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大门敞开,谁都可以进。清华大学大门半敞开,需要预约才可以进!”

近日,在刷头条时无意中刷到了这样一则国外国内两所超级名校进出校园规则差异的问题的推文,让我忍不住要多说几句,毕竟这件事情已经压抑在自己心中很久了,实在是不吐不快。

其实,现在在我们国内不仅仅是清华大学的管理是封闭的,基本上任何一所大学都是一样,那就是对内学生老师等进出校园需要刷脸,对外社会人员则需要通过APP提前预约并现场刷身份证,这实在是很糟糕的事情,体验感糟透了!

关于这方面,前段时间相关话题也多次登上过各大平台的热搜,包括胡锡进等一些大V对此也有过激烈的讨论,胡锡进特别主张大学校园放开,取消种种限制。

但是总体来说,观点还是相对保守和收着,不够直接和一针见血。

今天我斗胆更加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的态度:中国大学校园,请你完全放开,取消刷脸、取消提前预约、取消刷身份证等环节,让进出完全自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疫情的产物

如果说起国外如哈佛大学一样完全进出自由,没有任何手续和限制环节,是令人羡慕的。那么再说起我们国内的大学,难道一直都是像上面说到的那样封闭管理的吗?回答是并不是。

可以很明确地说如今这样的“限制出行”是3年疫情的产物。

中国大学校园在疫情前也是妥妥地进出自由,不但扯不上对内刷脸和对外“提前预约”,哪怕是现场登记和出示身份证等也根本不需要,这才是大学校园应有的模样。

只有那样的大学校园才是真正有活力的,生机盎然的。

然而,如今距离疫情解封已经1年多了,无论是小区、菜场、各类商场等其他公共场所都已经恢复疫情前出入自由的状态,唯独高校还要对内学生老师等刷脸人脸识别,对外人员则需要网上提前预约等。这实在是不仅令人闹心,而且都已经可以用荒唐来形容了!

请问,既然众所周知的原因疫情已经成为过去式,那再继续封闭管理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是为了安全?

难道疫情前的彻底放开,进出自由有经常发生不良以及不安全事件吗?如果不是,为什么现在要这样杞人忧天,庸人自扰呢?

即使偶尔有发生过一两起,那不也只是偶然事件吗,为什么要以偏概全、因噎废食呢!

是为了维护校园秩序,防止校园被挤爆?

请问以前,哪怕是包括北大、清华这样的超级名校有过因为外来人员一下子涌入过多,而造成校园内人数井喷,以致出现破坏校园秩序这样的现象吗?如果回答是否定的,为什么现在突然就变成惊弓之鸟般诚惶诚恐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一种被默认的权利

疫情前,也就是2019年底以前一直以来中国大学校园进出自由是大家集体的印象和固有的状态,一定意义上,也是任何一个社会人员等属于他们的被默认的权利。

每当工作累了,走进大学校园,看到一张张青春洋溢的脸庞和眼前美丽的景色,顿时会感觉放松很多;偶尔怀念校园美食了,又能去到其食堂美餐一顿,哪怕是要多收20%搭伙费也十分愿意并且乐此不疲;运动细胞爆棚了又可以到大学校园的田径场跑一圈或者融入学生们一起打一场篮球或者踢一场足球等,那该是多么的酣畅淋漓及畅快。

一个个心怀梦想的小学生或者中学生憧憬一所心仪的大学,自己或者他们的家长想趁着寒暑假或者任意他们觉得合适和方便的时候亲自前往和带他们去参观其校园,好好体验感受一番,以种下更好的梦想和为之奋斗的种子,是多么的有意义和有必要。

现今,这一切,凭什么要被剥夺,有什么理由要限制他们的出行?

