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清朝时期的才子,我们一般都会想到纳兰容若。他所著的“纳兰词”不仅在清朝,哪怕是历朝历代的词坛中都有很高的地位。纳兰词风格婉转,别有一番韵味,题材主要集中在男女爱情、人与人之间友情、边塞江南等。

近代学者王国维将纳兰容若称之为:

“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纳兰容若是康熙朝时期有名的权臣纳兰明珠的长子,是叶赫部最后一位国主金台吉的曾孙,而皇太极的生母孟古哲哲是金台吉的亲妹妹;另外纳兰明珠还娶了太祖皇帝第十二子阿济格的女儿爱新觉罗氏,所以说纳兰容若不仅出身显赫,而且还跟皇家沾亲带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生于这样显赫的家族,自然从小接受非常好的教育,所以纳兰容若自幼饱读诗书,是一个文武全才。正因为如此,在纳兰容若考中进士后,被康熙留在了身边做三等侍卫,没过多久便晋封一等侍卫,多次跟随康熙一起外出,是康熙非常喜欢的近臣。

在大儒徐乾学的指导下,仅用两年的时间便完成了《通志堂经解》的汇编,康熙非常满意;

之后,纳兰容若还用自己对经史的见闻整理成《渌水亭杂识》。

在纳兰容若年仅24岁的时候,便已经自己所作的诗词编成集,名为《侧帽集》;之后纳兰容若又著《饮水词》;后人将纳兰容若的诗词整理后形成了《纳兰词》。

值得一提的是纳兰容若不仅是大才子,而且还是一个非常痴情专一的人。他的妻子是两广总督卢兴祖的女儿卢氏,二人婚后琴瑟和鸣,好不恩爱;只可惜这样甜蜜的生活只维持了三年,康熙十六年卢氏因难产而去世,纳兰容若缅怀妻子而创作悼亡之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康熙二十四年,纳兰容容病逝,年仅32岁。

而在纳兰容若去世后114年,一位与纳兰容若同样才华的词人出生。只不过这位词人并非男儿,而是一女子,有“满清第一女词人”之称,此人便是顾太清。

顾太清的造诣到什么程度呢?

被称为“清朝时期的李清照”

在清朝还有一种这样一种说法:

满清词人男有成容若,女有顾太清

其实顾太清的命运跟纳兰容若还是很像的,都有一个感情极好的另一半,而且都亲眼看着自己最爱的爱人去世。在爱人死后写词缅怀,只不过纳兰容若因为词而名垂青史,而顾太清却因为词而被赶出家门,晚年凄凉。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顾太清其实并非姓顾,而是西林觉罗氏,罪臣之后

顾太清的祖父鄂昌是历经雍正、乾隆两朝的重臣,雍正六年入仕,在雍正朝做到了四川巡抚的位置上。其实鄂昌之所以仕途如此顺遂,跟他的伯父鄂尔泰有很大的关系,鄂尔泰是康熙朝的进士,只可惜在康熙朝时鄂尔泰并没有得到重用,康熙病逝时鄂尔泰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内务府员外郎,不禁感叹此生只能如此了!

但雍正登基后,开始重用鄂尔泰,近三年时间鄂尔泰便成为封疆大吏云贵总督。

而且鄂尔泰在整个雍正朝都是雍正非常信任重用的人,不仅位极人臣,而且还是雍正“三大宠臣”之一,从云贵回到京城后地位比张廷玉都要高。

正是因为鄂尔泰得到重用,让新林觉罗氏家族崛起。

而鄂昌作为鄂尔泰的亲侄子,自然平步青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虽然鄂尔泰与张廷玉(历经三朝的老臣,雍正的左膀右臂,位极人臣)都是雍正为乾隆留下的辅政大臣,但是鄂张党争愈演愈烈,乾隆为了加强皇权,不得不想办法压制鄂尔泰与张廷玉的势力。

乾隆十年,鄂尔泰去世;

两年后,鄂尔泰的弟弟鄂尔奇也病逝。

虽然鄂尔泰与鄂尔奇相继去世,但是鄂党在朝中的势力仍旧非常强盛,大有“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势头,在京城内有鄂尔泰的门生、大学士史贻直,在京城外有鄂尔泰的侄子鄂昌等人、鄂尔泰的儿子鄂容安等人,以及其他的门生故吏经常聚在一起。

如此一来,哪怕是没有鄂尔泰,鄂张党争仍旧继续。

大学士史贻直等人抓着张廷玉退休、配享太庙之事倾轧张党,又引起了乾隆的注意。

乾隆自然不会让鄂党复起,便在乾隆二十年制造了胡中藻(鄂尔泰的门生)案,借此机会打击史贻直与鄂昌等人。乾隆借着胡中藻案给了鄂党致命的一击,鄂昌被赐死,家产也被抄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受胡中藻案的影响,鄂昌被赐死后,家道中落,而且这一冤案影响了数世。鄂昌的后代也不再入朝为官,甚至在京城没有容身之所,只好搬到南方的健锐营居住。

