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总有这样的疑问:我的孩子天赋够不够、适不适合学钢琴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天赋,字典上说:“天赋”,即为在某些的事物或领域具备天生擅长的能力或者天生执念(极大的热情)。然后,我们仔细想想,我们身边的大多数孩子是否具备这样的特征?想来想去,好像对好吃的,对游戏倒是符合这些特征。
音乐是孩子美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是发达的国家,音乐在国民教育的深入度越高。
怎么可能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呢?学琴最大的天赋其实是懂得努力。学琴是一种非常有益的素质教育。
手指长、手掌宽,固然是学钢琴的先天好条件,但钢琴绝不是专为“大手族”而造的。可以这样说,只要没有生理缺陷或手指畸形,任何儿童都可以学钢琴。不是每个人都奔着钢琴家去的,“成不了陈景润,一样可以学数学;做不了巴金,不影响学语文。”
为什么会有这种误区?
1、望子成龙
能成为钢琴家的比例很少,哪怕10000个琴童出现1个郎朗,那中国的钢琴家也将过剩。钢琴家刘诗昆曾幽默地讲:“如果有100个钢琴家,那钢琴家就不值钱了。他们老开音乐会,那票还卖得出去吗?”
一个钢琴家要付出多少艰辛?一生与钢琴为伴,永远一个人每天好几个小时的练琴并坚持一辈子,郎朗曾一年200多场音乐会,不是在飞机上就是在酒店或者音乐厅,个中辛苦只有自己知道。
重要的是享受音乐,享受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会演奏,听得懂音乐会,那份幸福并不低于当一个钢琴家。
2、只将钢琴定位为高雅的文娱活动
学钢琴是一种美育。美育有着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独特的作用,并且学钢琴还具有开发大脑、锻炼协调能力、增强记忆力、提高艺术修养等诸多优点。
3、懂得坚持懂得直面困难,并想办法克服也是一种“天赋”
每个琴童家长几乎有着相同的困惑:孩子一开始兴趣很浓,可时间稍长,就打退堂鼓,嫌练琴枯燥辛苦,说不喜欢弹琴了,想放弃。这时候,家长该怎么办?依着孩子则半途而废,逼着孩子又担心受压抑,剥夺了其童年的快乐。所以,“坚持还是放弃”这个问题总让家长很纠结。
比方说:“孩子的天性是爱玩,只有极少数会喜欢学习。你问学生是喜欢周五的晚上还是周一的早上,答案肯定是周五晚上;喜欢寒暑假还是平日里上课,肯定是寒暑假。既然是教育的需要,就不能排除适当的强制性。”
所以,家长要千方百计哄着、诱导着,并伴随着一定的压力让孩子坚持下去。只要当成一种学业,一种必要的教育,家长总会找到办法。
THE END
内容转载自“音乐与生活”,仅供分享、学习、交流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