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是三国时期蜀汉重要将领,魏延有勇有谋,可以说是智勇双全,正史中记载,魏延勇猛过人,刘备在世时,曾慧眼识才,重用魏延,让魏延镇守汉中。刘备去世之后,魏延曾多次跟随诸葛亮北伐,战功赫赫。

在北伐期间,魏延提出从子午谷奇袭长安,也就是子午谷奇谋,但是,诸葛亮觉得太冒险,没有采用,魏延觉得自己无用武之地。这里,只讨论演义。

在演义中,诸葛亮总是让魏延去敌军阵前骂阵,魏延不想去,但是,诸葛亮却总是强行让魏延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廖化在一次战斗中,缴获了司马懿的金盔,立下大功,诸葛亮让魏延戴着司马懿的金盔,到阵前骂战,目的是引诱司马懿出战。

魏延说,司马懿心中能容下高山大川,骂战是没用的,只是空费口舌,但是,诸葛亮不听。

魏延多次去骂战,司马懿果然拒不出战,甘愿受辱骂。

见《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三回:忽报魏延将着元帅前日所失金盔,前来骂战。众将愤怒,俱欲出战。懿笑曰:“圣人云:小不忍则乱大谋。但坚守为上。”诸将依令不出。魏延辱骂良久方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魏延心中对骂战是非常不屑的,但是,不愿去又不行,诸葛亮有军令,军令如山,不得不听。

但是,魏延作为大将,有自己的军事分析,他想领兵从子午谷奇袭长安,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规划,让五千人奇袭,五千人运粮,以保障成功率,但是,诸葛亮就是不听,觉得冒险的事,一律不采用,为此,魏延觉得自己怀才不遇。

试想,魏延作为大将,去骂战,是不是大材小用了?诸葛亮为何不让魏延单独统兵奇袭呢?

作为将领,魏延是对的,俗话说,将在谋而不在勇,单凭血气之勇,是不行的,要靠谋略。魏延是有谋略的,他认为,去骂战是凭血气之勇,那是不值得做的,应该奇袭,出奇制胜。

诸葛亮因为司马懿坚守不战,急切想激怒司马懿出战,好打败司马懿,速战速决,也是对的,因为,诸葛亮的粮草跟不上,蜀道运粮困难,不宜久战,拖不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诸葛亮和魏延就有了矛盾,两个人最终产生了很大的隔阂。

诸葛亮之所以不让魏延出兵奇袭,一方面,确实是觉得冒险,觉得蜀汉家底就那么多,经不起折腾,万一失败,损失惨重,输不起,另一方面,诸葛亮也对魏延不太信任,总觉得魏延有心思,万一单独给他兵权,他不听命令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