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1月18日,衡水市农业农村局总规划师赵国志在新闻发布会上就衡水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相关工作情况说,2021年以来,衡水市聚焦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任务,整合资源要素,创新方式方法,加大推进力度,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农村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衡水市农业农村局按照“应改尽改、愿改尽改”的要求,持续推进农村厕所改造,积极推进旱厕改水厕,稳步扩大农村卫生厕所普及范围,全市现累计改造农村户厕66.19万座,现有农村公厕6648座。扎实开展农村问题厕所“歼灭战”专项行动,全市农村问题厕所基本实现动态清零。全面建立健全农村厕所设备维修、粪污清掏、粪污无害化处理利用、公厕管护、运行监管“五项机制”,13个县市区建立了农村厕所运行监管平台,设立厕所设备维修站点113个,配备大、中、小各种类型抽粪车1242辆,建设粪污处理、储存设施327个,配备固液分离车、移动式粪污处理设备15台。

衡水在所有行政村均建立了日常保洁机制,全市114个乡镇共配建运转站112座,共有垃圾收转运车辆360余辆,转运能力2280余吨/日,配备保洁员1.2万余人,全部村庄实现“村收集、乡(镇)转运、县集中处理”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并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村庄清洁行动,因地制宜拓展提高“五清三建一改”标准,推动村庄清洁行动向深度广度拓展,村庄面上环境明显改善,达到了村庄环境基本干净整洁有序。

同时,按照“因村制宜、分类施策、综合利用、长效管控”的工作思路,分类采取纳入城镇污水管网、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分户或联户处理等治理模式,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难题。统筹衔接生活污水和厕所污水治理,积极有序推进农户厕所污水、厨房用水、洗浴用水等“三位一体”综合治理和有效利用,2187个村庄完成生活污水治理,治理率为43.8%。建立了农村坑塘、黑臭水体“一塘一策”治理台账,农村黑臭水体管控有力有效,保持了动态清零。

此外,衡水统筹实施村庄“五化”工程,目前3099个村完成村庄“五化”工程。累计建设“四好农村路”1625.8公里,创建“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县1个、省级示范县10个、省级示范乡(镇)20个。所有村庄实现了公共照明全覆盖,共安装路灯19.6万盏,认定省级森林乡村120个,累计创建美丽庭院56.5万户、精品庭院19.5万户。累计认定省级美丽乡村436个,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60个。

2024年,衡水市将扎实推进全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加快补齐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短板。健全多元投入和长效管护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为加快建设经济强市、美丽衡水,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衡水篇章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