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王安石,大家一定都不会陌生,无论你想到的是“唐宋八大家”,还是“王安石变法”。那发生在他身上的小故事你知道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文,又称王文公。临川(现抚州)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也是著名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文长于说理与修辞,善用典,警辟精绝,风格或遒劲有力,或情韵深婉。1069年任参知政事始,推出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和募役法等政治变法对宋初社会经济具有深刻影响,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王安石不仅是流传千古的诗人,他的诗歌,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当时诗坛上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他同时也是宋朝最著名的宰相,王安石变法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增强对外防御,做到了富国强兵的效果。

王安石出生于仕宦家庭,自幼聪明,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并且过目不忘,曾随文宦游南北各地,接触到一些社会现实。对农民的痛苦生活有所了解。因此,年轻时便立下了“矫世变俗”之志,他于二十二岁中进士后,历任淮南推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府、江东刑狱提典等职,均能体恤民情,为地方除弊兴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弟子规》中有一句是:“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意思是:清晨起床后,必须洗脸漱口;上了厕所后,要把手洗干净。应该养成这种良好的卫生习惯。那卫生这么重要,我们就先来说说它。王安石官做的很大,但是却十分不喜欢管理个人卫生。宋朝是非常发达的时代,洗浴业也是比较发达的,可是王安石偏偏不喜欢去。他一向不注意自己的仪表,整日都是衣裳肮脏,头发很乱,外表十分邋遢,他的这些恶习在当时可谓是众所周知。

据说有一次,王安石和一位大臣一起去找皇帝,因为天气太热,他身上的虱子竟然爬了出来,皇上看见,忍不住笑出了声,王安石不懂他为什么笑,就依然说着自己的话,旁边的同伴看着也忍不住笑了,后来两个人回去的时候,同伴笑着告诉王安石他刚才身上的虱子出来了,在皇上面前丢脸了。王安石听闻,马上准备抓虱子,同伴大笑:“手下留虱!”还有一次,他因为天天不洗脸,导致有一段时间看起来脸色很不好,面色乌青,他的门生们见到他,都以为他生病了,都劝他早点去看医生,结果王安石说:“我只是太久没洗脸,脏了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个小故事,有一次,王安石总是常常头疼,特别难受,他以为自己是得了什么重病,所以很着急的让他的妻子去请了医生来给他看病,但是医生来了以后一看,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原来他以为的头疼生病只不过是太久不洗的缘故,想要“治疗”,唯有经常洗澡洗脸,不然还是会“旧病复发”的!

这恐怕是大家万万没想到的吧,这个宋朝闻名的大宰相,却是这样一个不拘小节,不喜欢清洁,不喜欢干净的邋遢人,但其实,这也说明了,王安石是一个不看重富贵金银,不会为财力酒色而迷失方向的人,一心一意,不考虑太多外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