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们,龙 time no see~

农历新年将至,我们很快就要迎来龙年啦。

前段时间,央视官宣了2024年春晚的主题「龙行龘龘」,因最后两个字形“饱满”的生僻字引发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可说呢,仅仅4个字的主题,足足106个笔画。

“龘”,很热闹的一个字,一眼看过去好大一团笔画挤在一起,看得人一愣一愣的。

放大细看是三个“龍”(“龙”的繁体字)字的叠叠乐,念作“dá”,意指龙腾飞的样子。

这么一看,就是帅气、吉利又应景的一个字了。再说,龙可是十二生肖里最具神秘色彩的一个了!

甚至有不少网友扬言:“龙年宝宝,用‘龘龘’作名字,简直帅爆了!”

我想象了一下小学一年级期末考试的场景,别的小朋友已经写完第一道生字拼写大题,这位“龘龘”小朋友还在一笔一划吃力地写着自己的名字,OMG……

“龘”字虽帅气,取名需谨慎。

而中华巨龙的传奇史诗,早已绵延千年。

(帅气指数10000000%)

中国神话中记载,真龙常常幻化为海鱼和飞鸟,在人间穿梭,轻易不以自己的真面目示人。龙非池中物,乘雷遇上天。

历经千百年岁月之后,我们终于得以窥见“龙”的行踪。

1971 年,一个叫张凤祥的农民来到赤峰市翁牛特旗赛沁塔拉。他没有像王昌龄那样吟咏出流传千载的诗句,却在做工挖土时,揭开了“中华第一龙”的神秘面纱——

它叫碧玉龙,是红山文化出土玉器中体积最大、级别最高的考古实物。

它标志着在 6000 多年前的西辽河上游,先民们已然形成对龙的图腾崇拜,是中华龙文化的重要象征。

▲ 《洛神赋图》东晋·顾恺之 故宫博物院藏

我们先来看碧玉龙的外观——

集龙头、蛇身、猪鼻、马鬃四种动物元素于一体。

其蜷曲成 C 形,像是甲骨文中的“龙”字,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不可言喻的神圣与威严。

碧玉龙微微蜷曲着身体,似乎正在积蓄力量,马上就要腾空而起,直冲霄汉。

▲碧玉龙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碧玉龙已经存在 6000 余年,灵气中满载着人类发展的信息和足迹。

它历尽沧桑,却依然气势遒劲,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腾飞之感。

先民们赋予它如此隽美的艺术形象,这对中华尚玉传统的形成、发展,以及对后来的龙图腾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碧玉龙的可贵之处也在这里。

屈原有诗云:“ 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当红山玉龙在龙城重见天日,再度腾飞惊艳世界时,我们这个民族,也寻到了几千年前的根。

人们称誉它为“中华第一龙”、“华夏第一龙”乃至“天下第一龙”。

▲《缂丝竹杖化龙图》明·佚名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远古人类的每一点微小进步,都是以千年来计量的。

经过 2000 余年的漫长旅程,到 6000 - 5500 年前的红山文化时期,那时的先民虽不必“996”,但面临的生存压力,可能一点都不比现代人小。

当先民仰望星空,看星河密布,他们开始想啊,个体的力量终究是渺小的,要战胜自然环境存活下来,团结才是力量,那要如何才能实现族群的团结呢?

这时,先民中的“互联网原住民”站了出来:

格局要打开,要想做人上人,就得先找到神上神。

所以要应付下一个千年的新场景,需要开发新算法,布局新赛道,找到族人的痛点!

这时候,龙,就是主要抓手。

▲《宋神龙沛雨图》南宋·陈容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先民们在“龙”身上整合了上古各种神兽的头部资源——

吃透崇拜心智,形成祭祀合力,布置神器矩阵,实现图腾破圈,形成从崇拜到祭祀的生态闭环,凝聚我们生存下去的最牢固的护城河......

听懂掌声。

简单来说就是:共同的信仰凝聚团结的信念,我们得搞个龙图腾来号召大家呀!

