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晋文公即位,属于晋国和楚国的争霸历史,正式拉开了帷幕。

对于秦国来说,之所以要扶持重耳,主要是想借此干涉晋国内政。但秦国怎么都没想到,这位被秦国扶持起来的晋文公,个人能力却是强的过分。回国之后,晋文公很快就收拾了国内的那些反对势力,然后迅速摆脱了秦国的束缚,彻底独立了起来,再次成为一个独立强国的国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秦国,此时倒是颇有一些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意思。秦国之所以想插手晋国内政,就是因为秦国地理位置太偏,想要深入中原争霸,就不可能绕开晋国。结果秦国的这番操作,非但没能控制晋国,反倒是让晋国彻底崛起,挡住了秦国向东扩张的道路。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后来在整个春秋时代,秦国都只能在西边折腾,很难真正参与到中原腹地的争霸和斗争。

而晋国这边,随着晋文公彻底控制了整个国家,晋国也开始飞速崛起。晋文公首先参照之前齐桓公的先例,尊王攘夷。当时恰好赶上周王室内乱,周天子的弟弟联合戎狄搞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得知周王室内乱之后,整个中原的几大强国,都瞬间兴奋了起来。原本大家正愁没机会去‘尊王攘夷’,这场周王室的内乱,直接给了大家一个绝佳的借口。所以接下来,秦国和晋国都纷纷出兵,打算首先去插手周王室的内政。

不过最终,晋国还是凭借着近水楼台的优势,先一步派兵干预。正是因为这次干预,晋文公首先完成了‘尊王攘夷’的任务,初步得到众多诸侯国的承认,成为了所谓的‘预备级’霸主国。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好奇:当晋国和秦国争相插手周王室内乱的时候,楚国在干嘛呢?楚国为啥没来参与这场平乱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因其实很简单,当时的楚国,正在忙着攻略宋国。

自从当年宋国被楚国打败之后,宋国的国力迅速暴跌。此后,作为中原大国,宋国更是成了楚国北上最大的一块绊脚石。所以后来的几年当中,楚国一直在想办法攻略宋国,所以没时间去管周王室的事情。至于齐国,当时还没从齐桓公死后的混战当中,彻底脱离出来,再加上新即位的齐孝公比较怂,所以齐国也没来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