如果说居民小区是属于私人领域,外来人员出入需要登记、设限还可以理解,大学校园相对来说本来则更属于是一种公共场所,本来就应该是开放的,何况前面说到的疫情前一直如此,即如前面说到的大学校园进出自由是过去长期以来默认给每一个社会人员的权利。

可为什么现在疫情过后,解封之后却情况恰是相反。

为了验证这一点,在写该文章之前,我特意又去到了我城市所在地不同区域的几个小区。结果哪怕是每一个小区都设有传达室和安保人员,但我都无一例外地在没有任何设限的情况下进入里面了,也就是其保安人员没有对我这样一个陌生人做任何阻拦、询问和要求出示身份证或者现场登记的动作。

这种畅通无阻,被信任的感觉真的很好。

但是再一次来到居住附近的,疫情前常去的大学只能用无语甚至是愤怒来形容我的感受了。

只见每个校门口,也就是无论北门南门东门或者西门首先都还是像疫情的时候一样外面搭着帐篷,然后两侧或者整个进出口设置了一排闸机,上面安装着刷脸显示屏,每一个保安则是严阵以待地坐在帐篷里和站在一边,随时监督你的出行,只要每一个学生或者老师不刷脸就无法进出,校外人员没有预约登记则无法进入。

这难道还不足以令人唏嘘和匪夷所思吗!

我们没有要求进到教室、图书馆、档案室或者实验室等,只是进个校园有必要这么设防和限制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共同糟糕的感受

同样如文章前面提到的,一个大学校园唯有进出自由,整个校园才会真正有活力,学生和老师们也才会更富有朝气和精气神。否则像现在这样把一群人类似蹲监狱一样圈起来,进出需要刷脸识别,该是多么的压抑和不自在。

还有,把大家封闭起来自己玩自己的,这不是很无趣吗!正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当外来人员来到校园投来艳羡和赞叹的目光,不会是每一个在校大学生更好的学习动力吗?

有社会上的哥哥姐姐们融入到和他们一起打球,参与校园公共活动不应该是更有乐趣,更能给他们带来欢笑和促进其进步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先不说社会人员不能进出自由,需要预约不方便不说,难道对内学生和老师们每次进出需要刷脸的麻烦和糟糕体验就可以不顾了吗,前段时间不是曝出有北大教授不愿意刷脸,然后有一保安在后面骑着自行车追赶吗?这样令集体不爽,增加劳力成本而且又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为什么还要这样长期坚守呢?这其中的意义又是什么呢?疫情早已成为过去式,再继续这样封闭管理真的有必要呢?

说到这里,还要重点提到一个人群,那就是大学校园保安群体。

写这篇文章之前,我除了特意逛了几个不同的小区,观察附近大学各个校门口出入情形,也特别和其校园保安聊了相关话题。

当我说起以上糟糕感受的时候,他们一个个都禁不住异口同声地认同了我的说法,尤其当我说要在网上发表一篇此话题的文章的时候,他们竟然纷纷表现出激动的表情及样子,说非常支持我的做法。

他们无一不讲到他们对此也是无语极了,早就想校园管理层的相关领导们一声令下恢复如疫情前的样子及管理模式。

然而当我问到难道以后都这样了吗,他们也是无奈的摇摇头说道,“谁知道呢?”

接下去我又问他们现在这样的管理状态下,是不是比过去拿到的薪水高了,他们则又马上叹气地说如果那样就好了,根本就是工资如旧,一分未涨,然后所要干的活和所要操心的事比过去不知翻了几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完其校园保安们的一番诉苦埋怨之后,我不仅对他们油然而生出了一份同情,也更加地明白和体会到了北大那个追着不肯刷脸的教授的保安的无奈和不得已的苦衷。

换句话说要求北大教授刷脸不是他作为一名保安的本意,实在是工作及目前校园出入管理规则需要,他不敢不去遵守。

由此来看,再结合以上说到的种种,可以说中国大学校园现在这样的封闭管理模式实在是给各个人群,无论是在校大学学生老师,还是外来社会人员,抑或是校园保安,包括学校领导们都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和极其不好的体验与不爽的感受。

而且不仅使得整个校园变得冷清了,失去活力了,更是让每一个人都有形无形中被限制了自由,多了不必要的管束及束缚,从而也就顺理成章地丢失了获得感和幸福感

既然是这样,那么请问,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要坚持这样的不痛快呢?

为此,有必要再次大声强调,大学校园限制出行,不但会带来集体的糟糕体验,并且会增添不必要的成本,更是集体权利的被践踏,被亵渎。

因此,也更有必要再度呼吁,中国大学校园,请你彻底放开,取消刷脸、取消APP预约、取消现场登记、取消刷身份证等环节,恢复疫情前完全进出自由的样子。刻不容缓;立刻,马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