而这一搞,就是几千年的史诗岁月——

龙,凝聚、积淀、蕴藏着一代代祖先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和审美。

世界上没有哪个标志能像龙一样,如此集中彰显中华文化的特色、中国人的精神。

东汉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龙」字作出了简练完美的诠释:

“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这一金句解释,无疑给龙披上了一层豪横的神秘色彩。

▲《十一龙图》南宋·陈容 弗里尔美术馆藏

从碧玉龙兼收并蓄的外观来看,龙最初可能是从一些上古人类所惧怕或崇拜的动物演变而来。

而当这些动物被神化、被做成符号来进行崇拜时,图腾就诞生了。

上古时期的碧玉龙不再赘述,我们将时间线推到先秦,此时龙化身龙纹,出现在各种青铜器之上。

▲青铜器上的夔龙纹

由于当时的王朝十分重视宗教与巫术,所以龙纹常被用在祭祀仪式当中,或佩戴在身上起到辟邪作用。

也正是这个时期,龙作为统治阶级象征出现。

来到秦汉之后,帝王与龙的关系更为紧密。后世对秦始皇有“祖龙”之说。

而刘邦则宣称自己由龙所生,他当上皇帝之后给自己编了段「炎帝之子」出身,非要跟「龙」元素沾个边。

▲《龙像石拓片图》汉·佚名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至此龙的形象变得威风凛冽,再加上技术与生产力的进步,龙纹愈发细致。

众所周知,唐朝是佛教盛行的时代,印度神话中,有种怪物叫那迦,身形似蛇,有行云布雨的能力。

由于造型和中国龙相似,所以进入中国后直接被翻译成了龙,两者相互影响融合,于是掌控雨水的四海龙王出现了。

这时,龙在中国民间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到有明一代,虽然皇权对于龙元素的使用极其敏感,不准民间滥用五爪龙。但大家给龙剪掉了一个爪子,又在其基础上加鱼鳍鱼尾变身「飞鱼」。

总而言之,像龙,但又不违法,你能拿我怎么着?

足见当时龙已然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图腾。

不过,当时间来到近代,随着百年屈辱的国史,这条古老巨龙,将再次迎来新生——

时间来到二十世纪前半叶,中国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

1942 年,一条苏醒的巨龙,从闻一多先生所著的《伏羲考》中,石破天惊,腾空而出。

闻一多先生认为,华夏大地之上,曾有一个强大的部落将蛇视作图腾。而该部落通过战争吞并了一个又一个小部落,同时将对方的图腾特征兼并到自己的图腾之上,最终融合出龙的形象。

这种说法曾风靡一时,被广大热血群众所接受,虽然理论上不乏矛盾之处,但当时的中国,需要团结的力量与民族自豪感。

而龙图腾此时作为民族标志出现,则正好给了人们 一份强烈的凝聚力。

▲《盘龙图手卷》南宋·佚名

历史表明,团结一心的中华人民,拥有砥砺万难、创造奇迹的强大力量。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无比熟悉:中国人战胜了侵略者,在这片古老土地之上,挺起胸膛,建立起了一个真正属于人民自己的国家。

面向未来,心怀传统的思念,不是雄狮,不是猛虎。何以立身?唯有巨龙。

其实龙图腾说到底,就如同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程当中,所传承下来的精神一样:天破了,我们自己炼石去补。

当疾病肆虐,我们尝遍百草寻找解药。洪水来了,我们用尽一切办法去疏浚。大山挡住了去路,我们就用双手凿出一片天地。

在补天治水移山填海逐日叙事里,我们总能隐约看到巨龙腾空的身影。

回头望望,沧海茫茫。千百年来,龙这一图腾,就像无数生活在这片大地之上的人们那样,在历史的裹挟中体会着命运二字的激荡。

▲《霖雨图轴》宋·佚名 台北故宫博物院

千古烽烟散尽,当人们回顾浩瀚历史,我们庆幸找到了“中华第一龙”腾飞的故乡。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间线拉回当下。

距离农历新年还有22天,街巷里的许多小店已经开始售卖年货,温暖热烈的一片红色预先开启了我们对新年的憧憬。

是的,龙年要来咯。

过去一年的奔波忙碌与辛勤努力,终将汇聚于开春的明暖阳光里,在春节的欢乐团聚里画上句点。

这一年辛苦你啦!

最后,提前祝大家龙年喜乐,来年一定会更好~

*参考资料:

The Native Totem of the Dragon by Han Zhongliang

Red Mountain Evacates the First Dragon of China by Duolan

The Jade Dragon of Red Mountain Culture. Huang Shiji, Bao He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