而到顾太清这一代,已经是第三代。

鄂昌的儿子鄂实峰所娶的妻子是香山富察氏,香山富察氏为鄂实峰生下一子二女,而长女便是西林觉罗.太清。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家道中落,但是鄂实峰仍旧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

太清三四岁的时候一直都是祖母亲自教字,等到太清六七岁的时候,父亲专门给太清请的老师教太清读书写字。只可惜在太清年仅11岁的时候,父母全都去世,太清便由生活在苏州的姑父与姑姑抚养。

太清是女子,自然无需参加科举考试奔前途,再加上在姑父的影响太清从小便专攻诗词歌赋。太清从小就聪明,经常将自己打扮成男儿的样子,能够填一手的好词,而且太清所作的诗词新颖,在江南一带的文坛中地位很高。

后来,随着太清在诗词上造诣的不断提高,被称为满清第一词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清在江南生活多年,生得身材苗条、肌肤胜雪;虽然是满人,却出落得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江南佳人。

而太清之所以改为顾姓,是因为她遇到一个喜欢自己、而自己也喜欢的贵公子奕绘。

奕绘是乾隆最看重的儿子荣亲王永琪的孙子、荣恪郡王绵亿的儿子,在绵亿去世后承袭贝勒爵位。而太清是罪臣之后,按照大清的规矩,罪臣之后不能与宗室联姻,所以奕绘不能迎娶太清。奕绘便想了一个办法,将太清纳为自己的侧福晋。

02

大学士鄂尔泰的孙女西林觉罗氏嫁给了永琪为嫡福晋,也就是说奕绘的嫡祖母就是太清的隔房堂姑,正因为这样的姻亲关系,所以两家互有来往。

太清家住西山锐健营的时候,便离着奕绘的府邸很近;后来太清父母都去世后,太清便来到江南苏州跟着姑姑生活,而奕绘恰好也有机会南下苏州,再次遇到了儿时的玩伴太清。此时的太清已经出落成一个地地道道的江南佳人,又颇有文采,很难不让奕绘动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奕绘便主动追求太清,二人渐生情愫,奕绘还写了很多追求太清的诗词。

但是太清毕竟是鄂昌的孙女,奕绘想要娶太清确实很难。

所以便向自己的王府护卫求助,王府护卫便给奕绘出了一个主意,将太清记在二等护卫顾文星的名下呈报给内务府。作为护卫之女,太清便可以名正言顺嫁给奕绘,只不过太清并不能做嫡福晋,只能屈居侧福晋之位。

如此一来,太清便有了“顾太清”之名。

奕绘跟太清是同年所生,二人都喜欢诗词歌赋,婚后的感情极好。

除了长子与第三子是奕绘嫡福晋赫舍里所生外,另外三子四女全部都是顾太清所生。而且嫡福晋赫舍里在嫁给奕绘仅6年便去世,之后太清便开始得夫君专宠。

很难得的是太清与夫君都是才华出众之人,夫妻二人夫唱夫妻,相敬如宾,好不恩爱,可以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而此时恰好是大清创作的盛世,在这样的大环境影响下,太清创作了非常多的诗词,尤其是她的诗集《子春集》(包括《天游阁集》和《东海渔歌》)一共包含了上千首诗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清所创作的《子春集》与夫君奕绘所创作的《明善堂集》《南谷樵集》是对称取名的,夫妻二人都是满腹才华之人,而且感情之深,确实很难得。

而奕绘诗集名称中的“南谷”在永定河以西、房山的东边,是奕绘与太清幽居的别墅,这座别墅之中有清风阁、红叶庵等都是根据地势建造起来,而太清诗集中的“天游阁”则是奕绘府邸中一处。

单纯《子春集》便已经让太清有了“男有成容若,女中太清春”的评价,可见她在清朝诗坛中的地位。而太清不仅仅在诗词创作上颇有成就,而且还创作了小说《红楼梦影》,这是第一部由女性创作的小说,意义非凡。

古语有言:自古红颜多薄命,太清虽然没有薄命,但是她的后半生确实凄凉;而太清的凄凉生活开始于她的夫君奕绘去世。

03莫须有的丁花香案

道光十八年,也就是1838年,奕绘病逝,年仅40岁。

奕绘病逝后,却因为一首诗,让这位满腹才华的奕绘王妃被赶出王府,沦落市井;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道光十九年,也就是太清守寡的第二年发生了一件让太清啼笑皆非的事情:在杭州有一个风流文人叫陈文述,他大倡闺阁文学,所以便自己培养了很多吟诗作对的女弟子。恰好在这一年,陈文述突发奇想,便想要为那些埋骨西湖畔的名女菊香、云友等人修建墓园,此事在杭州确实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所以他的女弟子们便争相为墓园题诗,陈文述便将弟子们所作的诗词都汇集起来,编成了册子《兰因集》。

