至以上,多结合使用补气的药物,如党参、大枣等,尤其适用于伴有高血压病及动脉硬化、脑鸣、耳鸣患者。顽固性失眠可考虑从瘀论治或者从痰论治。难以入睡宜加强和胃,加紫苏、豆蔻、砂仁、莲子、百合之类;易早醒宜加强疏肝活血,加柴胡、白芍、川芎、合欢花、郁金之类;夜寐多梦宜补肾滋阴,加龟甲、知母、黄柏、生地、熟地、制首乌之类。

中医中药失眠,重在于辨证论治,分型诊治,最好在专业执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切勿对号入座生搬硬套!!!

关于失眠,更多内容可以参考我之前写的文章

从中医角度根治失眠(中医称不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