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寄生蟹子

字数:3227,阅读时间:约9分钟

编者按:上期咱们冷研在介绍骆驼炮的时候,有读者提出关于西夏泼喜军的问题,今天咱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那个西夏泼喜军到底使用的什么武器,是一种什么部队。

目前为止,有关于这支部队的关键内容出自《宋史·夏国传》,上面记载“炮手二百人,号‘泼喜’,陡立旋风炮于囊驼鞍上,纵石如拳”。一般理解就是西夏军队有一支兵力200人的炮兵部队,当然这个炮指的是抛石机一类的武器,将抛石机置于骆驼背上。

至于这个“纵石如拳”作何解后面再说。有趣的是,目前为止似乎只有这一则史料记录这个部队,尤其是还说了部队的武器装备,其余的文献,包括西夏自己的《贞观将玉镜》(也可以翻译为《贞观玉镜统》)有没有相关记录,至少笔者没有看到。

▲壁画中的西夏武士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壁画中的西夏武士形象

目前笔者查阅到的相关论文,基本上就是认为西夏军将宋代的抛石机缩小之后放到骆驼背上,然后快速发射。但是这显然是不太可能的。如果宋史所述不错的话(笔者的意思是也可能史料记载本来就有问题),从文献中可以明确知道的是,西夏军应该是将某种远射程武器布置到了骆驼背上,那么到底是什么武器呢?

最直观的理解就应该是被称为“旋风炮”的抛石机。其实从结构上来说,抛石机有很多种,但是最基本的就是杠杆式和扭力式。中国历史文献记载的抛石机基本上都是杠杆式的,并没有扭力式的,而且西夏政权似乎也不可能通过外部输入获得罗马帝国使用的扭力式抛石机。

▲杠杆式抛石机,中国大量装备的就是这种类型的抛石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杠杆式抛石机,中国大量装备的就是这种类型的抛石机
▲扭力结构的抛石机中国古代没有装备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扭力结构的抛石机中国古代没有装备过

那么杠杆式抛石机能够做到足够小将其放到骆驼上呢。理论上说是可以的,说的极端一点,小到极限不就是个模型嘛。但是问题在于是不是实用。宋代的抛石机基本上都是人拽的,采用配重样式的阿拉伯抛石机,也就是“襄阳炮”当时在这一时期也传入了中国。

中国古代兵书中记载抛石机叫做X梢炮,所谓梢就是抛石机的横杆,梢数越多,寿命这个横杆由多少根木头合成,自然数字越大越结实,可投射的弹丸质量也就越大。

当然越重的抛石机用来拉绳子的人自然越多,但是这个并不完全是正相关的,单梢炮也可以使用多人拉拽以增加射程。根据《守城录》记载,单梢炮上等远至二百七十步,中等二百六十步,下等二百五十步。另外根据史料可知,抛石机的射程是有上限的,并不是人越多打得越远。

结合《武经总要-攻城法》中一句“围(城)兵必去城三百步外,则弓矢不及”,大体可知300步外(举足一次为跬,举足两次为步,一般认为一步1.5米)抛石机就没什么能量了。一般来说,普通弓弩在50步以内杀伤力大,抛石机射程低于这个数没有意义,因此其射程肯定要在50步以上。

▲中国的抛石机,注意这个炮车实际上是可以改变发射方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的抛石机,注意这个炮车实际上是可以改变发射方向的
▲多人拉拽的抛石机从技术指标上说,是有上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人拉拽的抛石机从技术指标上说,是有上限的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宋史》这个记录的语法来看,泼喜军的旋风炮应该是可以在骆驼上直接发射的,因此有两种方式,一则是骆驼在行进间发射,这样的话抛石机也就是模型规模,没有实用意义。

而另一种,就是发射时骆驼不走,等于是个炮架,然后士兵下驼拉拽绳索发炮。这里问题在于,这200人到底是操作多少个抛石机。如果西夏旋风炮不超过10架,也就是每架能分20个人左右拉拽绳索,抛射一个拳头大的石头,理论上是行得通的,绳索通过特制鞍鞒从骆驼腹下穿过,完全可行。

从技术上说得过去,但是这样一来,西夏十几万军队就只有不到10架抛石机,而且还是轻型的,对于作战来说,兵力不足,威力欠缺,用处太小。而且要是这样可行的话,西夏也不可能就造这么点。如果进一步减少拉绳子的士兵数目,那么很可能抛石机的射程和威力会受到影响,同样也无法解释西夏军为什么就造这么点旋风炮。

那么是不是还有别的可能。笔者认为是有的。如果“纵石如拳”这四个字并不理解为拳头大的石头,而是理解为像打拳一样高速发射,则就有另一种可能。杠杆式抛石机无法做到快速发射,但是有一种武器可以,那就是弩炮。提到弩炮大家往往想到的是罗马式的,但是中国宋代当时也有类似的东西,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床弩。

