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位体制内工作的好友告诉我她确诊了重度抑郁症重度焦虑症

还记得半个月前,她约我吃饭,过程中她向我讲述了自己在体制内的工作现状。

诸如「职场人际关系」问题,「职业发展困境」以及自己「工作心态上的失衡」

最后她竟然满脸愁容地说道:“我真的好想离开那个地方,好想换工作!”

我半开玩笑地说道:“你就知足吧,工作轻松,收入稳定,福利又好,好多人都羡慕着呢!”

玩笑归玩笑,分别时我还是提醒她,假如感觉整个人状态很不对,而且抑郁焦虑失眠等情况逐渐增多,建议还是做一个全面的心理健康体检。其实我这位朋友并不是个例,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的案例发生。

在我的咨询室里也遇到了不少类似的来访者,有的也因此产生了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开局明明是好牌,为什么会打成一副烂牌呢?今天我们就来分享探讨一些相关的故事。

01、“熊掌和鱼”的内心冲突

01、“熊掌和鱼”的内心冲突

小英(化名)是我的一位来访者。

多年前因为情绪问题来到咨询室,起初我以为她的情绪低落可能和婚姻情感有关,随着深入的交流,我发现她的婚姻情感生活稳定,工作也很稳定。

但她竟然“莫名其妙”地抑郁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问题就出在很多人都羡慕的“稳定”上。

从字面上看,“稳定”意味着收入报酬稳定,福利保障稳定,社会地位稳定,似乎一个人赖以生存的各种物质基本条件都得到了基本保障。

而且工作任务相对轻松,这也就成为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香饽饽”

但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知道“稳定”背后的“艰难”。

因为一旦“稳定”,就意味着人际关系圈子的相对封闭,工作内容性质的相对固化等。可能有人会说,“这就算是‘艰难’吗?那些每天都在为了吃饭发愁的人活得更难吧?”

这就要说到我们每个人的心理层面的变化了。如果一个人还需要每天为了吃饭而发愁,确实不需要思考其他事情,因为每天能有一块面包就是对自己生命的最大慰藉。如果仔细想想,我们人类祖先千百万年来,绝大部分时候不正是生活在这样的状态中吗?生活虽然很艰辛,但却乐得适应,或者说这种幸福的“反馈”能够比较容易实现。

如果底层的生理需求,安全感需求等得到满足以后呢?这就要跨越到更高级的层次了,也就是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的“获得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然而,残酷的是,在相对封闭的职场环境中,上升空间极其有限,这就意味着这两种需求只有极少部分人能够获得满足,甚至可能只是一种虚假的满足。

不管是获得他人尊重,还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从本质上来说,都需要经历困境的磨练,压力的考验,而这本身和“稳定”的工作属性有些格格不入。因此,当年轻的激情逐渐退去,奋斗的热火逐渐熄灭,我们就永远卡在了这两种需求“求而不得”的状态中。

就像小英所说,

“我既担心放弃现在‘稳定’状态后的风险,又想获得自我价值的认可和实现。”“既想…又想…”,

这就是体制内人的精神困境,一种“熊掌与鱼”的内心冲突。

小渡老师分享:

在人的一生中,每个人的内在需求是会不断变化发展的。

没有所谓的绝对“稳定”,我们能够看到的“稳定”可能仅仅是处在某个需求层级时,内心向我们传递的渴望。

一旦这种需求达成,“稳定”就被打破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出现失落彷徨,甚至是抑郁焦虑等情绪,内耗着我们的心灵,困顿着我们的生活。

幸而有一群人,他们能够给予我们专业的引导和支持,带我们找到前行的方向和力量

02、一场无法阻挡的“大趋势”

02、一场无法阻挡的“大趋势”

其实,类似于小英的故事在很多职场环境中都在上演着,只不过,体制内的特殊环境加速了这种情况的发生。

如果说“体制人”的精神内耗是自我价值实现的困境,那从更深层次来说,绝大部分人的内心困境是精神信仰的缺失。毕竟,自我价值的内涵也是精神信仰的一种外延。

心理学家荣格先生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探讨过,“人类社会已经逐渐进入了去精神化的时代”。