为了让《兰因集》更加有声望,陈文述便让自己的儿媳妇汪云庄前往京城去向顾太清求一首诗,为诗集增色。在顾太清嫁人之前,与汪云庄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汪云庄便特地跑了京城一趟,但是没想到顾太清对这样的事情并不感兴趣,便拒绝了。

但是等到《兰因集》发行的时候,陈文述特地给了顾太清两本,在诗集的上居然署名顾太清的一首诗;这让顾太清哭笑不得,认为此事太无理,便回赠陈文述一首诗。

诗中将陈文述的卑劣说得一清二楚,但陈文述就是再生气也不能奈何顾太清,毕竟顾太清是荣王府的王妃。但此事为顾太清的遭难埋下了祸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慢慢地顾太清从失去夫君的悲痛中走了出来,又开始与京城中的文人雅士来往;就这样在荣王府又开始宾客满座,而其中之一便是龚自珍,也就是“害得”顾太清被赶出王府的人。

龚自珍出身官宦世家,祖父位至内阁中书兼军机处行走;

父亲龚丽正,是嘉庆元年的进士,做到了江苏按察使的位置上;

龚家不仅为官显赫,而且都颇有文学修养,就连龚自珍的母亲也有自己的诗词创作集。

在这样的家庭长大,龚自珍自然也是饱读诗书,颇具文采。

只可惜龚自珍的仕途并不算顺遂,入仕后虽然做到了宗人府主事一职,但此职不过是一闲职,龚自珍仕途不顺,只好寄情于吟诗作对。而顾太清是京城有名的才女,所以龚自珍便成了顾太清家中的常客。

虽然顾太清已经寡居,但是她行事端正,只是以诗会友,自然不怕会传出闲话。

但是很快因为龚自珍的一首“已亥杂诗”,给顾太清带来了麻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诗是这样的:

空山徒倚倦游身,梦见城西阆苑春;
一骑传笺朱邸晚,临风递与缟衣人。
小注:“忆宣武门内太平湖之丁香花。”

在奕绘王府不远的地方便有丁香树,一到开花的时候便香气扑鼻,龚自珍京城会流连其中欣赏丁香树。龚自珍创作此诗中的“缟衣人”究竟是谁?

很多人猜想是顾太清,因为顾太清总是穿着一身白衣。

此诗传到杭州陈文述的耳中后,便从诗中找了一个微妙的把柄,让大家误以为顾太清与龚自珍有私情。恰好顾太清又名“春”,紧接着不久龚自珍又作了一首《桂殿秋》:

明月外,净红尘,蓬莱幽谧四无邻;九霄一脉银河水,流过红墙不见人。
惊觉后,月华浓,天风已度五更钟;此生欲问光明殿,知隔朱扃几万重。

更加“证实了”顾太清与龚自珍之间的私情,此事很快便在京城流传开来。龚自珍无地自容,便带着自己的书离开了京城,而龚自珍的离开“进一步证明了”二人之间的“感情”,奕绘嫡福晋所生的儿子载钧便直接将庶母赶出了家门,哪怕是顾太清如何解释,也无济于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投无路的顾太清只好在西城养马营租房子住了下来,跟自己的儿女住在此处。

顾太清一下子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但是看着还未长大的儿女,只能忍辱活下去,将自己的满腹委屈借着诗诉说出来。

结语

顾太清的一生有三大幸事:

第一大幸事:虽然是罪臣之后,但是并没有因此而影响自己的读书识字;哪怕是双亲都去世后,姑姑与姑父也都对自己视如己出,给了顾太清一个很好的学习创作环境;如此才塑造了一个满腹才华的女诗人。

第二大幸事:遇到了自己青梅竹马的爱人,虽然奕绘是乾隆的曾孙,高贵的贝勒,但是奕绘并没有嫌弃顾太清罪臣之后的身份,反而想方设法追求顾太清,给了顾太清侧福晋的身份;更难得是夫妻二人的感情极好。

第三大幸事:自己的夫君与自己志趣相投,二人吟诗作对,琴瑟和鸣。

但是顾太清的一生又有一个非常大的遗憾:与夫君相伴只有十几年的时间;在夫君去世后不久,自己却因一首诗莫名其妙被赶出王府,实在是冤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到古代的女诗人、女词人,我们一般会首先想到李清照;顾太清是被称为“清朝的李清照”,便可见其才华。自古红颜多磋磨,晚年的凄凉生活,或许便是顾太清完美一生中唯一不好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