宋代《行军须知》中记载:“用床子弩放火箭及火炮烧填濠柴草。”这说明宋代床弩也可以发射燃烧性火器(就是文章所提的“火炮”,要是还不理解,战国日本的“焙烙玉”就是这样的东西)。如果将旋风炮理解为小型的床弩,可能从技术和战术上更容易实现。

▲使用两张弓可以极大增强弓臂弹性势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使用两张弓可以极大增强弓臂弹性势能
▲通过滑轮装置设计出的三弓弩威力自然更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滑轮装置设计出的三弓弩威力自然更大

首先床弩使用的是弓臂的弹性势能,而不是离心力,因此可以多安装弓臂增加射程和威力,例如著名的三弓床弩就是这么弄的。《宋史·魏丕传》记:“旧床子弩射止七百步,令丕增造至千步”,可见床弩威力。

同时床弩可以通过绞车上弦,如果床弩不太大,急眼了几个精壮士兵硬拉也可以,完美地符合了史书对泼喜军的记载。另外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西夏军总装备很少的旋风炮。

大家知道一张传统弓是很费功夫的,更不用说科技水平不如内地的西夏,所以制作一个精良的、能够放置在骆驼背上又有足够威力的床弩并不容易,这也就解释了西夏军很难在短期内制造大量的床弩,因此泼喜军兵力有限。对于宋军来说,这样的西夏军比较少见,因此也值得记录一下。当然宋史是元朝人写的,有些东西也说不清楚。

▲在骆驼上安装一个不算太大的床弩还是可以做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骆驼上安装一个不算太大的床弩还是可以做到的

但是将西夏旋风炮理解为床弩一类的弩炮的话,又会产生一个新问题,那就是史书记载的是“旋风炮”,床弩并不属于这一类别。其实当时“旋风炮”指的不是某一个武器,而是一类,也就是可以回旋发射的抛石机,所以这个地方又讲不通了。

这里就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就是泼喜军的旋风炮并不是弩炮,第二种就是史料记载有问题,由于我前面说过宋史是元朝人写的,所以也有可能原始资料说的是远程武器而被误记为旋风炮。

▲神臂弓其实是一种竖直发射的弩(注意弓弦其弦在弩臂下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神臂弓其实是一种竖直发射的弩(注意弓弦其弦在弩臂下面)
▲现代人复制的神臂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代人复制的神臂弓

不过笔者在看资料的时候,发现当时西夏有一个比较优秀的远程武器,叫做“神臂弓”,这个东西其实已经有人进行过详尽考证了,神臂弓其实是一种竖起来发射的弩,也就是所谓的偏架弩(正常弩横着放,为正架)。

《梦溪笔谈·卷一十九》记载:“熙宁中,李定献偏架弩,似弓而旋镫。以镫距地而张之,射三百步,能洞重扎,谓之“神臂弓”,最为利器,李定本党项酋,自投归朝廷,官至防团而死,诸子皆以骁勇雄于西边”。这就比较有意思了。

首先中国式的弩类型虽然不少,但是原理应该没有太大差别,但是不排除有个别零件有一些特殊设计。如果真是如此,那么这个就好理解了。西夏军特制了少量更大型的、可以发射石头的神臂弓,并将其放到了骆驼上,考虑到以骆驼为炮架的问题,可能这个弩还采用非对称弓臂,当然只是有可能。

这样一来,在宋军看来,泼喜军的炮有一个长杆(实际为弓臂),又发射石头,自然而然地将其列入抛石机,也就是旋风炮一类。步兵用的神臂弓在西夏都堪称利器,难以制造,更大型的也就更少了,数量少自然也很正常。所以就目前已知的史料推测,这是最有可能实现的了。

▲影视作品中的西夏军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视作品中的西夏军队

另外就是泼喜军的用法。无论是怎样理解,最大就是个拳头大小的石弹对于城池影响并不大。毕竟爆炸性火器很多时候都炸不开城墙,更不要说这种小型石弹了。那么用于破甲也不太可能。弩炮和抛石机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弧形弹道,贯穿能力并不强,因此想要直接破甲杀死敌军是不行的。

结合“纵石如拳”的记载,笔者预估泼喜军应该是使用高射速发射石头弹丸,虽然不至于打死敌军,但是短时间内大量石头落下,势必会破坏敌军阵型,再加上装具骑兵(铁鹞子)的冲击,就可以有效地击破敌人的军阵。但是笔者认为这种战术应该只是在某些特定战斗中使用过,原因很简单,如果泼喜军真的好用,绝不仅仅只有如此至少的记载。

▲其实从结构上说,这种设计似乎更合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从结构上说,这种设计似乎更合适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寄生蟹子,任何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