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历史上的刘禅还真的这么做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意思是:街亭失利后诸葛亮自贬3级,不到1年阿斗就下旨了,他说:“街亭是马谡的问题,一年来你屡建大功,如今社稷有难,再不出来为国效力就是不顾单位,在闹个人情绪了。”

说官方点:这是刘禅在公开斥责诸葛亮“躺平”“咸鱼”和“摆烂”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明白点:

相父啊,可别撒手不干啊。

干爹啊,爹啊、爹……

相儿,相儿,没有你我可怎么活啊?相儿……

这是小禅禅生怕诸葛坐出租车跑啦!

后来怎么样大家都知道,比小岳岳幸运,刘禅成功PUA诸葛亮,武侯继续5+2、披肝沥胆到54岁,活活累死在五丈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跟厦大教授一样,历史上还有一个奇葩也觉得自己很会揣摩君意,认为刘禅一定是过得很憋屈,于是孔明去世后,自作聪明地在阿斗面前斥责武侯的诸般不是。

结果怎么样?阿斗怒而诛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笑的是,此人之前就因为喷习惯了,被诸葛亮救了3次——估计在他眼里,村夫替自己求情,应该是虚伪做作的“伪君子”行为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可笑的是,如今一群历史发明家也觉得自己很会揣摩君意,一提权臣就是欺君,一提人性就有私心,天天替刘禅担心被孔明欺负

估计穿越到三国,活不过1集!

历史上:先主去四川的时候,阿斗才7岁,是这个人在湖南帮他改作业;先主去汉中的时候,阿斗才10岁,是这个人在成都帮他足兵足食;先主去给二叔报仇的时候,阿斗才14岁,依然是这个人在成都帮他处理公务;先主薨时阿斗才16岁,还是这个人在家帮他打理庙堂。

一个从小就帮他偷懒的人,还斥责他?你当刘禅是真的傻吗?

斥责他独揽朝政?一家父子3人死社稷,历史上有哪位权臣干这等蠢事?独揽得把自己命给送了?

斥责他搞团团伙伙?这可是个私人关系不好,有功则赏;私人关系再好,犯错则诛的集法家之大成者。

抛开剁亲信马谡不谈,庙堂上的最大敌人李严和喷诸葛亮最多的廖立,在听到武侯的死讯后,异口同声地都说了句啥?完了完了,这下没人恢复我的爵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批评他吃拿卡要?知道一个权臣“只有15顷薄田的遗产”是什么概念吗?

风波亭后官方调查岳武穆的遗产:合计近20顷,无珠宝玉石。后来的宋天子为岳飞昭雪时哀叹:何其贫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同时代公认的抗金名将和宋朝忠良有多少家产呢?张俊:不少于600顷。杨沂中:只老家安徽就有400顷。刘光世:仅朝廷在册的便有良田300顷。

这些都不过是将军级别,然后你再想想南宋同级别的那位丞相:秦桧,会有多少?

事实上,就算刘禅真的公开斥责诸葛亮,以孔明的学识和性格也不会怎么样,因为次日上朝,阿斗大概率会收到一份“论批驳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臣亮言:陛下终于醒悟,为臣幸胜至哉:

1、昨日斥臣文章的评价。

通篇的逻辑还是挺顺的。

第一句不应该用这种语法。

第二句应该用这几个词。

第三句情绪拿捏还有些不到火候。

2、批评臣子的文章应该有几点要求:

列举哪些典故比较适合?

不一样的臣子该用哪几种方式?

肢体行为应当如何与文章相得益彰,发挥出更大的驳斥效果?

如何做到既批评人,又团结人?

3、根据臣子的反应,应如何应对?

臣子惶恐时该把控节奏?

臣子温怒时又该如何调整感情?

臣子皮笑肉不笑时又当怎样应付?

斥责文,当结合实际随机应变,方能与实际工作贴切。

4、有哪些历史典故可以用来参考?

昔日张仪苏秦合纵连横6国,做得好的方面有?

昔日袁家顶秘程琳写文羞辱曹操,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昔日本人去东吴商议联盟,有哪些体会?

5、练习题。

用青梅煮酒当背景,写一篇怎样才能隐藏自己情绪的作文。

用先帝告别元直当背景,写一篇怎样才能留住人心的作文。

6、场景模拟。

以臣为对象,再复盘一次昨日驳斥之表现。我会实时观测陛下的语言、举止、情绪、用语和论述水平,望天子好好预习。

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倘若刘禅真的认真的斥责诸葛亮:估计武侯做梦也会笑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