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进入到1900年,那些当年在同治、光绪时期在政坛上崛起的大人物开始纷纷离开,随着这些大佬的去世,晚清政坛上再也没有人能够压得住袁世凯,即使没有1911年的辛亥革命,大清离灭亡也不远了。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1900年到1910年十年间去世的清朝政坛大佬。

1、李鸿章

李鸿章是晚清政坛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安徽合肥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进士,早年曾跟随曾国藩参加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在这个过程中他立下了诸多功劳,组建了属于自己的淮军,并在同治九年(1870年)升任直隶总督,成为清朝的封疆大吏。

此后的30多年,李鸿章长期担任直隶总督,又兼任北洋通商大臣,两广总督,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同时他也是晚清洋务运动的主要实施者之一,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和上海广方言馆等洋务机构。而且李鸿章还建立起了号称亚洲第一舰队的北洋水师,不过在甲午一战中完败于日军,此前努力毁于一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鸿章

同时李鸿章也是大清的裱糊匠,他代表清朝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也被称为卖国贼。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李鸿章与庆亲王奕劻代表清政府同列强签订《辛丑条约》,不久后病逝于北京,享年七十九岁。清廷追赠其为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号“文忠”。

2、刘坤一

刘坤一是湖南新宁人,湘军后期的统帅。刘坤一早年以廪生的身份步入仕途,在平定太平天国的运动中逐渐累官至广西布政使,同治三年(1864年)升任江西巡抚。光绪元年(1875年),擢授两广总督,次年实授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后受命帮办海军事务,发展南洋海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坤一

维新运动时,他攻击变法,但又反对废黜光绪帝。义和团运动兴起,力主攻剿义和团,并反对与八国联军作战。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参与“东南互保”协议。甲午战争之后,李鸿章被罢职,刘坤一成为实际上的疆臣之首,在任上,他提出兴学育才、整顿朝政、兼采西法等思想,成为清末新政的蓝本。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刘坤一在两江总督任上病逝,终年73岁,清廷追赠他为一等男爵,加赠太傅,赐谥“忠诚”。

3、荣禄

荣禄是满洲正白旗人,出身于军官世家,以荫生晋工部员外郎。同治年间,受文祥、李鸿藻等提携,曾任内务府大臣,工部尚书,后出为西安将军。

甲午战争之后,荣禄被恭亲王奕欣推荐为步军统领,进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被授予协办大学士一职。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荣禄就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两个月后卸任,被授予军机大臣一职,节制北洋各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荣禄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时,荣禄跟随慈禧太后去了西安,一路上也算是护驾有功,回京后被加授太子少保衔,授文华殿大学士。后慈禧太后指婚,将荣禄的女儿嫁给醇亲王载沣,生下溥仪。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荣禄因病去世,终年67岁,清廷追赠其为太傅,谥号文忠,晋一等男爵。

4、王文韶

王文韶是浙江杭州人,咸丰二年(1852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相继担任过户部主事、湖南巡抚、兵部侍郎等职。甲午战争之后,王文韶被任命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王文韶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入直军机处,为军机总理衙门三大臣之一,戊戌变法时,王文韶受命办理新政,却暗中阻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文韶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王文韶跟着慈禧太后一路逃到西安,收到了慈禧太后的赏识,被授予体仁阁大学士,回京后转授文渊阁大学士,最终又被授予武英殿大学士一职。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去世,被赠予太保衔,谥号文勤。

5、张之洞

张之洞是直隶南皮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同治二年(1863年)考中进士,得一甲第三名,授翰林院侍讲学士,此后张之洞相继担任过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军机大臣等职。在地方上任职期间,张之洞创办了很多实业,如广东水陆师学堂、枪炮厂、矿务局、广雅书院、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之洞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张之洞被授予体仁阁大学士,不久又被任命为军机大臣。宣统元年(1909年),张之洞病重去世,清廷赠予他文襄的谥号。

6、戴鸿慈

戴鸿慈是广东佛山人,十五岁补为县廪生,光绪二年(1876年)中进士,授翰林编修。此后他一步步高升,相继做过礼部尚书、法部尚书、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等职,是清朝二百多年广东省籍任职最高的官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戴鸿慈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特派大臣到欧美考察政治,戴鸿慈就是其中之一。出国后,戴鸿慈眼界大开,认识到中国只有改革才有出路,归国后奏请立宪和中央官制改革,戴鸿慈成为法部首任尚书。此外他还提倡中国要富强,必须固边疆、振兴实业及开矿、兴学、修铁路等,是清末具有开放思想和政治眼光的重臣。

宣统元年(1909年),戴鸿慈以尚书衔在军机处行走,不久升任协办大学士,宣统二年(1910年)去世,终年58岁。谥号文诚。

7、鹿传霖

鹿传霖是直隶定兴人,早年曾随父镇压苗民起义,同治元年(1862年),考中进士,被授予庶吉士,此后他长期在地方任职,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升任四川总督,任内重教兴学,创办同文学堂和算学馆,推行地方教化,赈灾济贫。1898年戊戌政变后担任广东巡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鹿传霖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鹿传霖率兵赴山西护驾,随至西安,实授两广总督,又升军机大臣,连授礼部尚书兼工部尚书,深得慈禧太后信任。回京后参与推行清末新政。慈禧太后病逝前,鹿传霖与醇亲王载沣同受遗诏,后累加太子太保,授东阁大学士。

宣统二年在任上病逝,终年75岁,被清廷晋赠为太保,谥号“文端”。

8、孙家鼐

孙家鼐是安徽寿县人,咸丰九年(1859年)考中状元,与翁同龢一同成为光绪皇帝的老师。在仕途上,他历任多职,1898年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的身份受命为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首任管理学务大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家鼐

1902年先是被拜为体仁阁大学士,后转东阁、文渊阁大学士,晋升为武英殿大学士,充学务大臣。宣统元年(1909年)以83岁高龄寿终,谥号文正。是清朝两百多年历史上七个文正公之一。

小结:

上述8个人,都是晚清政坛上的重臣,尤其是李鸿章,他在世时,尚且还能压制的住袁世凯,自李鸿章之后,荣禄也压制了袁世凯一段时间,但是自荣禄之后再也没有人能够压制住袁世凯,最终袁世凯逼迫清帝签订退位诏书,大清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