“去精神化”意味着我们不再依赖于某个坚定的信仰系统,比如宗教等,但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自己去寻找内心的一种信仰,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信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选择某个“信仰”作为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比如“金钱为上”“权力至上”“享乐至上”等等。

可是,几乎很难再找到一个“信仰”来足以对抗我们内在的原始焦虑——对疾病、死亡的焦虑和恐慌。没有信仰,我们可以生存,但是有了信仰,我们才能更好地生存,否则我们都可能一直活在原始焦虑和恐惧之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过去人类的所有信仰系统也都是在解决同一个问题:帮助人们缓解和抚平对死亡的焦虑担忧。

尽管科学进步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和惊喜,但却很难掩饰深藏潜意识中的原始焦虑,因此,我们急需要找到一种新的内在心理平衡的调节方式。这些年,有很多“复古”的文化现象开始出现,灵隐寺人满为患的年轻香客,追求传统文化浪漫与内涵的网络风潮,甚至在国家战略层面,商业营销层面等,无不在向我们传递着人们对精神信仰的探索与追求。

有人说,“心理学是现代人类打开精神信仰的一把钥匙,可以帮助我们融合人类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科学的基因。”

从目前来看,心理咨询的发展也确实有这样的趋势,心理咨询从来不只是帮助人们解决人们的心理问题

从心理学诞生之初,先辈心理学家们就将“解决心理问题”作为三大努力方向之一。探索自我,了解自我,挖掘潜能等方向的内容仍然还未获得绝大部分民众的了解和认可。或许我们能够从中找到现代精神信仰的钥匙。

小渡老师分享:

精神内耗是一个社会性问题,也是一个时代性问题。

当科技文明的进步换来物质层面的快速满足时,我们也可以稍微停下脚步开始深入内心去探索和挖掘,这或许是一生的话题,但只要迈开了这一步,心灵内耗的状态就会逐渐消停,没有什么比真正“看见”自己更加精彩了。

愿我们能够成为您心灵成长路上的专业陪伴者和引领者。

03、给“正在迷茫的你”几点建议

03、给“正在迷茫的你”几点建议

前面所讲的内容也许比较生涩抽象,仅仅作为我们深入分析探讨的参考方向,对于现实中的你也许并无直接用处,因此我想结合分析给与大家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1、需谨记,“单纯换工作并不能解决自己的精神内耗。”

前面我已经分析过精神内耗现象的普遍性问题,因此,换工作只是将一种形式的内耗置换成另一种形式而已。

如果没有找到内在根源,盲目地换工作还会带来现实处境的困难,因此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方式在现实与理想之间达成平衡。

2、对自己的探索和了解可以作为突破内耗瓶颈的起点。

当我们过多将精力放在外部形形色色的事物时,就会忽略自己,逐渐失去与内在自我的联系,于是焦虑、迷茫如影随形。

如果我们能够逐渐将注意力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身体变化,很多意想不到的发现就会开始浮现,如果有一位专业的引导者和陪伴者,这种发现之旅就会更加有趣高效。我们会发现那些被自己忽略和遗忘的闪光点,那些隐藏在生命中的潜在力量和资源…

3.从物质现实和内在精神层面进行全方位的自我评估。

很多时候,我们做出决策只会依据经济收入、福利保障、自身能力资源等现实方面考虑,但我们忽略了人的心理品质在行为过程中的重要性,比如心理抗压能力承受风险能力抗挫能力以及意志力等。

这些潜在的品质是我们应对逆境困境时需要的“内在资源”同时也是比较难以准确衡量和提升的资源,这就需要较为专业的分析评估来完成。

总之,不要盲目做出抉择,更不要试图用一种内耗代替另一种内耗,只有分析原因,找准方向,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争渡心理咨询

关注我,每天分享有温度的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