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阿光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向您推荐最新内容,喜欢阿光创作内容的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感谢!感谢!感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国桢

回首百年历史,新旧中国交替之际,国民党内部同样涌现了诸多为国家做出过贡献的人士。

只可惜他们其中一部分的政治立场始终和中国人民相悖,最终并未和新中国走在一起。

作为第三任台湾省主席,吴国桢早年和蒋介石亲密无间,国民党败退台湾后蒋介石更是对吴国桢毫无保留地委以重任。

谁曾想在1952年蒋介石生日的这天,吴国桢例行在餐厅用完晚饭告别蒋介石后,竟然发现自己的车子和司机被动了手脚。

联想到这几年的种种龃龉,吴国桢长叹一口气,下定决心准备逃离台湾和蒋介石。

重新开启尘封的历史,日后震惊海外的“吴国桢事件”究竟藏着怎样的秘辛?吴国桢和蒋介石之间又发生了怎样的变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危机来袭,遭受排挤再无容身之地

1952年深秋,吴国桢正在办公室里处理日常公务,忽地一通电话响起。

“主席,政治部那边又向我们施压,希望能多给他们拨出去一笔款子。”

吴国桢皱起眉头,政治部在蒋经国领导下多次出现滥用国防预算的先例,身为省主席的吴国桢却很明白当前预算已经紧缩到了极致。

眼下台湾省上上下下事务诸多,几乎都是不能拖延的事情,谁不知道要用钱,可是吴国桢总不能偏袒这个不管那个吧。

于是吴国桢对电话中秘书说道:“搪塞过去,注意尽量安抚蒋主任的情绪。”

收到命令后秘书一五一十将情况反映过去,结果那边蒋经国大发雷霆,和吴国桢本就心有嫌隙的蒋经国愈发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经国

直到蒋介石生日这天到来,接到邀请的吴国桢坐上了司机驾驶的汽车。

一路相当顺遂,吴国桢也以为此行只是一次简单的贺寿宴会,但他没想到的是,潜藏的危机正在等待着他。

晚宴开始的相当顺遂,一声声道贺中蒋介石更是开怀大笑。

甚至当吴国桢怀着稍显忐忑的心情搭话时候,蒋介石还难得的和他聊起了曾经的岁月,那是吴国桢最耀眼的日子,一切都显得如此平静。

晚宴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带着微醺的吴国桢走出饭店,突然发现自己的司机站在风里瑟瑟发抖。

吴国桢很纳闷,天气不算冷,怎么会发抖,刚要靠近,吴国桢猛地想起什么,随后立刻检查车子状况,结果汽车前轮和主轴的连接处的螺丝竟然全部松动。

这一刻吴国桢明白了,所有温馨和平的表象都是假的,自己和蒋介石父子的合作之路终究是要走向尽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

第二年4月,蛰伏半年的吴国桢在宋美龄帮助下成功离开台湾抵达美国。

但是吴国桢的老父亲和小儿子却要被留作人质,软禁在了台湾。

抵达美国后又是一年,1954年2月吴国桢受邀接受美国电视台访问,直播现场当众痛批台湾省的执政方针,瞬间掀起了一场海内外的“口水战”。

之后台湾省这边登报披露吴国桢“贪污”、“结党营私”等多项罪名,直接开除了他的国民党党籍。

就此,吴国桢彻底和蒋介石父子形同陌路。

曾经的党内同僚,甚至是蒋介石左膀右臂的人物,怎么突然就势同水火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势同水火,和蒋介石父子之间的恩怨纠葛

时间暂时回到1948年,这一年国民党对于大陆已经失去了绝对控制权,但是上海依旧是“国统区”。

一座如此重要的城市,必须要严格管理,于是拥有经济和政治领域深厚造诣的吴国桢走马上任,准备接手上海这个烂摊子。

但是和吴国桢一同前来的还有蒋经国,吴国桢是上海市长,而蒋经国是经济督导员。

二人在部分事务上的管理权多有重叠,所以难以避免摩擦。

在蒋经国看来,上海层出不穷的投机商人必须要严格管理,最好是全都抓起来,铁腕手段才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吴国桢并不同意,他认为经济需要的是稳定,所以高压政策不如管理和调控,这样才能最大程度恢复上海经济增长和繁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吴国桢受到排挤,即便他亲自飞到南京向蒋介石提出建议也没能换取支持。

国共内战结束后,国民党败退中国台湾,蒋经国在前两三年的时间里疯狂捕杀岛内“有嫌疑的人民”。

目的自然是为了维护国民党统治,但是吴国桢并不推崇这样的方法,他希望蒋介石父子能够减少独裁专政,这和他学习的西方式思维完全不同。

可惜即便吴国桢这时候贵为台湾省主席,但是蒋经国的政治部依旧我行我素,双方接连爆发摩擦,就此嫌隙正式被摆上台面。

长久的积累后,吴国桢再次尝试向蒋介石进言,无奈蒋介石依旧力挺蒋经国,感到灰心的吴国桢备受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转眼间台湾省迎来第二次地方选举,作为省主席的吴国桢有权力和义务维持好地方选举工作的稳定。

