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老胡收到好几位粉丝转发来的这个姐那个爷的关于所谓重磅消息,“改革实验区、实验校”的解读。看着视频里主播煞有介事分析讲解的样子,老胡着实觉得可笑。

可能是为了博取眼球和流量吧,现在“重磅”二字已经非常廉价,芝麻大的事儿,也被冠以“重磅”二字,唯恐骗不到点击率。

有的没的云山雾罩天南海北讲一通,拼凑出一套似通似不通的逻辑,得出一个大家都喜闻乐见的结论,这就是老胡对某些大V的评价。

言归正传,这个“实验区、实验校”改革,到底对学区房市场有什么深远影响?

老胡先说结论:没影响。

请各位理解并牢记以下老胡的学区房思想,就可以判断出未来任何事件对学区房市场的影响。

一、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不会因为几个政策就突然变得不稀缺。

  • 建新校舍、挂名校招牌容易,培养优秀教师队伍难,需要二十年的积累。
  • 暗箱操作摇号撞大运入学(所谓多校划片)解决不了优质教育资源稀缺性问题。
  • 教师轮岗跟多校划片一样,前者折腾老师,后者折腾老人和孩子,根本不人性,不现实,没有大面积实施的可行性,也解决不了稀缺性问题。就算教师轮岗,那操场呢?实验室呢?游泳馆呢?这东西怎么“轮岗”?

如果哪条政策能立竿见影地,在短时间内从根本上解决优质教育资源稀缺性问题,那么学区房市场将会受到沉重打击。比如某条政策一出台,所有教师,包括乡村教师一夜之间能力大幅提升,都成为高级教师,所有学校都变出400米塑胶跑道,外加科技楼、体育馆,那大家就不要买学区房了。

二、在以高考成绩为最终奋斗目标的大环境下,任何改革也阻止不了精英家长们为孩子创造尽可能好学习环境的心。

买学区房的家长们都是精英,绝大多数是一步一步“考”到北京户口的新北京人,他们的基因和经历决定了,他们一定会尽全力为后代创造尽可能好的学习条件,从幼儿园开始就已经走上了这条路,更不必说小学和中学阶段。

买学区房,上好小学是起点,考进好大学是终点。无论你多么不认可这之间的逻辑性,你也无法改变这些精英家长的认知。当然,老胡本人认可家长们的思路,买学区房,上好小学并不是进好大学的保险箱,只是为孩子提供尽可能好的外部条件,如果孩子真是那块学习的料,不会被耽误。这个逻辑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如果哪条改革能把高考取消,改成摇号撞大运多校划片进大学,学区房市场就彻底凉凉了。

老胡高度认可我国的高考制度,高考也根本不可能取消。不要说高考,中考都不可能全面取消。最多弄几个“试点”,12年连读或6年连读,没有大面积普及的可能性。

一些不疼不痒的“实验”、"试点”,是不可能解决上述两大问题的。

因此无论什么政策、改革、通知,家长们只要判断它能否瞬间解决优质教育资源稀缺性问题,能否让精英家长们瞬间放弃“孩子争取考上好大学”的念头。如果能,那么学区房市场就不存在了。否则的话,学区房该买还得买。

最后才轮到老胡点评这个“实验区、实验校”改革。

一位姓黄的精英妈妈问老胡:“您看到这个政策了吗?您觉得对学区房会有影响吗?”

老胡回答:

这种试点性的东西,在"最终还是要参加高考,一定要让孩子考上好大学"的大背景下,没什么实质性作用。绝大部分买学区房的家长,都是奔着高考去的,不是奔着“提高动手能力”去的。

欢迎关注公号 胡说房市, 高屋建瓴解答房产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