谁曾想蒋经国的政治部又一次无缘无故对诸多平民进行抓捕,当年军统的那套方式被他直接搬运过来。

吴国桢对于这样的行为感到愤怒,他利用自己省主席的身份进一步干涉,结果却并不理想。

这时候吴国桢没有弄清楚自己的处境,对于蒋介石和国民党而言,吴国桢是联系美国的一枚棋子,但是吴国桢希望蒋介石放弃独裁专政

这就触动到了蒋介石集团的核心利益,最终当台湾省和美国形成稳固关系后,吴国桢也遭到放弃,便有了上文遭遇“暗中谋害”的一幕。

只是多年之前,吴国桢还是蒋介石的机要秘书,二人还是密友亲朋,谁又能想到曾经走在一条道路上的革命同僚竟然会反目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甜蜜人生,早年的经历堪称一片坦途

1921年,吴国桢从清华毕业,由于个人才华出众,并且成绩异常优异,他被保送到了美国留学。

转眼五年过去,吴国桢先从美国格林内尔大学拿到经济学硕士,随后转身进入普林斯顿大学攻读政治学哲学博士。

成功拿到所有学位后吴国桢马不停蹄的返回中国,只因他这时确实怀着一颗家国之心。

一开始吴国桢并没有获得进入仕途的机会,他只是担任着大学的政治学教授,但是很快吴国桢的个人才华开始显现,成功进入南京政府外交部担任秘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式开启自己的宦海生涯后,吴国桢在美国学到的先进的经济和政治理念受到蒋介石关注,随后他被调任湖北,先后担任湖北税务局局长和汉口市长。

在这里吴国桢将自己的治理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不但主持维修建造了沿江大堤和沿江大道,而且他意识到未来战争的空中袭击。

主动呼吁武汉大力修建防御工事,在城市管理和发展方向上确实帮助了武汉在之后战时免受重大战火侵害。

一个赴美归来的学者,在城市管理上显现出了别样才能,蒋介石心中大喜,立刻将吴国桢召来担任自己的秘书。

也正是在这一阶段,吴国桢和蒋介石成为了亲密无间的好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口

之后,吴国桢前往上海担任市长,在战时进入到后期阶段,吴国桢在上海大力推行财政紧缩政策。

将横行上海的奸商和黑恶势力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同时上海濒临崩溃的经济也在吴国桢这一方针下迅速回暖。

直到后来新中国成立,上海被接手之后显露出的稳定局势吴国桢最后的优秀管理是要占据一定功劳的。

遗憾的是,吴国桢在革命立场上始终和共产党和人民不能保持齐平尽管他和周恩来年少时期义结金兰,尽管他们惺惺相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优秀市长,同窗不同路遗憾落幕

人生是一辆一直向前开的马车,当岁月侵蚀到暮年,便会一直回忆曾经的往事。

1914年,吴国桢堪堪十岁,少年展露出的优异才能让他成功考入天津南开中学,在这里,他遇到了周恩来。

彼时的周恩来是闪耀的星星,在南开乃至天津都名气十足,只因他心怀家国思想,抱负奇高且才华横溢。

两个互相欣赏的少年,总归是有些义气在里面的,于是在周恩来成立“敬业乐群会”之后,吴国桢果断选择加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恩来当时的理念是,学生群体必须强健体魄,补足精神,将自身的短板和缺陷全都一一提升起来,以备未来之需。

这时候周恩来看得很清楚,中国的明天需要新生的力量和血液,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他尽个人所能去努力创造一些什么。

于是乎,加入其中的吴国桢和周恩来义结金兰,互称兄弟。

尽管现在看来,一个10岁,一个16岁,好像也没能值得称道的地方,无外乎是小孩子过家家一般。

可实际上,周恩来和吴国桢在未来都成为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当年的相遇甚至延续到了数十年之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2年,吴国桢的女婿前往中国,经过一番游历,返回美国后向吴国桢介绍起了当年故乡的变化。

除此之外,还为吴国桢带回一张当年他和周恩来的合照。

抚摸着黑白相片,吴国桢感慨良多,不断叹息周总理逝世时自己没能回国照看。

直到两年后,邓颖超邀请吴国桢回国看看,无比激动的吴国桢毅然决然开始准备回国。

只可惜吴国桢身体突然抱恙,生命定格在了81岁,他终究是没能回到阔别数十年的故土家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吴国桢的夫人曾经谈到吴国桢和周恩来,她说道:“他们是同窗不同路。”

政治上的分道扬镳,似乎也并不能直接对一个人宣判“死刑”,毕竟吴国桢对战时中国一些城市管理做出的卓越贡献不能忽视。

只可惜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还派人联络过吴国桢,询问他要不要回到上海担任市长。

遗憾的是,吴国桢选择了站在蒋介石和国民党一边,最终人生落幕,终究是化作声声凄凉,没能回到心心念念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